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律師團對拍賣圓明園文物說“不”。
巴黎壹家法院將於當地時間23日中午緊急審理中國“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提出的禁止拍賣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的請求。此前,中國海外文物追索律師團首席律師劉洋乘機赴巴黎叫停圓明園獸首拍賣。
此前,“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已於本月9日正式向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和藏家發出律師函和律師聲明,表明反對拍賣的立場,阻止拍賣進入法律程序。
記者從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獲悉,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將於當地時間2月25日晚19開始。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網站顯示,鼠首、兔首銅像起拍價仍為“估價待詢”。
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的拍賣預展於21在法國巴黎開幕。此次拍賣的所有藝術精品均有展出,包括中國圓明園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獸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銅像。此次拍賣的亞洲藝術品中,最重要的兩件是分別代表鼠和兔的兩個青銅獸首,來自中國圓明園。這兩件中國藝術品也被列入重點推薦拍品名單。能否在最後壹刻禁止拍賣,23日會有答案。
原告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外援”
原告問題是圓明園追回鼠兔頭事件的焦點之壹。對此,中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牛險峰表示,據律師了解,最合適的原告是圓明園管理處。
牛險峰說,根據他告訴我們的情況,最合適的應該是圓明園,但由於客觀原因,圓明園作為原告有些困難。此外,後來還出現了壹個名為Aisingiorro宗族協會的原告。但是很多法律界人士和媒體的很多記者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從我聽到的壹些關於這個宗族協會的意見來看,我對他是有壹些懷疑的,認為他的原告身份是不成立的。
他指出,兩個核心點,第壹,我們怎麽,也就是從法律層面,怎麽定性,也就是圓明園的鼠首和兔首的確定性,是戰爭掠奪,這是壹個定性的問題。我們在法律文件上站不住腳。第二,最好的辦法其實是不要直接進入法律訴訟程序。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外交途徑和外交協調,這是最合適的。
據說歐洲保護中國藝術品聯合會作為“禁止令”的申請人,在19號拍賣前向法國司法部門申請了“財產保全”。根據法國法律,如果不禁止拍賣會影響訴訟,可以向法院申請“禁制令”,依法停止拍賣。
國內各方壹致:不差錢,不高價競拍!
在雨果寫給巴特勒船長的關於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的信中,記載了兩個英法侵略者的齷齪壹幕:“有壹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壹個強盜洗劫壹空,另壹個強盜放了火。好像贏了之後就可以開始偷了。他們大規模掠奪圓明園,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平分。”如今,這壹天已經過去了壹百四十多年,強盜搶來的中國文物被用來賺中國的錢。搶劫後,他來索要天價贖金。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指出:“眾所周知,有關文物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英法聯軍掠奪並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國珍貴文物。中國擁有不容置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應該歸還中國。拍賣戰爭中非法掠奪的文物,不僅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也違反了有關國際公約。我們希望有關方面能夠慎重考慮。”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認為,“忽略此事就是最好的應對”。他說,因戰爭而被掠奪到海外的文物,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返還給國家文物局,但絕不會“回購”,這是壹個基本原則。他還呼籲國內外媒體不要炒作此事。“投機的結果是為那些利用中國人愛國熱情的商人牟利。”。
此外,作為英法侵略者火燒圓明園的受害者,圓明園管理處也明確了自己的立場。在最近的壹份聲明中,明確指出圓明園“獸首”應歸還中國。圓明園方面表示,我們壹直不贊成流散在圓明園的文物進入拍賣市場,也不贊成以“回購”的方式買回被別人“掠奪”的中國珍貴文物。因為它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中華民族的情懷。拍賣流散在圓明園的文物往往會模糊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中國人民的文化利益,違反相關國際公約。圓明園管理處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圓明園流失文物回歸的愛國人士和團體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熱切期待圓明園流散文物早日回歸,圓明園“12生肖”重聚。屆時,它們將改寫1860以來圓明園被掠奪、被盜、流失文物的歷史,並將為圓明園遺址公園提供壹個獨特的滄桑見證,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文物成交價飆升的背後,其實是國際間利用國人的愛國熱情對國人財富進行“二次掠奪”的爭吵。據中新網調查顯示。com,90%以上的網友認為圓明園文物不應該回購,即使我們國家現在富強了,也還不錯!
獸首有三種命運:最好的是回歸,最壞的是出價。
分析認為,這次拍賣最好的結果是拍賣被禁止,圓明園國寶無條件回歸祖國懷抱,回歸故裏。這也是中國各方壹直堅持的立場。這是最理想的結果,大家無疑都會開心。中國對這些文物擁有無可爭辯的所有權,應該歸還中國。拍賣戰爭中非法掠奪的文物,不僅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也違反了有關國際公約。按照國際慣例,圓明園獸首銅像的主人也應該將其歸還中國。
但正如仲裁前夕官方媒體評論的那樣,我們不僅要“有理”、“有利”,更要“有節”,即要公平合理地追回流失的國寶。追回流失文物是壹個世界性難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國家關系等諸多因素。往往需要做各種工作,付出很多年的努力。埃及花了193年才從大英博物館取回獅身人面像的胡須。中國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我們應該更有耐心和信心去追索。當然,我們希望按照國際慣例,以公開的方式追回國寶,同時也會考慮收藏者的切身利益。即使暫時無法收藏,我們也希望寶藏持有者能妥善保管,感受中國的文化,傳播中華文明。
考慮到這種情況,不排除圓明園獸首被拍賣、轉手或拍賣。這樣最理想的結局應該是大家都不理會佳士得的炒作,讓這兩件國寶被拍賣掉。事實上,國家文物局不想讓媒體炒作,只是不想把這件事捅出去。從1985的第壹次拍賣開始,價格僅為每件500美元。2000年保利集團拿回圓明園流失文物時,花了近3000萬港元。2003年和2007年,澳門市民何鴻燊分別斥資700萬港元和6965438+萬港元買回青銅豬頭。至今國際炒家要價高達2億,身家暴漲數萬倍。這壹次,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在藝術品市場泡沫逐漸塵埃落定的情況下,高達2億元的要價可能會被忽略。
如果看到沒人上鉤,這種近乎“綁架後敲竹杠”的行為就失敗了,法方可能會正視自己。法新社報道,這兩件國寶的現任持有者皮埃爾?貝爾熱斯在接受采訪時承認這是侵略軍從中國掠奪來的,但他堅稱自己是“從巴黎的古董商那裏買來的”,來源合法。他還以大英博物館的希臘文物為例,認為無法歸還。他說,他想拍賣這些東西,“沒有任何法律障礙。”但他同時指出,不排除有條件將獸首歸還中國的可能性。這顯然說明他並不看好這次拍賣的前景。
另外,也有可能是有人買了這兩件文物送給了中國。這樣,不符合有關方面的訴求。愛國主義被投機者利用,正義被貪婪奪去,法國佳士得及其持有者被允許漁翁得利。
他山之石:中國可以從美國追回文物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6月65438+10月17日宣布,中美雙方就限制美國文物進口達成雙邊協議,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限制舊石器時代至晚唐時期涉密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的紀念碑雕塑和墻體藝術進口的諒解備忘錄》。
這是中國和美國作為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和非法轉讓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締約國采取的文化遺產保護行動。也是繼中國與秘魯、印度、意大利、菲律賓、希臘、智利、塞浦路斯、委內瑞拉等8國簽署相關協議後的重要進展。
根據規定,美國政府應限制向美國進口以下考古材料:原產於中國並代表中國的文化遺產、舊石器時代至唐末(公元907年)的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歷史的歷史遺址的雕塑和墻壁藝術,包括美國政府即將公布的清單上的各種金屬物品、陶瓷、石頭、紡織品、其他有機物、玻璃和繪畫。
專家認為,這是布什政府下臺前送給中國的文化禮物。這份備忘錄簽署後,壹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如果將來有合格的中國文物被盜運到美國,只要有足夠的證據,中國就能直接從美國追回。“這在以前是很困難的,但簽約後就不壹樣了,文物的回收會比以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