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南五味子。
別名和子。
英文名SchiandraSphenanthera
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etwils。木蘭科的。
植物形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皮灰褐色,皮孔明顯,小枝褐色,稍有棱角。葉與纖細的莖互生;葉片薄,膜質;卵圓形,寬倒卵形甚至寬橢圓形,先端長,基部楔形,寬楔形至圓形,邊緣有小齒,頂部綠色,底部淡黃色,有香味。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橙色;雄花長有花序梗,橢圓形,雄蕊10 ~ 15,基部合生;雌花的雌蕊有30 ~ 50個心皮,呈螺旋狀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無花柱。授粉後,花托逐漸伸長成穗狀。漿果球形,果皮棕紅色至暗褐色,果肉皺縮,種子1 ~ 2粒。花期為4-6月,果期為8-9月。
產地分布:生於海拔600 ~ 2400米的森林或溪溝旁。分布在河南、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在第壹次霜凍收獲和加工後,當果實完全成熟時采摘,除去樹枝和雜質,在陽光下或陰涼處幹燥。
藥材球形或扁圓形,直徑4 ~ 6 mm,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皮薄,皺縮幹癟,果肉常緊貼種子,種子1 ~ 2粒,腎形,有光澤,表面黃褐色,稍有顆粒狀。果肉微脹氣,味道微酸。種子被打碎後很香。
味道溫,酸,甜。歸肺經、心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收斂、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於澀肺澀腸的澀藥。
臨床應用劑量為3 ~ 6g。可用於治療慢性咳嗽、哮喘、津液損傷、口渴消渴、自汗盜汗、遺精遺精、遷延性腹瀉、心悸失眠、多夢及轉氨酶升高的慢性肝炎。
近年來的藥理研究發現,五味子多糖具有保肝、抗衰老、耐缺氧、增強免疫力等作用。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直接刺激呼吸中樞;還直接作用於脊髓的運動細胞,增強脊髓反射,縮短反射潛伏期;能增強心臟的收縮力,調節心血管系統,改善血液循環;能興奮子宮,加強其節律性收縮,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五味子乙素等成分對肝細胞有壹定的保護作用。
化學成分中含有揮發油,含量較高的是側柏和鬼臼毒素。此外,還含有多種木脂素、三萜酸、β-欖香烯苷、α-檀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乙素、當歸葛米辛P、巴豆酰葛米辛P等成分。
使用禁忌:表邪未解、內熱盛、初咳、麻疹初起者不宜使用。
相關處方
①痰咳並發哮喘的治療:五味子、明礬均分,為末。每次9克,用豬肺煮,蘸末,嚼碎,白湯煮。(普濟方)
②陽痿不能根治:五味子、菟絲子、蛇床子均攤。三味之末,蜜丸大如梧桐樹。三天吃三片藥。(“壹千元給黨”)
③治滑泄:陳米30g,肉豆蔻30g,五味子30g,赤石脂30g。頂部是底部。每次服6克,喝玉米湯,壹日三次。(豆蔻飲料,世界名醫有效治療的藥方)
④治療腎性腹瀉:五味子(摘)60g,吳茱萸(細青)15g。前兩種口味和炒香壹樣,細粉就好。每次6克,老米喝了。(技能方五味子散)
⑤治療睡眠盜汗:五味子30g,磨成粉,用唾液做成餅。敷在肚臍上,用布綁好,然後睡覺,脫下來直到天亮,壹兩個晚上汗就止住了。(《醫生的壹碟珠子》)
五味子禁忌
五味子味酸,有收斂固本的功效。因此,當人體有表邪、內熱、初咳、麻疹等病癥時,不宜使用五味子,否則其收酸作用易留於門後,不利於吹散邪氣,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