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羊肉!烏鎮民間有句諺語“壹冬的羊肉,勝過幾斤人參”。冬天,來壹碗熱騰騰的紅燒羊肉面,撒上蔥花,喝上鮮甜的羊肉湯,是壹件非常愜意和滿足的事情。
烏鎮的紅燜羊肉選料很講究。壹定是用當年的“花山羊”,也就是青年湖羊做的。這種羊肉嫩而肥,皮細而幹凈。然後用土鍋和枯死的桑樹燒了壹夜,為的是除了羊肉味還要加上整個蘿蔔甘蔗段。最後出鍋的紅燜羊肉味道好極了。
食客們對羊肉的口味各不相同,有的喜歡肥瘦,有的喜歡瘦肉的嫩滑,有的喜歡尾部的飽滿,有的專門品嘗秋風過後水中烏鎮羊肉的味道。那時候,烏鎮的大街小巷,每家店鋪門口幾乎都有壹口冒著熱氣的大鍋。
白水魚!白水魚是烏鎮水域的壹種野生魚,生長在無汙染的河流中。其肉質細嫩鮮美,是不可多得的淡水珍品。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白水魚壹般被抓出水就會死亡,但如果保存得當,其味道可以保持不變。
如果有機會遇到活的白水魚,千萬不要錯過機會,趕緊讓店家宰了蒸,嘗嘗它鮮嫩的味道才是正道。當然,用紅燒和剁椒煮白水魚也很少見。有的店甚至將白水魚用淡鹽腌制後再蒸,有點類似徽菜中爛三文魚的做法,也別有壹番風味。
三杯酒!烏鎮牌黃酒目前有三個產品,分別是55℃的三酒、12℃的白糯米酒和4℃的甜白酒。這三種酒都是用傳統工藝手工釀造的。
三百酒以其濃郁的香氣、醇厚的酒味、柔和的口感、爽口的回味和無窮的回味而聞名。小玻璃杯裏有壹層薄薄的酒。喝壹口,燒酒特有的氣勢就會散在嘴裏,回味悠長。這裏有壹句很神奇的話:“早上喝可以讓妳醉壹天,每天喝可以讓妳醉壹輩子”。
醬雞鴨!烏鎮醬雞鴨都是原汁原湯反復烤制,由於制作工藝的原因特別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餿,臘月不凍”的說法,醬紅色有光澤,酥脆可口。
在醬雞醬鴨的制作中,每壹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控制,烹飪的溫度必須非常準確。需要有獨特的烹飪方法和多年的燒制經驗。河西農貿市場(小菜場)烏鎮老店“樂惠鹵味”的醬雞和醬鴨非常有名,是烏鎮最好的。
午夜味鮮!利用魚和羊都是新鮮的寓意,將兩種原料合二為壹,互相排斥異味,使其更具獨特性。原料是烏鎮湖的羊肉和車溪河的鯽魚,比較有地域特色。
筍幹燜腳_!豬蹄和筍幹的搭配簡直是絕配——蹄子吸收了竹筍的清香,竹筍吸收了蹄子的肥美。妳有我,我有妳。加入濃濃的紅醬油和香料,配壹碗米飯或者清湯面,就夠了。
小餛飩!雖然只是壹碗清湯裏的幾個餛飩,最多加上壹點蔥花的淡淡點綴,這碗餛飩的味道卻是濃郁綿長。餛飩的皮滑嫩滑,肉餡鮮美,潔白幹凈的餛飩湯,就像是用最輕的筆墨描繪出來的壹幅寧靜的寫意畫。
臭豆腐幹!全國各地都有臭豆腐幹,但烏鎮的臭豆腐幹別有風味。它是由最好的豆腐幹浸泡20多個小時制成的。只用傳統老鹵釀造,無異味,香味純正。傳統老鹵來之不易。有的店用了好幾年老鹵,每年都加菜梗和竹筍。為了防止變質,不定時將燒紅的鐵鉗放入鹽水中殺菌。
現在烏鎮的店鋪壹般都是用植物油炒臭豆幹,串在竹簽上,抹上豆瓣辣醬。還有蒸臭豆幹,美其名曰“千裏飄香”。其實喜歡臭豆幹的食客根本不在乎用什麽名字,只要臭的純粹徹底就好。
糖煮雞蛋!北方大部分孩子可能只吃過蛋花或者荷包蛋。如果江浙的孩子來到烏鎮,童年的記憶可能會在壹瞬間被點燃。因為這是家裏老人最喜歡給孩子吃的食物,營養豐富,又甜又軟。寒冬的路邊攤,會有壹塊小黑板掛出來,上面寫著“過年了,吃糖燒蛋,甜!”
它的方法很簡單。將鍋裏的水燒開,放入冰糖,撒上壹些枸杞,轉小火將雞蛋打碎,倒入鍋中。最外面的蛋白質先凝固,裏面金黃色的蛋黃還在流動,嫩嫩的。喜歡吃老壹點的,多煮,加甜酒,壹碗甜絲絲的糖煮雞蛋就出來了。
以上是烏鎮美食介紹。烏鎮美食值得壹嘗,尤其是累的時候。妳應該好好休息。烏鎮的很多小店也很有意思,值得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