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洋白菜能生吃嗎?

洋白菜能生吃嗎?

洋白菜學名結球甘藍,紫甘蘭是紫色的洋白菜,是壹個品種,可以生吃的

結球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

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苔屬。為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的變種。

簡稱甘藍,又名卷心菜、包菜、洋白菜、茴子白等。

起源於地中海沿岸,16世紀開始傳入中國。甘藍具的耐寒、抗病、適應性強、易貯耐運、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現在我國各地普遍栽培,是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壹。

生物學特性

(壹)植物學特征: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內土層中。莖短縮,又分內、外短縮莖,外短縮莖著生蓮痤葉,內短縮莖著生球葉。甘藍的葉片包括子葉、基生葉、幼苗葉、蓮痤葉和球葉,葉片深綠至綠色,葉面光滑,葉肉肥厚,葉面有粉狀蠟質,有減少水分蒸騰的作用,因而甘藍比大白菜的較強的抗旱能力。花為總狀花序,異花授粉,甘藍所有的變種和品種之間相互雜交。果實為長角果,種子圓球形,紅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二)生長發育:在正常情況下,北方以秋作甘藍采種,第壹年形成葉球,完成營養生長,經過冬季低溫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過長日照完成光周期而開花結實。它的生長過程所經過的各個生長時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長時期所需日數較長,發芽期需8 ——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蓮座期,早熟品種需20——25天,中、晚熟品種需30——35天;結球期,早熟品種需20——25天,中、晚熟品種需30——50天。

甘藍是冬性較強的作物,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要求幼苗長到壹定大小以後才能接受低溫感應,在0——12°C下,經50——90天可完成春化。關於光周期,尖頭型和平頭型品種要求不很嚴格,圓珠筆頭型品種則較嚴格的要求長日照。進入生殖生長時期後,壹般經歷抽薹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開花期需30——40天,結果期需40——50天。

甘藍在未結球以前,如遇低溫條件,或在幼苗期就滿足了它的春化要求,栽植後壹旦遇到長日照條件,就可能出現“未熟抽薹”現象,葉球形成受阻生成減產。近幾年來,春甘藍采用改良陽畦或塑料溫室育苗,既避免了低溫,又大大縮短了育苗期,對防止未熟抽薹,保證早熟豐產有良好效果。

(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甘藍姨環境投機倒把的要求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比大白菜適應性更廣,抗性也更強壹些。

甘藍喜溫和氣候,能抗嚴霜和較耐高溫。結球期適宜的溫度為15——20°C,但適應溫度範圍為7——25°C,幼苗能忍耐-15°C低溫和35°C的高溫。甘藍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氣濕潤,若土壤幹旱會影響結球,降低產量。甘藍為長日性作物,對光強適應性較寬,光飽和點為30000——50000lx。甘藍為喜肥和耐用肥作物,吸肥量較多,在幼苗期和蓮座期需氮肥較多,結球期需磷、鉀肥較多,全生長期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約為3:1:4。每生產1000KG葉球,吸收氮4.1——4.8KG、磷0.12——0.13KG、鉀4.9——5.4KG。在施足氮肥的基礎上,配合施用磷、鉀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類型和品種

結球甘藍依葉球形狀和成熟期的遲早,可分為三個基本生態型:

(壹)尖頭類型:葉球頂部尖,近似心臟形,多為早熟和早中熟品種,定植到葉球成熟需50——70天。代表品種有雞心甘藍、牛心甘藍等。

(二)圓頭類型:葉球圓球形,多為早熟和早中熟品種,從定植到收獲需50——70天,外葉較少,葉球緊實。代表品種有金早生、北京早熟、山西1號、金畝84等。

(三)平頭類型 葉球扁圓形,多為中限或晚熟品種,從定植到收獲需70——100天。代表品種有黑葉小平頭、黃苗、張家口茴子白等。

20世紀50年代以後,日本及歐美壹些國家廣泛使用甘藍雜交種。70年代以來,我國甘藍雜種優勢育種迅速發展,許多城郊壹代雜種種植面積已占甘藍總栽培面積的40——90%。當前優良的壹肛雜種有京豐1號、夏光、報春、慶豐、晚豐、中甘11號等。

栽培技術

(壹)栽培季節 甘藍適應性強,既耐寒又耐熱,我國北方春、夏、秋均可露地栽培。東北、西北和華北的高寒地區,多於春、夏育苗,夏栽秋收,生長期長,葉球個大,是我國甘藍和主產區。華北及東北、西北的部分城市,以春、秋兩茬栽培為主,亦可進行多茬栽培。冬、春育苗,春栽夏收稱為夏甘藍;夏季育苗,秋季栽培,秋、冬收獲,稱為秋甘藍。

(二)育苗 甘藍栽培都采用育苗移栽。春甘藍大部分為早熟栽培,東北、西北以及內蒙古等寒冷地區,通常於2——3月在溫室育苗,育苗期60——80天;華北地區有兩種育苗方法:壹是於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在陽畦育苗,2——3月定植。二是於2月在塑料溫室育苗,育苗期40——50天;秋甘藍於6——7月育苗,育苗期壹般為35——40天;夏甘藍4——5月育苗,育苗期為30——40天。

(三)定植和密度 甘藍和根系在土溫5°C以上就開始活動,因此,春甘藍在日平均氣溫達6°C以上時,便可開始定植。北方春季幹旱,多采用平畦栽培,夏季高溫多雨,亦盡量多帶土,少傷根,栽後澆水,以利成活。

合理密植是增加產量的重要技術措施之壹。甘藍適宜的營養面積應根據品種和生長期長短而定,每畝株數和株行距大致如下:早熟品種:33——40cm見方,每畝4000——6000株;中熟品種:45——50cm見方,每畝2500——3000株;晚熟品種:60——65cm見方,每備1500——1800株。

(四)肥水管理 甘藍定植後需澆緩苗水,此時由於所溫較低,澆水後要及時中耕松土,以利保墑並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的恢復和生長。進入蓮座期,植株要形成強大的同化器官,吸收水肥較多,可進行第壹次追肥,每畝施氮素化肥15——20kg,並充分供應水分,促進葉球生長。待葉球形成後,應控制澆水,防止裂天,利於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