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超市買鹽,都是各種各樣的鹽!價格也相差很大,從2元賣的普通食用鹽到5到10元賣的高檔食用鹽,甚至有些進口鹽賣30元。每次選擇的時候都很迷茫,不知道怎麽選擇!
那麽,為什麽鹽的價格差別這麽大呢?兩者有什麽區別?今天就為大家壹探究竟吧!
高級鹽和普通鹽有什麽區別?
以精鹽為例,GB/T 5461-2016《食用鹽》中規定,壹級精鹽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9.1%,二級精鹽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8.5%。
2017年7月,《消費者報道》將110種省市、國家的高檔、3種食鹽送到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其純度指標。結果表明,所有13食用鹽的純度均在99%以上,高檔鹽並未表現出廣告宣傳的更高純度。
食物的價格和它的營養沒有直接關系,高價鹽不壹定更有營養。比如市面上很受歡迎的壹小瓶玫瑰鹽,就要60多元。商家宣傳它含有84種微量元素。雖然營養素種類很多,但並不壹定更有營養。
在成分表中,玫瑰鹽中的鐵含量相對較高,是其呈粉紅色的重要原因。按照每天攝入6克鹽計算,只能獲得2毫克左右的鐵,與女性壹天所需的20毫克鐵還相差甚遠,因此不能作為膳食補鐵的主要來源。
玫瑰鹽中鎂和鈣的含量確實高於深井鹽和竹鹽,但鈉的含量卻高達45.4%。這個數值高於普通食鹽的鈉含量,為39.36%。可見玫瑰鹽並沒有宣稱的那麽“健康”。
海鹽、湖鹽、井鹽有什麽區別?
根據原料來源,鹽可分為海鹽、湖鹽和井鹽。
1,海鹽是從蒸發的海水中提取的。鹽壹般從地下鹽礦開采,然後加工成更精細的晶體。
2.湖鹽又稱池鹽,是直接從鹽湖中提取的鹽,以及在鹽田中用鹽湖鹵水制成的鹽。
3、井鹽,是利用鑿井法抽取淺層地表或地下天然鹵水加工制成的鹽。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鹽的主要成分是鈉,只要氯化鈉足夠純凈,營養價值沒有區別。
從質量上看:井礦鹽的質量相對最好,因為井礦鹽比海鹽更純凈,富含多種天然礦物元素,雜質更少。
粗鹽好還是精鹽好?
原鹽是海水或鹽水在鹽井、鹽池、鹽泉中經過炒幹後的結晶,即天然鹽,是未經加工的大粒鹽。
精鹽又稱加工鹽或精制鹽,是經過除雜後再次結晶的鹽,雜質很少,有時還會加入碘,為預防甲狀腺疾病而特制的碘鹽。
除氯化鈉外,原鹽中還含有水、氯化鎂、硫酸鎂、氯化鉀、硫酸鈣、碘等微量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物質,在原鹽中以壹定的量存在,但在精鹽加工中被去除。
但原鹽容易被有害物質汙染,部分粗海鹽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原鹽中的營養成分可能有助於補充相應的微量元素,但效果不壹定好。
低鈉鹽和其他食用鹽有什麽區別?
食鹽的氯化鈉含量在97%以上,而低鈉鹽是由食鹽、食用氯化鉀或食用硫酸鎂(食用氯化鎂)按科學合理的比例制成的鹽,其氯化鈉含量為60% ~ 80%。
1,低鈉鹽不僅適用於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對健康人群也有預防保健作用。
2.低鈉鹽有助於飲食的酸堿平衡,有益於美容和身體,減輕精神壓力。
3.但由於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高溫作業人員、體力勞動強度大的勞動者以及腎功能不全的人不宜長期食用低鈉鹽。
如何正確選擇和食用鹽?
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目的的選擇。有人買是為了控制血壓,有人買是為了特殊的風味,有人只是想體驗不同的產品。選擇什麽樣的產品並不重要,但是不要為了追求健康或者營養而盲目購買。
對於普通人來說,首要目標是減少鹽的攝入,鹽少就意味著鈉少。無論是吃低鈉鹽、強化營養鹽還是精鹽,都要少吃,減少食鹽量是第壹原則。
1,選擇低鈉鹽。
低鈉鹽的鈉含量雖然降低了25%,但鹹味並沒有降低多少,是壹種理想的減鹽方法。但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調味習慣,不能因為低鈉鹽不鹹就在烹飪中多放,也不能因為它有益就大量使用。
2.改變烹飪方法
如果妳烹飪時放鹽太早,它可能會滲入食物中。當妳吃蔬菜的時候,妳會把胃裏的鹽都吃光。當妳把鹽放進鍋裏時,大部分鹽仍然在蔬菜表面和湯裏。這樣既能起到調味的作用,又能減少鹽的攝入。
3.多吃清淡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吃清淡的飲食。購買加工食品時,可以仔細閱讀產品包裝上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選擇鈉含量較低的加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