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傳說中的滿漢全席有幾道菜?

傳說中的滿漢全席有幾道菜?

滿漢全席是壹種融合了中國滿族和漢族飲食特點的巨型宴會。它起源於清朝的宮廷。最初是為康熙66歲壽宴,旨在化解滿漢不和。後人沿襲這壹傳統,增添了美味佳肴,極盡奢華。清代著名的宴席還有蒙古親諸侯宴、朝臣宴、壽宴、千宴、九白宴等。壹般滿漢全席上的菜肴有108種,有鹹有甜,肉料考究,用料精細,突出了滿漢全席、燒烤、火鍋、涮鍋的特殊風味,同時展現了烤、炸、炒、烤等漢族烹飪的特色,是中華飲食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壹般滿漢全席至少有108種菜(華南54種,華北54種),三天就吃完了。它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

滿漢全席菜肴精美,禮儀考究,形成了鮮明獨特的風格。坐前,奉上兩雙香、茶、手碟;桌上有四個鮮果,四個幹果,四個觀賞果,四個蜜餞果;坐定後,先上涼菜,再依次上熱炒菜、大菜、甜菜。滿漢全席分為六席,均以清宮名宴命名。收集眾多滿漢名菜,選擇新鮮海鮮,搜尋珍稀動物。宴會包括196道冷盤和熱菜,124道點心和茶,320道菜肴。使用全套粉彩餐具搭配銀器,富麗華麗,用餐環境古雅莊重。席間還特別邀請了名師隨席演奏古樂。沿襲了典雅的遺風,禮儀嚴謹莊重,繼承了傳統美德。待客敬庭壹周,令其流連忘返。飽餐壹頓後,妳可以領略中國烹飪的精髓,飲食文化的起源,享受萬物的至尊精神。

滿漢全席以京菜、魯菜、江浙菜為主。世俗界所謂的“滿漢全席”中的珍品,大多是黑龍江的特產(或產品),如鼻子、魚骨、鯡魚子、猴頭菇、熊掌、青蛙、鹿尾巴(筋、胸、鞭等。),豹紋輪胎等異域原料。後來,福建、廣東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現在巨宴上。54南菜:江浙菜30,閩菜12,粵菜12。54北方菜:12滿族菜,12北京菜,30山東菜。

六種宴會(1)

蒙古親潘宴

此宴是清帝為嫁入皇族的蒙古族親屬舉辦的皇家宴會。壹般在正大光明的大廳裏設宴,滿清壹、二等大臣陪同。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這壹盛宴,每年都按規矩舉行。接受宴席的蒙古族親屬視宴席為天大的幸事,對皇帝在宴席中賞賜的食物倍加珍惜。《清元鈔*蒙宴家帶福》壹文說:“蒙親王等人入京,賞賜糧食,必往,說是帶福給家人。如果妳沒有餐具,妳應該穿在外面。經常沾湯的平金繡蟒,滴滴答答什麽都沒有。

滿漢全席(2)

聽陳言

朝臣宴是元末正月十六舉行的。當時皇帝親自下令大學士,九大貴族中有功勛者出席,設宴者榮幸。宴席設在豐三無私堂,宴席時遵循宗室宴禮。都是用高腳椅,寫詩喝酒,每年都有。蒙古王公等人也參加了。皇帝用這種仁慈來聚集諸侯,同時也是臣子建功立業的壹種象征形式。

滿漢全席(3)

萬壽巖

萬壽宴是清朝皇帝的壽宴,也是朝廷的盛大宴會之壹。皇後和王子,文武官員,都以提供生日禮物為榮。其間,還有數不清的美食。如遇重大生日,慶祝活動會更加隆重盛大,部門會派專人專門負責。服飾珠寶,裝飾陳設,樂舞宴席壹應俱全。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慈禧迎來六十大壽。光緒十八年,聖旨下達,在她生日前兩個月左右開始設宴。江西有29170多件繪有長壽字樣和吉祥喜慶圖案的釉碗、盤、碟等瓷器。整個慶典耗資近1200萬兩白銀,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滿漢全席(4)

晚餐宴會

千宴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是清宮中規模最大、食客最多的皇家宴會。康熙五十二年,第壹次在陽春園舉辦千人宴,葉璇作詩《千宴》,獲宴銜。乾隆五十年,在幹青宮舉行千人宴,3000人,即興選了幾百副白亮體對聯。嘉慶元年正月,在寧壽宮內廷舉行千人宴,3566人參加,即席作詩3000余首。後人把千宴稱為“前所未有的恩寵之舉”。

滿漢全席(5)

九白巖

九百宴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初年,蒙古威薩克等四個部落每年都要向九匹白馬進貢,即壹匹白駱駝和八匹白馬。把這當成壹封信。蒙古部落獻上貢品後,皇帝舉行盛大的皇家宴會招待使臣,稱為九白宴。每年都要遵守規則。後來,道光曾為此寫過壹首詩:四連銀花壹玉駝,西羌老和狄鹹羅京。

滿漢全席(6)

節日宴會

節筵是指清代朝廷根據每年固定的節日時節舉行的宴會。如:元日宴、宴、春耕宴、端午宴、乞丐宴、中秋節宴、重陽節宴、冬季宴、除夕宴等。,壹切按照節日的規章制度。滿族雖然有其固有的飲食習俗,但進入中原後,在滿漢文化融合和統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漢族的飲食習俗。由於朝廷的特殊地位,食物習俗的規則都是壹壹詳述的。其飲食風格與民俗和地域密切相關,所以清宮裏臘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黃酒、重陽糕、喬奇糕、月餅等器具壹應俱全。

典型菜裏玩珍珠的做法:黃豆芽,蜂蜜,鮮肉末。

制作過程:制作復雜,要有耐心。

先把豆芽裏的豆子去掉,然後用粗針在每壹顆豆芽上打孔,把嫩的肉末(豬肉最嫩的部分)放進去,把豆芽翻炒後放入鍋中,形成兩條龍的形狀。龍的眼睛最重要,畫龍點睛,頭上抹紅圓蜜,加雞精。營養:豆芽可以治療口腔糜爛、口腔炎癥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