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白參分布於太平洋南海,產於中國南海中沙群島。供港幹貨多為印尼貨,又稱濕婆或豬濕婆,壹般每斤2至3支。幹貨光滑無刺,顏色白中帶黃。澆水的時候壹定要用火燒,不然就不會腐壞。壹般壹斤可以三斤左右。
相比白石參海參,白石的肉更軟滑,而海參更爽口,可以說是各有勝算。
梅花海參壹般有兩英尺長,壁厚,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參。活著的時候,他橘紅色的背上布滿了壹簇簇的花,以區別墻狀的肉刺,所以叫梅花參。頭部周圍還有20個花狀觸須,相當漂亮,但幹品也是深棕色。幹品壹般重達半斤,像樣的刺多而尖。壹般每斤能發三斤以上。梅花參的質量要求:參體完整,肉厚,刺完整鋒利,刀口整齊,腹肉面平整不完整。
梅花人參在中國和香港不被接受,因為中國和香港的人經常發現它有澀味。但在中醫中,它被認為有清熱肝火的功效,所以頗受歡迎。
禿參也產於南海地區,它的體表是黑色的,沒有刺。因其肉厚皮薄,也算作名貴人參。這種參的形狀有點圓,個頭也不大,所以漁民往往不洗沙就煮海參,也不摻石灰,所以參裏往往有很多沙子。做飯的時候如果不知道怎麽處理,很容易吃到痛苦的沙子而不是氣味。
浸泡方法:水開後,加入幹人參,浸泡20分鐘,然後關火,烤壹晚上。然後用流水浸泡後沖洗幹凈,變餿後在中間切壹刀,再把水燒開,放入海參煮5分鐘,關火3小時。這個時候海參又軟又大,就是用冷水泡過的。稍硬時,取出腸子,刮掉體內的沙粒和體壁內層。清洗幹凈後,可以和其他調料壹起煮。
用清水泡過的海參,去內臟,洗凈,用開水燙壹下。幹海參則需要泡。任何壹種幹海參的浸泡方法大致相同。越好的海參,需要泡的次數越多。
做好的海參還是有澀味的,可以在醋水裏泡十幾分鐘。當海參收縮變硬後,放入清水中約四個小時,期間多次換清水,將海參漂至柔軟無澀味。為了讓海參的味道更鮮美,可以先將小蔥、生姜炒熟,加入開水、米酒、高湯與海參同煮3分鐘,去除腥味,再用燒、煎、燉等方法烹制。
海參做好以後,要用冷水漂壹下備用。註意不要接觸油和鹽,以免腐爛融化。制作後最好立即使用,用完壹次後壹定要繼續漂浮在清水中,而且壹定要經常用冷水更換,至少壹天壹次,盡量在2天內吃完。如果要放在冰箱裏保存,可以用水浸泡,但不要放太久。盡量在壹周內吃完,以免影響口感。
因脾虛感冒而腹瀉的人不宜多吃海參,因為海參難以消化,過量食用會引起腹脹不適。
光頭人參,豬奶奶人參好看又不太貴!!
2009-11-18 12:30:52補充:
光頭人參,豬奶奶人參好看又不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