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壹般新鮮薯中所含成分: 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66~113J,鈣11~60mg,磷15~68mg,鐵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以外,馬鈴薯塊莖還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抗壞血酸。從營養角度來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因為馬鈴薯的營養成分非常全面,營養結構也較合理,只是蛋白質、鈣和維生素A的量稍低;而這正好用全脂牛奶來補充。馬鈴薯塊莖水分多、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低,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壓食物。膳食中某種營養多了或缺了可致病,同樣道理,調整膳食,也就可以“吃”掉相應疾病。 馬鈴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磷、鈣等)、維生素等。可以做主食,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或做輔助食品如薯條、薯片等,也用來制作澱粉、粉絲等,也可以釀造酒或作為牲畜的飼料。 馬鈴薯含有壹些有毒的生物堿,主要是茄堿和毛殼黴堿,但壹般經過170℃的高溫烹調,有毒物質就會分解。野生的馬鈴薯毒性較高,茄堿中毒會導致頭痛、腹瀉、抽搐,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但壹般栽培的馬鈴薯毒性很低,很少有馬鈴薯中毒事件發生。栽培馬鈴薯壹般含生物堿低於0.2毫克/克,壹般超過200毫克才會導致中毒現象,相當於壹次吃掉1.4公斤生馬鈴薯。馬鈴薯儲存時如果暴露在光線下,會變綠,同時有毒物質會增加;發芽馬鈴薯芽眼部分變紫也會使有毒物質積累,容易發生中毒事件,食用時要註意。 新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周應食薯類5次左右,每次攝入50克-100克。每100克土豆(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是20多種經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鉀最多的。日本壹個研究發現,每周吃5~6個土豆,可使中風幾率下降40%。 放開肚皮吃也不會胖。超重,是攝入能量過多所致。如何吃掉肥胖?趙教授的壹個方法是:多吃低能量食物。蛋白質、脂肪、糖(澱粉)可在細胞內氧化產生能量,供生命活動之需。其中,脂肪每克產能9千卡;而糖、蛋白質每克產能均為4千卡。所以,“新膳食指南”將產能較低的谷類和薯類列為主食,而限制產熱較高的脂肪的攝入。 但很多人為了減肥,認為薯類含澱粉(糖)較多,視其為增肥食品,望而卻步。趙教授說,這是誤解。其中土豆、山芋等含水量高達70%以上,真正的澱粉含量不過20%左右。而且,土豆中僅含有0.1%的天然脂肪。這是其他可做主食的食物所望塵莫及的。 土豆減肥是好招。馬鈴薯產能低,怎麽還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呢?趙法伋教授介紹,這是因為薯類食品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植物細胞的堅韌壁層,吃進人體後,不被吸收,也不提供熱量,但因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繼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礦物質和維生素之後,被列為“第7類營養素”。 為何它容易產生飽腹感?因為纖維素的比重小、體積大,進食後充填胃腔,需要較長時間來消化,延長了胃排空的時間,這樣就產生了飽腹感。
番茄
性能味甘、酸,性涼,微寒。能清熱止渴,養陰,涼血,歸肝、胃、肺經。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 可治口渴,食欲不振。 參考含糖類(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蘋果酸、檸檬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煙酸、鈣、磷、鋅、鐵、硼、錳、銅、碘、腺嘌呤、胡蘆巴堿、膽堿、番茄堿等成分。 能降低血壓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並有壹定抗炎、利尿作用。 用途用於熱病煩渴,或胃熱口渴、舌幹;肝陰不足,目昏眼幹或夜盲;陰虛血熱,鼻衄、牙齦出血。亦可用於高血壓病。 用法生食,或煎湯服。 附方 白糖番茄:番茄100g,用沸水浸燙後,撕去外皮,搗爛,加白糖適量,拌勻服食。 本方長於益胃生津,清熱除煩。用於熱病或胃熱傷陰,煩渴口幹。
雞蛋所含營養
雞蛋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壹,雞蛋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對人而言,雞蛋的蛋白質品質最佳,僅次於母乳。壹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復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 (1)蛋白質: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100克雞蛋含13克蛋白質,兩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50克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2)脂肪:每100克雞蛋中含脂肪6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3)氨基酸: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谷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將雞蛋與谷類或豆類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後兩者的生物利用率。 (4)其他微營養素: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磷,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毫克/00克;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同食用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也很豐富。
編輯本段雞蛋的價值和保健功能
近年來,國內外營養學家和醫學家對雞蛋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有了新的評說。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 健腦益智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堿,膽堿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 保護肝臟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驚人效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獲得滿意效果。 預防癌癥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據對全世界人類癌癥死亡率進行的分析,人們發現癌癥的死亡率與硒的攝入量成反比。 延緩衰老 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壹,就是每天必食壹個雞蛋。中國民間流傳的許多養生藥膳也都離不開雞蛋。例如,何首烏煮雞蛋,雞蛋煮豬腦,雞蛋粥等等。如將雞蛋加工成鹹蛋後,含鈣量會明顯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20毫克,約為鮮雞蛋的10倍,特別適宜於想補鈣的人。 而且,雞蛋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食用,高血壓、高血脂者也可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