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非常多樣,但以植物的莖、葉和果實為主,特別是花灌木、寄生匍匐植物、葫蘆科植物和野生無花果等。,還有昆蟲、軟體動物、小型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也吃,同時吃壹些沙粒,幫助消化。有趣的是,在他的胃裏還能找到釘子、硬幣、瓶蓋、繩子甚至鉆石。
鴕鳥是食肉動物。
關於鴕鳥知識的擴展;
簡介:
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屬於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成鳥可達2。雄性鴕鳥可達150kg。像蛇壹樣細長的脖子支撐著壹個小腦袋,小腦袋有幾個角質鞘組成的短而平的三角形嘴。它的主要特點是龍骨不發達,不會飛。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壹的兩趾鳥。它腳上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著約7厘米長的危險腳趾甲,後肢健壯有力,適合奔跑。
生活在非洲的荒漠草原和稀樹草原地區,因其經濟價值高、生長快、繁殖力強、易飼養、抗病能力強而被許多國家廣泛馴化。
棲息地:
非洲鴕鳥主要棲息在沙漠、草原和灌木叢中,其中索馬裏亞種有時會進入濃密多刺的灌木叢中,甚至在非洲西南部陡峭的巖石高原上也有發現。
行為:
非洲鴕鳥能夠適應幹旱的氣候,具有異常的抗熱能力,是因為它們發育了氣囊和良好的循環系統來調節體溫。即使氣溫高達56℃,它們仍然可以在炎炎夏日中尋找食物,幾個月不喝水。最頻繁的活動仍然是在清晨和黃昏。叫聲響亮而沈重,像獅子的吼聲,警惕而多疑,聽覺和視覺都很靈敏。愛群聚,壹般是10-15,如果有雛鳥幼鳥的話可以達到40-50。在食物豐富的情況下,它們過著流浪的生活,也喜歡和斑馬、羚羊、長頸鹿、角馬等食草動物混在壹起覓食,這樣就可以吃到被斑馬等大型哺乳動物嚇壹跳的昆蟲、小型嚙齒動物和爬行動物。
非洲鴕鳥身材高大,脖子長,目光銳利,在成群覓食時,每只鳥的頭之間的間隔是不規則的,壹只接壹只,所以總有壹些個體在仰視,以便及時發現敵人,通知其他動物迅速躲避。他們在沙漠中奔跑速度非常快,每壹步的距離可達3.5米,連續奔跑速度為每小時50公裏,他們可以跑5分鐘以上,沖刺速度為每小時70公裏以上,還可以跨越5米高以上的障礙物。比如喝水洗澡。
育種模式:
壹男多女,壹般1男配3-5女。鴕鳥交配後1周左右,雌鳥開始產卵。通常每隔壹兩天產下1枚卵,直到巢中有12-16枚卵,才開始長時間的孵化,孵化由公鴕鳥和母鴕鳥交替進行。母鴕鳥壹般在白天孵蛋,公鴕鳥在晚上孵蛋,因為它們鮮艷的顏色在晚上不容易被發現。鴕鳥在巢中孵化時,往往會沿著地面伸長脖子,這可能是壹種偽裝方法,用來迷惑其他敵方動物。
婚姻是在地上築巢,所有的雌性都在同壹個巢裏產卵。每雌產卵10-12粒,每窩卵數可達25-30粒。蛋大,黃白色,大小為152× 203mm,蛋重1300-2000g。白天,雌性孵化,雄性在晚上承擔。潛伏期為40-42天。小雞早熟。3歲性成熟,壽命60歲。
保護級別:
於2016年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VER紅色名錄3.1-低風險(LC)。
經濟價值:
非洲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非洲鴕鳥生長快、抗病力強、適應性廣、飼料轉化率高、繁殖率高、壽命長、有效繁殖年限長,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鴕鳥肉呈紅色,蛋清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含有人體必需的21種氨基酸。其肉質鮮美,營養價值與牛肉相近,更適合現代消費者的口味。
非洲鴕鳥羽毛都是羽絨(只有軸和細枝)。羽毛質地細膩,手感溫暖柔軟,可用作貴族服飾和頭飾。其羽毛無靜電,可用於擦拭高級精密儀器和電腦。
非洲鴕鳥的蛋是現存鳥類中最大最重的蛋,重量可達體重的1%左右。壹個雞蛋相當於20個雞蛋的重量。蛋殼較硬,厚約0.2-0.3厘米,有象牙光澤,可作為高檔雕刻觀賞品。加工後的非洲鴕鳥蛋比雞蛋更適口,無腥味,味道鮮美,是壹種高級營養補充品。
非洲鴕鳥皮可制成優質皮革,其特點是柔軟、美觀、毛孔花紋獨特、透氣性好、拉力強、耐用、卷曲,制成產品後使用壽命長,且隨著時間的增長,產品表面更加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