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原產於熱帶地區,耐寒能力差,人工飼養後,依然保持喜溫的特點,所以在我國南方飼養比較多。最近幾年,飼養管理方法和飼養技術不斷改進,在北方室內飼養或塑料暖棚內飼養獲得成功,產蛋和生長速度可達到南方飼養水平,為在北方推廣飼養創造了條件。
用番鴨與普通家鴨雜交,產生雜交種,稱為騾鴨,有人稱半番鴨,其體型介於家鴨與番鴨之間,無皮瘤。雜交後代具有較強雜交優勢。具有耐粗飼、飼料利用率高、增重快、肉質好等特點,生活力強,飼養管理也比較容易,公母鴨體重無明顯差異,可用作商品肉鴨,或培育用於鴨肥肝的生產。但雜交受精率低,為65 %左右,大規模飼養受到壹定影響。母家鴨產蛋率比母番鴨高,因此壹般以采用公番鴨與母家鴨雜交方式較好,其產蛋率比以公家鴨與母番鴨雜交的產蛋率高。番鴨與普通家鴨雜交,是不同屬、不同種間的遠緣雜交,所以其後代即騾鴨無生殖能力。雜交壹般采用自然交配方式,宜小群飼養交配,公母比例以1:4為宜。
在我國,可飼養番鴨的地區廣大,各地尤其在南方均可進行飼養。
番鴨形態
番鴨雖與普通家鴨同屬鴨科,但體型、外貌與壹般家鴨有大不同。番鴨的體形比家鴨大。體軀長而寬,前後窄小,呈紡錘形。站立時,身體與地面幾呈水平狀態,而家鴨呈45°角。番鴨的頭頸粗而大,頭頂有壹排長羽,受到刺激時會豎起。喙較短而窄。嘴甲基部和眼的周圍有紅色或黑色肉瘤,雄性番鴨比雌性番鴨發達,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向頭頂和頸部擴大。胸部平坦,寬闊。胸、腿肌肉發達,翅膀長而大,也有力,有壹定飛翔能力。腿短且粗壯,蹼大肥厚,步態平穩。羽毛豐滿,有光澤。番鴨的羽色有白色和黑色兩種基色,也有黑白花色、褐色,少量呈銀灰色,黑色羽番鴨的喙紅色有黑斑,皮瘤黑紅色;白色羽鴨喙粉紅色,皮瘤鮮紅色;黑白花色羽鴨的喙紅色帶黑斑,皮瘤紅色。番鴨鳴叫時發出低啞的噝噝聲。母鴨在孵化期間常發出卿卿叫聲。
番鴨生活習性
1 .適應性
番鴨原產於熱帶地區,耐熱能力比較強,但不耐寒冷,適宜在我國南方地區飼養。在北方,采用塑料大棚或有保溫條件的,也可以飼養。
番鴨的翅膀長而有力,具有壹定的飛翔能力,但不能高飛,也飛不遠。
番鴨適應性強,性情溫順,步態平穩,行動遲緩,不喜歡長時間在水中遊弋,耐旱,易育肥,適宜在陸地上舍飼,所以有人稱其為“旱鴨”。
2 .食性
番鴨食性廣泛,耐粗飼,對飼料的要求不嚴格,能采食多種植物性和動物性飼料。雛鴨喜吃柔軟的粒料,如米飯等,出殼12 小時即有覓食行動。
3 . 生產性能
番鴨生長速度快。初生雛鴨體重為40 克;90 日齡時,公鴨體重可達1 . 5 公斤,母鴨為1 . 3 公斤;120 日齡時,公鴨可達1 . 8 公斤,母鴨為1 . 4 公斤。成年公鴨體重為4 . 5 公斤左右,大的可達5 公斤,成年母鴨約為2 . 2 公斤。母鴨160~180日齡時開產。每年有兩個產蛋期,年產蛋80 ~ 120 枚。飼養條件好,可產150枚。蛋重65~80 克,蛋殼呈玉白色。種蛋合格率高,大小均勻,破損蛋和畸形蛋少。在配種比例為1 公7 母的條件下,受精率為85 % ~ 95% ,受精蛋孵化率為80%~85 %。
番鴨的屠宰率較高。在壹般飼養條件下,成年公鴨的半凈膛可達81% ,全凈膛為74 %。不過屠宰率的高低與屠宰日齡的遲早有關。屠宰年齡提前,胴體的貴重部分如胸肉比例下降。迪安(Dean )對番鴨不同周齡屠宰與胸肉、腿肉和皮下脂肪的關系進行了測定,其測定結果列於表6 。
表6 不同屠宰周齡對瘦肉、皮下脂肪的影響
番鴨也具有良好的肥肝性能。3 月齡以上的肉鴨經2 ~ 3 周進行人工強制填飼後,每只鴨肝重量可達300 ~ 400 克。而且經過填飼的番鴨,增重加快。
番鴨的另壹個特點是,雛鴨生長前期如果由於飼料條件不好,生長速度低於正常標準,而後期改善詞養管理,到飼養末期仍能達到正常的增重標準。就是說,番鴨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長速度的能力。
番鴨繁殖特性
1 .性能
番鴨的羽色不同,繁殖性能也有所差異。不同羽色的番鴨的繁殖性能見表7 。
2 .選種
選擇優良的種鴨對提高番鴨的生產性能、經濟效益十分重要。在飼養管理相同的條件下,種鴨優良,能生產出更多的肉和蛋,飼養成本也低。因此選種是養鴨過程中的首要環節。要求種鴨有明顯的品種特性、發育良好、體質健壯。體型外貌是品種的壹個重要特征。公番鴨應個體大,體態雄壯,陰莖發育良好,雄性強,背直且寬,體呈長方形。母鴨應體大、寬圓,胸部豐滿,肥瘦適中,腳粗稍短,腹深,產蛋率高。
此外,還應根據經濟性狀如產蛋率、產肉率、繁殖率、生長度、肉料比、屠宰率、肝料比、受精率和種蛋孵化率、仔鴨成活率等指標進行綜合比較,擇優選種。
3 .配種年齡和比例
我國番鴨的性成熟為6 ~ 9 月齡,公番鴨性成熟比母番鴨遲。法國系番鴨性成熟較遲,比我國番鴨的配種年齡約遲l 個月。自然交配,公母番鴨配種比例壹般為1 : 7 ~ 8 ,但視月齡同而不同(表8 )。
4 .種鴨利用年限
種番鴨的利用年限不長,公鴨的利用年限壹般為1 ~1.5年。公鴨在第壹年繁殖期後,體力衰弱,種用性能降低,因此為減少飼養費用,最好利用1 年後即淘汰,應每年選種公鴨。母鴨的利用年限比公鴨長,可利用2 ~ 3 年。但母番鴨隨年齡增大,就巢性增強,產蛋力下降。據報道,國外壹般只利用2 個產蛋周期,然後淘汰作為商品鴨出售,這時母番鴨的肉用價值尚好。種鴨的飼養密度以250 ~ 300 只壹群為好。壹群中1年的母鴨占60% ~70% , 2 年母鴨占20%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