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子雞因用剛開的小公雞烹制而得名。這道菜的特點是炒和燒嫩雞肉和紅辣椒。菜有紅、白、綠、黃,雞肉嫩、酸、好吃。
東安子雞的做法
東安雞
材料:
1只雞(約800g)、4根大蔥、1小塊姜、適量花椒、適量大料、適量澱粉、
調料:
食用油30g,高湯2勺,料酒2勺,胡椒粉少許,香醋1/2小勺,精鹽1小勺,白糖1/2小勺。
練習:
1.將雞肉洗凈晾幹,入蒸鍋蒸15分鐘至七成熟,取出,放涼,切塊,加鹽和糖蒸10分鐘,
2.將蔥和姜洗凈,切成粉末。
3.鍋裏燒熱油,放入大料和花椒用小火翻炒,放入姜和蔥翻炒,再放入雞塊翻炒,倒入酒用大火翻炒幾次。
4.加入高湯、香醋、胡椒粉、鹽、糖煮開,水澱粉勾芡。
特點:
又辣又好吃,又香又嫩。
廚師什麽都知道:
這道菜最好選小雞。小雞的肉更滑嫩。
方法1
1.將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洗凈,放入湯鍋中煮十分鐘至七成熟,取出。
東安雞
涼了,剁掉頭、脖子、爪子,另作他用。去除所有粗細骨頭,沿肉線切成長5.5厘米,寬1.3厘米的條狀,姜切絲。將幹紅辣椒切成細粉。花椒籽搗碎。將洋蔥切成段。
2.炒鍋大火,放入豬油至八成熱,放入雞條、姜絲、幹花椒粉翻炒,再放入黃醋、紹酒、精鹽、花椒粉,翻炒幾下,再放入肉湯,燉四五分鐘至湯汁幹,待油汁剩時,放入蔥、胡椒粉。
方法2
壹般特征
侗雞是湖南的壹道傳統菜肴,始於唐代。相傳唐玄宗開元年間,湖南省東安縣有壹家三個老年婦女開的小飯館。壹天晚上來了幾個商務客人。當時店裏的食物都賣完了。店主拿來兩只活雞,馬上宰殺,清洗幹凈,切成小塊,加入蔥、姜、辣椒等調料。大火後用熱油微炸,加鹽和酒。吃完後,客官很滿意。後來就傳遍了各處,店鋪的名聲也就傳得遠近皆知。各路食客都來這家店吃雞,所以這道菜漸漸出名。東首縣的爺爺風聞,也親自品嘗。它被命名為“東安雞”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成為湖南最著名的菜肴。
基本材料
嫩閹雞1只,姜25克,紅辣椒等量克,清湯100克,米醋50克,紹興酒10克,味精1克,油100克,花椒2克,花椒灰5克。
生產方法
1.先將雞宰殺,去掉雞毛,用幹稻草火燒去細小絨毛,切開雞的食袋,拉出食袋,將雞的肛門切開4.5厘米,取出內臟,清洗幹凈。
2.將洗凈的雞肉放入湯鍋中煮約10分鐘,至七成熟,取出後斬件。頭、頸、爪另作他用,雞湯留著。
3、生姜去皮,洗凈,切成4厘米長,1.5厘米粗的細絲,紅辣椒切絲。辣椒炒碎。
4.將炒鍋放在大火上,加入油,用米醋將姜絲、紅椒、剁椒炒至八成熱,然後倒入雞塊,中火燒開,燉約1分鐘。等湯快幹的時候,倒入雞湯,換火,轉幾下勺子,開後小火燜2-5分鐘,加入胡椒粉,小火燜2-5分鐘。
5.這是東安路宏的正宗做法。我也是本地人。我受不了樓上樓下看到的。請提醒我不要變厚!最好吃的味道是下壹餐吃完剩下這道菜的時候,那時候的味道是無與倫比的!
註意
1.東安縣路宏出生的雞,雞腿小,胸脯大而肥。最好選擇生長期在1年左右的閹雞,醋最好選擇當地的米醋。壹般我們用半碗米醋代替白醋,尤其是陳醋!
2、煮雞的時間不要太長,腿可以插進筷子撥出不流血的水。
3、雞從後面對半切開,不用去骨,刀壹定要緊貼骨頭進刀,註意保持雞形完整,裝盤時,後面的碼會變成碗。
4、原料可以裝果汁。
方法3
菜名東安子雞
特征色為淡黃色,酸辣鮮鹹。
原料為1只嫩母雞(重約750克),紅燈籠椒25克,蔥絲25克,姜絲25克,花椒20多片,花生油90克,味精。
主料:1條烏頭魚重約12(約480g),橙子1片,磨好的黑豆2湯匙,蒜1/2湯匙,紅辣椒1片(切丁),蔥2條(切丁),油1湯匙。
配料和腌料:胡椒粉少許,1茶匙生粉。
制造工藝
1.將凈膛雞洗凈,放入鍋中煮至無生血。取出,冷卻後去掉所有雞骨,切成4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狀,用濕澱粉上漿。柿子椒去皮,切成細絲。幹辣椒和老蒜剁碎,花搗碎。
2.鍋內熱油,將幹辣椒略炒,然後放入蔥絲、姜絲、柿子椒絲、蒜末、胡椒粉,炒出雞條,加入味精、鹽、醋和少許雞湯,蓋上鍋蓋燉10分鐘,水澱粉勾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