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百草,名中醫。
別名雞腿、蓮藕、鳳爪、鳳爪、金錢吊葫蘆。
英文名PotentillaeDiscolorisHerba
薔薇科翻白草的幹燥全草。
植物形態學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下部常粗壯,呈紡錘形。莖直立,上升或平展,高10 ~ 45 cm,密被白色絨毛。基生葉有2 ~ 4對小葉,對生或互生;葉柄密被白色羊毛,有時具長柔毛,小葉無梗;托葉膜質,棕色,外面密被白色長柔毛;小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 ~ 5 cm,寬5 ~ 8 mm,先端鈍,稀疏銳尖,下半部深綠色,有稀疏的白毛或脫落的毛很少,下半部密被白色或灰白色毛;莖生葉1 ~ 2,掌狀3 ~ 5小葉,托葉草質,卵圓形或寬卵圓形,邊緣常具鋸齒狀齒,下面密被白色毛。花兩性;聚傘花序,花梗1 ~ 2.5厘米長,被棉絮覆蓋;花徑1 ~ 2厘米;萼片三角狀卵形,附屬萼片披針形,短於萼片,被白色毛覆蓋;花瓣黃色,倒卵形,先端稍凹或鈍,長於萼片;終端附近的樣式。瘦果近腎形,寬約65438±0毫米,光滑。開花結果期為5-9月。
原產地分布於海拔100 ~ 1850米的荒地、山谷、溝渠、山坡草地、草甸和疏林中。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陜西、四川等地。
采集加工,夏秋開花前挖穴,去除泥沙和雜質,烘幹。
塊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4-8厘米,直徑0.4-1厘米。表面黃褐色或深褐色,有不規則扭曲的溝槽;硬而脆,斷面平坦,灰白色或黃白色。基生葉叢生,奇數羽狀復葉,多皺縮彎曲,展平後長度4 ~ 13cm;小葉5 ~ 9片,短柄或無柄,長圓形或長方形,頂端有大小葉,上表面深綠色或灰綠色,下表面密被白色絨毛,邊緣有粗鋸齒。氣微,甜微澀。
味道平淡,味甜,微苦。肝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止痢止血。屬於解熱藥物的子類。
臨床應用:湯劑,劑量10 ~ 15g;或者潛水服。外用:適量,水煎,熏制或用鮮品搗制。用於濕熱泄瀉、癰腫瘡毒、血熱嘔吐、便血、崩漏。
抗菌作用的藥理學研究。
化學成分包括富馬酸、沒食子酸、原兒茶酸、槲皮素、柚皮苷、山奈酚、間苯二甲酸等。
孕婦慎用禁忌癥。
相關處方
①肺癰的治療:鮮翻白草30g,鼠刺根15g,獨瓜根15g,水煎成半碗,每日2次,飯前服用。(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療急性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新鮮翻白草全草適量,取汁搗碎吞服。(浙江藥用植物區系)
③治療慢性鼻炎、咽炎、口瘡:翻白草15g,紫花地丁12g。用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4)治瘧疾、寒熱、無名腫毒:翻白草五七根,酒煎。(概要)
⑤治療便血:翻白草根45克,豬大腸不限。加水燉,去渣,湯和腸子壹起服。(江西民間草藥)
⑥治療紅白痢(包括阿米巴痢疾):翻白草15g,白頭翁30g。用水煎服。(山東中醫);翻白草18 ~ 24g,赤芍、甘草各6g。用水煎煮去渣。壹天吃兩次。(《食物中醫與方便藥方》)
⑦治療痛經:翻白草(根)45g,益母草10g。用紅糖和黃酒煎服。(河南省中草藥手冊)
8治牙痛:翻白草根。燉肉套裝。(湖南藥理學)
煎中藥
(1)煎煮前用清水浸泡。
煎煮前,將藥材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這是因為大多數中草藥是植物的幹燥根和果實。要想熬出藥物的有效成分,首先要讓幹燥的藥材吸收足夠的水分,其有效成分才能通過水這個介質釋放出來。
(2)藥要煎。
壹般情況下,中醫也會向患者說明,藥物要煎服,早晚各喝壹次。但是,很多人雖然知道中藥需要再熬,卻往往操作不正確。煎中藥不是煎壹次,喝壹碗,煎壹次,再喝第二碗。
正確的煎藥方法應該是先煎壹次,然後馬上翻面煎第二次,再把第壹次和第二次的煎液混在壹起,然後分兩碗,早晚各喝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