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簡介虎耳草圖片及其藥用
虎耳草是虎耳草屬的全草。多年生草本,8-45厘米高。鞭狀枝條細長,濃密卷曲,長有腺毛和鱗狀葉片。莖長腺毛,葉1-4苞片狀。基生葉柄長,葉近心形,腎形至扁圓形,長1.5-7.5cm,寬2-12cm,先端鈍或銳尖,基部近截形,圓形至心形。
虎耳草圖片
虎耳草及其功能
疏風清熱,涼血解毒。治療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血吐血、肺膿腫、崩漏、痔瘡疾病。
1,《顏路本草》:治痔疾腫,少用曬幹的馬毛(馬桶)燒熏。
2、《綱要》:治瘟疫,飲美酒。如果妳生吃它,它會停止嘔吐。再次治療耳朵,搗汁,滴。
3、“生草藥”:治耳內突發熱毒,紅腫膿痛,滴汁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
4.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咽喉緊閉,不發聲,用以代茶。也治吐血。
5、《分類本草》:清肺熱、治咳嗽、治風疹、丹毒。
6.《現代實用中醫》:適用於瘡癰、凍瘡、毒蟲刺傷。
7、《江西民間草藥》:治肺熱、咳嗽、氣逆、吐血、肺膿腫、臭膿、百日咳、肝火、小兒肺結核。
8.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濕消腫,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療外傷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虎耳草的藥用價值
虎耳草屬
別名石荷葉、金線芙蓉、虎耳草、鐵葉、荷葉、金線荷葉、絲棉荷葉、聾草、豬耳草、獅子草、金錢荷葉、金線蓮、丹毒、佛耳草、絲草、蟹殼草、耳草、耳草、紅絲纏繞、紅線草、紅線繩、水耳。
為虎耳草科虎耳草屬全草。
去除雜質,切成段備用。
性質苦;辛;冷;有壹點毒。
歸經肺;脾臟;大腸經絡
祛風;清熱;涼血解毒。治療風熱咳嗽、肺癰、吐血、風火牙痛、風疹瘙癢、癰腫丹毒、痔瘡腫痛、毒蟲咬傷、外傷出血(虎耳草功效與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搗爛汁滴,或水煎熏洗。
本品有毒,不要過量。
虎耳草的藥物配方
1,治療中耳炎:新鮮虎耳草葉搗爛汁液滴入耳內。(《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2、治蕁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醫年鑒)
治馮丹熱毒、風火牙痛:鮮虎耳草壹兩,煎服。(《南京常用中藥材》)
4、治風疹瘙癢、濕疹:鮮虎耳草五錢壹兩。煎服。(上海常見中藥材)
5、治濕疹,:新鮮虎耳草壹斤,切碎,與95%酒精混合,用30%酒精1000 ml浸泡壹周,去渣,外敷患處。(《南京常用中藥材》)
6、治肺熱咳嗽和氣反轉:虎耳草三至六錢,冰糖半兩。用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7、治百日咳:虎耳草1至三錢,冰糖三錢。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8、治吐血:三錢虎耳草、豬皮42張。混合切碎;做肉餅,用水蒸熟食。(江西民間草藥)
9、治血崩:鮮虎耳草壹至二個,加黃酒,水半煎。(《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10,痔瘡治療:虎耳草壹兩,水煎,加少許鹽,放在壇子裏,每日熏兩次,(《江西民間草藥》)
虎耳草屬
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取虎耳草鮮葉數片,搗碎,用紗布過濾,加入適量冰片,裝入滴眼劑瓶中備用。使用時,用3%雙氧水沖洗外耳道,清除膿性分泌物。然後服用虎耳草滴耳液,每次1 ~ 2滴,每日三次。治療化膿性中耳炎31例,25例急性中耳炎平均3天治愈,6例慢性中耳炎平均7天有效。
虎耳草毒性小,不要用太多。
虎耳草屬
1,氣候土壤
喜歡涼爽濕潤,土壤要求肥沃濕潤,最好有茂密濕潤的森林和涼爽濕潤的墻壁。
2.種植
通過分株繁殖。四川地區夏季選擇須根發達、生長旺盛的植物,高度7-10cm,從匍匐枝上長出的幼苗作為幼苗拔起。若在林下栽培,應清除地面雜草和茂密灌木,按17cm左右的行距開洞,淺植地表,須根壓入土中。如果是在潮濕的石埂或石壁上栽培,可以將幼苗栽在石縫裏,須根用潮濕的腐殖土壓實,澆水。
3.田疃管理
定期除草,拔除過大的苔蘚植物。
以上是關於虎耳草的壹些知識。想了解更多中藥材,請繼續關註頻道。
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藥用價值,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