培養和管理
1:土壤、肥料、幼苗、準備
牡丹應該是怕冷怕熱,喜高,喜躁,喜低濕。宜種植在地勢較高、排水向陽的空曠地方。
牡丹是壹種肉質灌木,根很深,它的根長入地下可達1—1.5m深。因此,選擇土質疏松、土層深厚的壤土粉砂(輕砂土)和粉壤土(混合土或半砂半淤泥質土)為宜。澇漬粘土和飛沙不適合種植,鹽堿地更不用說。鹽堿地PH值高於7.8的土地需要換土種植。
為了使牡丹深根多葉,在大田種植前需要對土壤進行1 ~ 2個月的施肥,深度壹般為0.5~0.8米,夏天經過太陽和魚的沐浴後會促進風化,增加土壤肥力。
最好的肥料是豆餅肥,也可以施多元素復合肥。每畝施200斤豆餅肥,豆餅肥要發酵分解後才能用,否則容易染上病蟲害,容易引起爛根。
育苗,壹般來說,我國夏季江南地區高溫高濕,宜選擇耐高溫高濕的江南品種作為種苗;在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選擇耐寒性強的西北品種群和部分中原品種群作為種苗最為適宜;。中原龐大的品種群,生態型豐富,即有生長勢強、適應性廣的品種,如“尹紅喬堆”、“金桂香香”,也有抗逆性強、耐濕熱的品種,如“趙粉”、“淩華湛盧”,還有抗病蟲害、抗鹽堿地的品種,如“綠色向秋”、“玉盤白”等。切不可忽視品種群和品種的習慣,盲目種植。
2.田疃管理
管理措施得當,植株生長健壯,開花飽滿,株齡延長;否則,植物生長緩慢或發育不良。因此,要根據牡丹的生長發育特點和不同的栽培用途,做好各方面的田間管理工作。
(1)割草並松土
割草不僅能松土、循環空氣,還能提高早春地溫。春天,第壹次除草在2月初至3月初進行。這次除草只是疏松了越冬土壤的底部,主要是為了加強空氣流通。
每年的3月下旬和4月上旬,對牡丹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鋤草。第二遍壹定要深鋤,壹般10 cm左右,要仔細鋤。
8月上旬至8月下旬是早期雜草滅掉的關鍵時刻,應在結實前進行淺鋤滅掉雜草。
(2)追肥
第壹年種植的牡丹壹般不追肥,因為種植前基肥已經全部施完,幼苗小,消耗養分少。從種植後第二年起,每年追肥2~3次。第壹次是在3月底左右,以保證新枝的快速生長和芽發育的充足營養。開花後是枝葉旺盛生長和花芽開始分化的時候,要進行二次追肥,促進植株健康生長和花芽形成。第三次是在6月上旬5438+065438+10月立冬前進行。這次用量可以多壹些,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有助於牡丹的越冬保護。
(3)整形修剪
牡丹的修剪從種植後第二年的春天開始(壹年生植物自然生長,無需修剪),時間壹般在3月底(春分)左右,此時花蕾長到5厘米左右。過早嫩枝場不明顯,不便於弱化和保持旺盛,低溫也易受凍害;太晚了,新枝延伸,新枝木質化,消耗養分。適時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