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語文落花生教學反思

語文落花生教學反思

 《落花生》是壹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壹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落花生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語文落花生教學反思1

 接到要上公開課的任務,是我剛剛上完《梅花魂》壹課的時候,本應順理成章講《桂花雨》壹課,但思來想去,最終決定上第四單元的《落花生》,不為別的,只為趁熱打鐵,讓學生再次認識——“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借物喻人,托物言誌,是壹種常用的寫作手法,文章借物要說明什麽,借物贊美什麽,言什麽誌,作者心裏是最清楚的。剛剛學過的《梅花魂》,外祖父分外珍惜的那幅《墨梅圖》,鄭重地遞給我的那塊繡有血色梅花的手絹,以及對我語重心長說的'那壹大段心裏話,都是在告訴讀者,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象征著有氣節的中國人,梅花不畏嚴寒,不怕風欺雪壓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秉性。外祖父的“分外珍愛”和“鄭重”,甚至是臨別前的痛哭流涕,都是因為外祖父把對祖國的眷戀,寄托在了“梅花”身上,這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誌”。

 那麽《落花生》這壹課,作者同樣通過敘事,來借物喻人,我在授課之初,便用作者許地山的筆名引出課題,在學生心中埋下壹個伏筆——為什麽要用花生做自己的筆名?許地山和落花生之間有什麽故事?帶著這個疑問,學生開始對文章的探究和研讀。通過文章詳略布局,主次分明的特點,直奔“議花生”這壹章節,學生通過父親說花生好處的壹段話,找到了課初疑惑的答案,原來,父親想讓我們做像花生壹樣的人。借“花生”喻像花生壹樣“默默無聞,甘於奉獻,樸實無華”的人。

 父親教導孩子做人的文章,我們在四年級下學期的時候也學過壹篇略讀課文——《萬年牢》,學生也是通過對題目的質疑,帶著疑惑自讀全文,最終明白的“萬年牢”是對父親糖葫蘆的壹個稱呼,意思是,要做像“萬年牢的糖葫蘆”壹樣的“講究實在,不弄虛作假的人”,這不也是“借物喻人”嗎?通過壹種寫法,聯系前後學過的三篇課文,加深了同學們的理解,也為今後學生學習“借物喻人”寫法進行習作,打下了基礎,是我認為這節課中最大的收獲!

語文落花生教學反思2

 《落花生》是壹篇借物喻人,富於哲理性的壹篇課文,其特點是:由物及人、借物說理、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和重點突出等。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重點突出了“議花生”這部分的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互相質疑,提出問題:如:“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還有“我是女生做像蘋果壹樣漂亮的人不好嗎?”等等,對這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問題,我引導學生各抒已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敢於直言,個性得到發展。

 在引導學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體面的人。”體會這句話的內涵時,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麽樣的人是有用的人,”“落花生比喻哪壹類人?”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