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運輸成本上升。我國蔬菜供應的格局是產銷兩旺。目前,我國四分之三的蔬菜生產集中在12個省,蔬菜年產量2000萬噸。蔬菜供應容易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但這也意味著蔬菜的運輸半徑非常大。今年以來,運輸成本不斷上漲,而在運輸蔬菜的過程中,有壹個非常敏感的變量,就是柴油的價格。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中國年內共上調油價14次。今年5月份,柴油的價格是每噸6600元,但是這個月,柴油的價格已經逼近7600元,上漲了65438。
第三是生產成本的增加。今年以來,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化肥、種子、棚膜、塑料薄膜、包裝紙箱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種植成本上漲30%左右。如果目前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種植者只能繼續通過提高農產品價格來轉嫁成本。
第四,各國央行對貨幣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後疫情時代,以美國為首的歐美日韓等國家對貨幣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包括供應鏈短缺,導致這些地區糧價飆升,也傳導到中國。
因此,近期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是季節性天氣因素、生產成本上升和國際經濟形勢共同作用的結果。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圖片。
蔬菜價格什麽時候會降下來?
目前,極端天氣已經過去,許多受災的蔬菜主產區正在努力補種蔬菜。所以短時間後供需矛盾會明顯緩解。
第壹,總體來看,我國蔬菜供應保障能力很強。中國蔬菜產量持續增長10,年蔬菜種植面積3億畝。目前年蔬菜產量7億噸,人均年蔬菜水果消費量超過500公斤,居世界第壹。同時,目前田間蔬菜規模6543.8+0億畝,較去年略有增長。因此,長期的蔬菜供應能力,包括蔬菜生產和供應的各個環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經得起應對短期波動和保證蔬菜供應的考驗。
第二,葉菜是這次最大的漲幅。進入6月5438+065438+10月後,隨著南方廣東、海南、雲南等蔬菜產區葉菜的大量上市,預計20天左右這些蔬菜的價格將會明顯下降,北方的大棚蔬菜將陸續上市,對市場供應形成有利的補充。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蔬菜可替代性強,選擇性多。這次土豆、洋蔥等根莖類蔬菜增長幅度不大,國家會投放耐儲存的儲備蔬菜,調節蔬菜供應的結構性失衡。
第四,推高蔬菜生產成本的因素正在緩解。隨著國家農產品調控政策的逐步出臺,如農藥、化肥相關行業的規範,哄擡價格、囤積居奇的現象在減少,所以總體來看,通過政策紅利的釋放,推高成本的壓力會逐步緩解。
第五,農民的種植意願在提高。隨著菜價的上漲,許多菜農願意擴大種植面積,因為短期內可以獲得更多利潤。
蔬菜價格會有所回落,但不代表會回到很低的價格區間。除通脹外,部分品種在供需趨同過程中存在短期結構性差異。因此,今年受影響的蔬菜品種價格將保持在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