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來,寧波人朱在江北租了壹個30畝的池塘,開始養小龍蝦。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他的蝦池時,他正在晃動壹面特制的布橫幅,驅趕吃小龍蝦的鳥。朱在蝦池投資了10多萬元,今年以來,他的蝦池壹直盈利。“雖然賺了些錢,但市場競爭激烈,生意不好做。”朱告訴記者,他目前正打算轉型做農家樂。記者了解到,在附近,像朱這樣的情況在農民中很好,而大多數農民的效益並不理想。
“我以為小龍蝦好養,賣得好。沒想到這麽難。”去年,從事運輸生意的陳先生看到小龍蝦生意紅火,於是投資654.38+0萬余元在鄞州區姜山鎮養殖小龍蝦。沒想到快兩年了,不僅投資成本遠未收回,他還得繼續投資買飼料,加固蝦池。“投入了這麽多錢,不養是不可能的,但我不知道繼續養下去會怎麽樣。”陳先生說,他身邊很多朋友也養小龍蝦,有的已經開始準備在蝦塘轉手了。
2006年以來,壹股小龍蝦文化熱潮席卷寧波。短短兩年,寧波新增了很多小龍蝦養殖池。壹位小龍蝦經銷商開玩笑說,這兩年只要池塘集中,總有人養或者準備養小龍蝦,從事小龍蝦養殖行業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外貿的,也有工廠的。值得註意的是,寧波迅速興起的小龍蝦養殖熱並沒有產生相應的效益。業內人士保守估計,目前寧波約有70%的小龍蝦養殖戶處於虧損狀態。
那麽,養殖小龍蝦有多少利潤呢?業內人士介紹,養殖成本主要包括蝦池成本、買種蝦成本、人力和飼料。如果養殖得當,買苗買蝦池的費用是壹次性投入,而小龍蝦主要吃水中的天然餌料,飼料成本不大。小龍蝦最大收益可達50%以上。
原因: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虧本飼養小龍蝦的主要原因是養殖技術不夠。“小龍蝦生存不容易。如果放下100種蝦,能活下來60%就不錯了。這是我們當初從未想到的,這些問題很難解決。”養殖戶陳先生告訴記者,養小龍蝦的損失特別大。白鷺,鰻魚,魚會吃小龍蝦,小龍蝦會自相殘殺。另外,小龍蝦容易生病。
“養殖效益不理想,主要是養殖技術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鄞州區是小龍蝦養殖發展最早的地區之壹。鄞州區漁業技術管理服務站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有很多養殖戶因為死蝦找我們咨詢,但是因為小龍蝦養殖技術存在很多問題,我們也沒辦法。”該負責人表示,鄞州當地有壹家企業,每年出口大量小龍蝦。它曾經打算自己規模化養殖小龍蝦。為了突破水產養殖的技術難題,他們還邀請了省裏的專家壹起研究,但最終因為很多問題無法突破。
壹方面小龍蝦的養殖技術不成熟,另壹方面當地小龍蝦的質量也影響其銷量。“現在寧波本地養的小龍蝦不好賣,不是因為價格高,而是很多餐館老板不要了。”劉先生是壹名小龍蝦販子,從事淡水生產經營十余年。他告訴記者,他有二三十個寧波本地小龍蝦養殖戶的名片,都希望通過他賣小龍蝦,但到目前為止,合作很少。“寧波本地養殖的小龍蝦肉比較松散,很多要求高品質小龍蝦的餐廳都拒絕要。”
“本地小龍蝦養殖沒有市場。現在寧波有很多賣小龍蝦的飯店和大排檔。只要繁育成功,銷量應該不成問題。”劉先生說。
銀豐淡水批發市場的姜經理告訴記者,本地蝦各有優勢。壹般8月份以後,外地蝦由於天氣炎熱,運輸損失較大,而本地蝦由於運輸路線短,新鮮度有保證,優勢明顯。據介紹,天氣最熱的時候,小龍蝦的運輸損耗高達30%。
建議:壹開始可以小範圍嘗試。
“很多人認為小龍蝦是在骯臟的溝渠裏長大的,生命力很強。只要有水就可以養,不容易生病。其實這是壹個誤區,因為小龍蝦在大規模養殖的情況下容易生病。”江蘇盱眙龍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趙建民表示,近兩年小龍蝦養殖熱持續升溫,尤其是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等地。但由於養殖技術不達標,養殖賠錢的情況時有發生。作為龍蝦之都的江蘇盱眙縣,當地的小龍蝦養殖已經開展了10年,但養殖技術尚未完全成熟。
趙建民提醒,不要因為小龍蝦養殖利潤高而盲目介入。首先要請專業人士檢查選擇合格的養殖水體,然後要全面掌握小龍蝦養殖技術。建議初次投資者先嘗試小範圍養殖小龍蝦,成功後再擴大規模,以免造成大的損失。
據知情人介紹,龍蝦的畝產量與放養密度、養殖環境、投餵量、疾病控制等密切相關。養小龍蝦首先要選擇水源好的池塘,池塘的水生植物覆蓋率要在30%~60%。只靠飼料養的龍蝦不僅成活率低,而且質量差。小龍蝦還沒有突破人工育苗,養殖戶買苗要註意,不要輕易相信雜交品種。小龍蝦雖然是雜食動物,但是長得好不好還是要看蛋白質的攝入。可以新鮮的小雜魚、螺類為主食,輔以植物餌料,不宜飼餵腐爛的動植物。另外,蝦池要定期消毒,壹般壹個月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