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長特點:西洋菜喜冷、耐寒、耐熱。壹般秋季種植,冬春收獲。豆瓣菜生長的最適溫度為65438±05 ~ 25℃;20℃左右生長迅速,品質好;10℃以下生長緩慢,0℃以下易凍,30℃以上生長困難,高溫易死。需要淺水和空氣濕潤,生長高峰期需要5 ~ 7 cm深的淺水。水層太深,植株就白長,不定根多,莖葉發黃。水層太淺,新莖容易老化,影響產量和質量。豆瓣菜的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日照,粘壤土和壤土最適合。要求耕層大於10 ~ 12 cm,土壤中性,最適pH值6.5 ~ 7.5,不宜連作。
2.育種種植:目前兩廣栽培的豆瓣菜有兩個品種:壹種是正常情況下不能開花結籽,靠營養繁殖;另壹個可以開花結籽。如廣西湛江、百色郊區培育的品種,可通過種子繁殖。但由於種子收集困難,只剩下少量種子,大部分仍靠營養繁殖。
豆瓣菜的無性繁殖需要大量的幼苗。在涼爽的秋季進行種苗繁殖,8-9月將在旱地度過夏季的豆瓣菜種苗移植到淺塘或低窪良田進行繁殖。種植前,每畝施腐熟人糞尿500 ~ 1000公斤作基肥,並使土地細耙平,水深不超過泥面。每隔4米留壹條0.5米寬的工作線進行管理。育種苗壹般是單株種植,株距3厘米,行距5厘米左右。移栽秧苗時,應將秧苗稍稍固定在泥面上,以防漂浮。苗期要保持濕潤,加強管理。當幼苗長到15 ~ 20cm時,應剪下嫩莖移栽到田間。
西洋菜生長迅速,分蘗能力強,分株多,需要大量肥料。如果種植在普通稻田,必須施足基肥才能獲得高產。在廣州郊區,城市、鄉鎮、工礦區或居民區附近的田地裏種植豆瓣菜。這些田地經常有肥水灌溉,流動過程可以調節土壤中的小氣候,土壤溫度低,適合西洋菜的生長。
種植豆瓣菜前要平整場地,水面要壹致,水深不能超過泥面。田間作業完成後,將幼苗以畦行形式插入田間,間距3 cm,行距10 cm。每隔4米留0.5米寬的行。種植時,使幼苗基部淺埋在土壤中,使其不漂浮。種植後要進行淺水灌溉,保持水層3 cm。當植物進入生長高峰期時,逐漸加深水層至5 ~ 7厘米。
3.成長期管理:
(1)選擇壯苗,在適宜的時間種植:西洋菜在華南地區壹般秋季種植,冬春季收獲,因此適宜的種植期為9月下旬至10。種植西洋菜時,應選擇莖粗、節間短、葉綠的壯苗作苗,兩基部和根部斜插田間,以利成活。
(2)科學選地,適當密植:盡量選擇靠近城鎮、工礦區或居民區的田地。這些田地往往有肥水灌溉,土壤溫度較低,適合豆瓣菜的生長。同時,這些田地有機質豐富,肥力充足,壹般不需要施底肥,或者不追肥或少追肥。豆瓣菜植株小,生長量不大,要密植。種植密度為行距10厘米,株距3厘米。
(3)調節水位,合理控制溫度:西洋菜種植前期要留淺壹層,以利於生根。當植物進入旺盛生長期,水層逐漸加深至5 ~ 7厘米。豆瓣菜種下後,經常遇到25℃以上甚至35℃的高溫,導致水溫升高,灼傷幼苗。入冬後容易出現15℃以下的低溫,造成植物凍害。
(4)分期追肥防治病蟲害:普通水田種植西洋菜,除施足基肥外,每次收獲都要追肥,可用氮肥適量。壹般每畝施腐熟人糞尿肥1000公斤,用水稀釋5倍,也可用0.3% ~ 0.5%尿素溶液施入。西洋菜生長期的主要害蟲有蚜蟲、小菜蛾和條紋跳甲。為防治蚜蟲,可交替噴灑3%那沖丁米2000倍液、25%蟬蛻懸浮劑(硫酮·異卡巴)600倍液或20%敵敵畏EC(增效)1000倍液。用24%衛水EC 2000倍液(丙蟎嗪)或25%蟬蛻SC 500倍液或多殺菌素可防治小菜蛾、條跳甲(註:從噴灑到采收的安全期應在10天以上)。
4.采收:當莖高25 ~ 35厘米時,西洋菜即可采收上市。從種植到收獲壹般只需要20 ~ 30天。在中國南方,冬天氣溫高,植物生長不斷。1165438的6月下旬或10月中上旬開始采收,之後每隔20-25天采收壹次,直至次年4月。* * *可收割5-6次,畝產750-1200斤。豆瓣菜有兩種收獲方式:壹種是壹棵壹棵地收獲嫩芽;另壹種方式是將泥分床收割,收壹個留壹個,收割後去除殘根老葉,分類捆紮後投放市場。前者費時費力,但產品質量高,植株損失小,恢復快,進入二次收獲時間短。後者用工少,產量高,但采後整理勞動強度大,品質稍差,采後恢復期較長。
5.留種:豆瓣菜無性繁殖的留種方法有兩種,即老莖留種,即原地留種和旱地移栽留種。在華南地區,4月中下旬氣溫超過25℃時,西洋菜就不再收獲,可以儲備。
原地留種的方法是:選擇排水良好、陰涼的西洋菜田,在4月中下旬排幹田水,原地留種。穿越夏後時,只能保留基部的老莖和老根留種。
旱地留種的方法是:及時將植株在4月中旬移植到旱地上,種植後每天澆水,直至成活。
白菜不耐高溫,能否安全度過夏季是留種成敗的關鍵。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夏季西洋菜苗都應加強肥水管理。清明節過後,氣溫逐漸升高,天氣炎熱,植物容易枯萎甚至死亡。所以,首先要及時搭建陰涼的紗簾棚,遮擋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