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壹年端午節,和每壹個節日壹樣,都有壹個專屬的飲食套路,端午節就是吃粽子,但跟其他的節日飲食壹樣,南北差距之大令人咂舌,甚至形成黨爭,所謂甜粽黨和鹹粽黨之爭,每年都是大戲,北方人不能理解南方人吃鹹粽,南方人不能理解北方人吃甜粽,作為來自江蘇的中間人,特別不能理解,吃鹹吃甜有啥好爭論的?吃東西就跟審美壹樣,見得多了壹樣習慣,醜如馬雲不是壹樣越看越順眼了?
幼年時,物質匱乏,雖然比父輩那壹代已經好了很多,但是很多東西還是沒辦法放開來吃,也沒有那麽豐富,小時候的端午節,母親像其他的節日壹樣忙碌,好早的,洗米,買柴葉,制作的過程通常要壹天的時間,白白的米包到綠綠的粽葉當中,聞著清新,看著悅目,壹整天都是開心的,所以說中華民族是壹個擅長吃喜歡吃的民族,抓住了我們的胃,也就抓住了我們的心。
那時候的粽子其實沒有太多的餡料,母親常常只是包上白米,糯米沒那麽多,有時候還要摻雜壹些漿米,雖然沒有那麽粘,放在鍋裏煮的時候還是壹樣的香,吃的時候,雖然滿手粘稠,但是黏黏糯糯的感覺,賦予了端午節不壹樣的味道,那時候母親還會端上壹個白碗裏面放上壹小勺白糖,吃的時候可以蘸白糖吃,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也屬於甜粽黨。
但事實上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在粽子的餡料上,也充分體現出來變化,母親也充分吸收了南北方粽子餡料的長處,糯米中出現了甜棗,花生,火腿,鹹肉,總之花樣越來越多,味道也越來越豐富,總之我覺得壹樣都很好吃,但生活,就像這粽子子的餡料,小時候簡單而又快樂,白米粽蘸上白糖吃,也能開心快樂壹天,成年後,雖然吃的講究,吃的豐富,但已經沒有多少心思放在吃上了。
好,那我們就來看壹看,粽子哪些人可以多吃,哪些人必須要少吃。
1.首先是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粽子的黏性比較大,消化起來比較困難,有時候,吃進去的糯米要在胃腸道消化很長時間才能被吸收,所以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盡量少吃,可能會導致胃脹,反酸的情況!
2.糖尿病的患者盡量少吃,糯米的澱粉含量高,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其中,糯米所含有的澱粉進入人體都會轉化成糖類,被吸收後會導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過多的粽子。
3.高血壓患者少吃肉粽,很多肉粽含有大量的肥肉油脂,有的還是通過腌制形成的鹹肉,裏面含有大量的鹽分,再加上糯米的澱粉,其中的熱量和鹽含量非常高,吃得過多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
4.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有些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平時胃酸就比較多,吃進去過多的粽子,可能導致胃酸產生更多,加重胃酸反流的情況。
5.兒童不可進食過多。兒童消化功能比較差,有時候,吃壹些難以消化的食物會影響脾胃的功能引起積食。
壹般來說我們吃了粽子以後,要註意進行壹些活動,以幫助消化,比如說飯後百步走,以有效的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進 健康 !
粽子可以作為早餐的壹部分或者早餐的全部——取決於粽子用了什麽材料。
南方尤其是兩廣的粽子,除了糯米,還有綠豆、板栗、肉、香菇或者鹹蛋黃,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包含3大供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諸多微量營養。用來當早餐,沒有問題。
北方的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紅豆沙或紅棗,或者只有糯米或糯米加蛋黃,營養成分以碳水化合物(或加上少許蛋白質)為主,營養種類相對單壹,作為早餐的全部未免有點不足,加上壹小碗涼拌菜或素材炒雞蛋之類的,可以彌補壹下。
註意: 粽子是用糯米做的,所含的支鏈澱粉比較多,而人體內的澱粉酶多數是分解直鏈澱粉的,因此,粽子雖好吃,也不能多吃,以免造成積食、脹氣等不適。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和兒童尤其註意不要多吃。
粽子能不能當早餐吃?
雖然現在什麽“水晶粽”、“”之類的非主流粽子越來越多,但是眾所周知傳統的粽子還是以糯米為主,不管是甜粽還是鹹粽其主料還是糯米。
糯米的功效
糯米又稱江米,是比較溫和的滋補品。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糯米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脾胃虛寒者食用能增加食欲,預防反胃、汗虛、氣短無力。
糯米的壞處
糯米含澱粉為支鏈澱粉,所以在腸胃中難以消化水解。
綜上所述,早餐不是不能吃粽子,只不過粽子比較難消化。建議早餐多吃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當然每個人的消化能力各有不同,喜歡吃並且消化系統強大的朋友是可以早餐選擇粽子的但是也要適量畢竟會給腸胃造成不小的負擔,腸胃功能虛弱的朋友不建議早餐吃粽子,而且糯米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含量都很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也慎食。
粽子能不能當早餐吃?
如果單純從果腹角度來衡量,只要是能吃的,沒有什麽不可以當早餐的,粽子自然當然也可以當早餐吃, 偶爾吃吃還是挺不錯的 。
但是,從 養生 的角度來看,粽子雖然美味,但畢竟是 糯米做的,比較難消化 ,這個是用來當早餐,應該是最大的不適宜之處。
另外,如果是我們當地的粽子,壹般裏面會 放壹塊大的肥肉或者五花肉,壹大早吃那麽肥膩的東西,也不利於 健康 。
凡事都有例外,粽子也要看是用什麽食材來做的,現代工藝早已經打破了傳統的食材加工方式,傳統的粽子原材料不僅僅局限於用糯米了,在這個端午節,我們就買到了 用冰激淩做的粽子 。這種粽子外形於傳統的粽子沒有任何區別,就連綁粽子的繩子也用巧克力活靈活現的做了出來,壹盒8個“粽子”,兩種口味,形式相當的討巧,所以,這個端午節日的粽子我們吃出了新意。
而用其它食材也可以代替裏面的肥肉,糯米也可以改為面粉等,取其形得其意就好了。
所以,如果壹定要拿粽子當早餐的話,我建議:不要經常吃。
不要吃太多。
消化功能不好的少吃或者不吃。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吃為好。
總之,任何 美食 也好、粽子也好,適可而止就是最好的了。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佛山玲玲今天和大家介紹壹下吃粽子功效,粽子是可以當早餐吃的!我做的粽子壹般都是當早餐吃!粽子適合早午吃!晩上吃就不是這麽好因為粽子是糯米做的有點難消化所以不宜睌上吃,當早餐是最佳食品,糯米有暖胃功效早上起來吃是非常適合的,身體寒底的人也好適合吃粽子和糯米!
我覺得粽子偶爾當早餐吃壹次是可以,但如果想天天吃要慎重。
我們也不必談“粽”色變,雖然粽子裏的糯米有不好消化的惡名,但不是過量食用,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 健康 。
糯米的優點還是不少的,比如: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益氣補中、味道香甜。糯米還可以健脾暖胃,含有高質量的澱粉和維生素、纖維素,適量吃壹點還是有益處的。
如果有人感到胃寒不舒服,適時地來壹只熱粽子或者壹碗熱糯米粥,癥狀很快就會得到改善。
包粽子的粽葉不但有壹股淡淡的清香,還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的作用,這也是為粽子加分的壹項。
但粽子熱量偏高,黏度大,不易消化這些都是事實,所以老人、小孩還有消化功能不太健全的人群就不要多吃了,免得造成積食或者消化不良。
我的觀點是,任何食物都含有不同的營養物質,都要吃壹點,營養才能均衡,但什麽都別過量。
雖然端午節已經過了壹段時間了,但是很多人家裏還有很多粽子存貨。
壹天三頓全是粽子,
不過粽子大多是用糯米做成的,
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
吃多了,很容易讓人感覺到 膩、食滯 。
所以吃粽子也要講方法,做對了才能吃好又不傷身哦。
那究竟怎麽吃粽子才最 健康 呢?
合理搭配,註意時間1、早上吃粽子這種不易消化的食品,會有胃脹胃痛的感覺;夜間人體的消化功能比較弱,也不適合吃粽子。
2、吃粽子時應該註意,壹次不要吃太多,最好是搭配壹杯姜湯,壹邊細嚼慢咽地品嘗粽子,壹邊喝姜湯,這樣有助於吞咽和消化,還有助於解膩。
不能吃儲存已久的粽子
1、自制的粽子未經過真空處理,保質期是極其短暫的,最好存儲在冰箱中,並且在4天內吃完,如果超過該期限,粽子就變質了。
2、自制的真空包裝的粽子常溫下保質期3—5天,冷藏狀態下10—20天。超過這個天數,就要註意了,粽子已經變質。 ps 真空包裝的粽子壹旦打開塑料包裝後,就不能再按原先的保質期存放,而應該以散裝粽子來看待。
3、直接購買的真空包裝的粽子則要註意標簽,看粽子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是否齊全,是否有“QS”標誌,有這樣的標誌質量才有保證。
1、早晨空腹吃糯米不容易消化。
2、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3、由於粽子不易消化,老年人、兒童、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適合多吃。
4、粽子不宜吃太多,吃後不能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性熱,遇冷凝結不消化,腹脹.
您好,我是半小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粽子可以當做早餐來吃。
粽子其實在南方是壹種小吃,不過節的時候也可以吃的,早中晚都可以吃的。我前幾年去廈門 旅遊 的時候,那裏的粽子就是當做壹種小吃。而且南北方的粽子差別比較大,北方的粽子壹般喜歡放大棗,蘸著白糖來吃,南方喜歡肉粽子,蘸著醬油來吃。無論是甜的還是鹹的,或者更多花樣口味的粽子,不過是這種小吃的創新吃法,並不影響它的食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四川人,早餐吃棕子的很少。。我們覺得早上胃經過壹夜休養,不適合吃棕子這樣粘性大的食物,那樣會加大胃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