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歐洲和大洋洲島嶼,在英國和南斯拉夫廣泛種植。它的葉形美麗典雅,藍紫色的花序美麗。是庭院中新出現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適宜花徑叢植或條植,也可盆栽觀賞。薰衣草在羅馬時代是壹種非常常見的草本植物,因其最具功效而被稱為“僅次於香草”。自古以來就廣泛應用於醫療。莖和葉均可入藥,有健胃、發汗、止痛的功效。是治療感冒、腹痛、濕疹的良藥。
形態特征薰衣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矮灌木,雖然叫草,其實是壹種紫藍色的小花。薰衣草是叢生分枝的,通常是垂直生長的。根據品種不同,株高為30 ~ 40厘米和45 ~ 90厘米。在海拔相當高的山區,單株可以長到1m。葉互生,橢圓形披針形,或大針狀,葉緣向後卷。穗狀末端,15 ~ 25厘米長;花冠下部管狀,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朵長約1.2厘米,有藍色、深紫色、粉色、白色等顏色。常見顏色為紫藍色,花期為6-8月。全株淡淡的香氣,略帶木質的甜味。因為花、葉、莖上的絨毛含有油腺,輕輕壹碰就會爆裂,釋放香味。
薰衣草的生長習性適應性強。成株既耐低溫又耐高溫,收獲季節可耐40℃左右的高溫。在陜西黃龍地區,薰衣草植物在-265438±0℃的露地安全越冬;在新疆,它被埋在土裏,被雪覆蓋後,能承受-37℃的低溫。幼苗能耐受-10℃的低溫。第二年薰衣草生長發育期間,平均氣溫8℃左右,開始萌發需要10 ~ 15d。平均氣溫12~15℃,耗時20d植物枝條變綠變長的天數。平均氣溫16~18℃,開始現蕾需要25 ~ 30天。平均氣溫20~22℃,開始開花。平均氣溫26~32℃,為結果期。
薰衣草根系發達,喜歡深厚、疏松、透氣性好、富含矽和鈣的沃土。酸性或堿性強的土壤和粘性大、排水不暢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塊不適合種植。
地理分布國內分布經過新疆伊犁65,438+00年的精心栽培,薰衣草在天山腳下的伊犁河畔已形成規模。天山腹地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中國薰衣草種植加工的主要基地,也是亞洲最大的香料生產基地。
分布在國外的薰衣草最初野生於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阿爾卑斯山南麓,以及西班牙和北非。13世紀,是歐洲醫學修道院花園中的主要植物;15世紀,海爾開始在夏區種植;16年底,法國南部開始耕種;18世紀,薩裏郡的米奇、倫敦南部的熏衣山、法國的普羅旺斯以及格拉斯附近的山區都因種植薰衣草而聞名,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19世紀,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匈牙利、保加利亞、俄羅斯、日本等國相繼引種栽培,現已遍布地中海及黑海沿岸各國。
薰衣草的繁殖方法薰衣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四種:播種、扡插、壓條、生根。扡插和播種是主要方法。
薰衣草的主要用途是1。提取精油:從臨床應用來看,薰衣草精油可以舒緩神經,滋養情緒,具有安神助眠的神奇功效。
2.觀賞用途:薰衣草植物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生態觀賞價值。其植株低矮,全株四季呈灰紫色,生長旺盛,耐修剪,葉形色澤美觀,高貴典雅。可用於建設薰衣草特色芳香植物園,實現綠化、美化、彩色化、芳香化。
3.藥用:薰衣草已被廣泛用於草藥。據說薰衣草油可以緩解和治療蟲咬,薰衣草花束可以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