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艾灸有哪些禁忌?艾灸的禁忌和註意事項

艾灸有哪些禁忌?艾灸的禁忌和註意事項

艾灸是中醫中用艾條熏蒸患處的壹種治療方法。壹般可以在家治療,但是艾灸其實是有壹些禁忌的,所以我們自己治療的時候也要註意壹些禁忌。那麽,艾灸有哪些具體的禁忌和註意事項呢?

1,傷寒論

《傷寒論》中有“灸法禁忌”的論述;

(1)脈浮,應通過發汗解決。用火灸,邪氣出不去,因火而起,病從腰部以下就會嚴重而關節痛,名火顛倒。

如果脈浮,病在表,但不是汗解,而是火解,筋不開,則邪不出,乃因內熱而熱滿。被陽之邪所逼者,必入陰,痛從腰以下。重而痹者,邪必被火逼而在陰,故火逆太陽。

如果是普通感冒出汗,就不要艾灸了。如果是艾灸,會造成腰腿痛的很重,甚至會導致腰腿痛的疾病。

(2)太陽病,被火熏得不能出汗,人會急躁,不懂事就吐血,這叫火邪。

這種火邪力血,血降在行者身上。太陽若出現病,則用火熏,而不出汗,則邪不出,熱風襲,則浮躁。第六天月經枯竭,到第七天,病應該就好了。如果不解決,火邪逼血,順腸而下,就會造成嬰血、嬰血、便血。

感冒了不要艾灸,艾灸的話也會導致便血。

(3)灸微脈不宜慎用。因為火為邪,煩而叛逆,追虛追實,血散於脈。內火雖弱,內攻有力,傷筋動骨,氣血難復。

脈弱熱者,不可火攻,耐灸者,熱而怒,煩而逆。煩惱叛逆的人,也是煩惱叛逆的人。血為火所迫,謂之追虛,熱為火所驅,謂之追實,因為血散而難復,筋骨焦而無光澤,火有害。

脈搏輕微者不要艾灸。如果用艾灸,會導致筋骨燒焦(消瘦、幹燥、無光澤、虛弱、血虛)。

(4)脈浮,甚熱,灸反,此為真。以虛治虛,動則火,會幹則喉,吐則血。

這種火邪惡力量血液,血液上升到行者。脈象很熱,這是表面現象。古時候針是用來瀉下補虛的,醫生不知道。而是艾灸治療虛損。稠度,迫使血液奔流,會幹喉吐血。

脈浮而熱,不可灸,若灸,會引起咽幹吐血。

2.艾灸適合人群

(1)寒性體質(手腳冰涼、精神不振、易感冒、怕冷、腹瀉等。)

(2)少年、青年、老人、男人、女人,甚至新生兒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體質,或者治療濕冷或寒邪引起的疾病。

(3)艾灸多用於虛證、寒證、陰證疾病,陰虛陽亢,邪熱上溢,不適用於熱證、實證。

3、艾灸不適合人。

(1)熱性體質的人(口腔潰瘍、膿皰、怕熱怕冷、便秘等。).

(2)女性節假日不允許艾灸。

(3)高熱、饑飽、過度疲勞、體質發紅者不宜艾灸。

4.艾灸前後都要註意

艾灸前(1)

因為艾灸時不能吹風,艾灸前請關好門窗,室內不能通風。夏天也是,不通風不空調。

飯後不能馬上灸,飯後1小時後才能灸,因為太飽了不能灸。

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不灸;饑、飽、醉禁灸;孕婦腹部及腰骶部不適宜-禁用;身體發炎的部位不要艾灸!

(2)在艾灸中

艾灸的時候不要太飽也不要餓,心情大好的時候也不能艾灸。妳應該保持心情平靜和舒緩。

在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更重,艾灸就發揮了作用。

(3)艾灸後

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手或用冷水洗澡。。艾灸後全身毛孔張開,容易著涼。

艾灸後要比平時多喝溫水(千萬不要喝冷水或冰水),以利於排毒,水溫可以略高。不能喝涼開水,夏天也不行。幫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艾灸後不能馬上洗澡。原因同上。壹般情況下,艾灸是在洗澡後進行的。或者艾灸後,幾個小時後洗澡。

艾灸後,有疲勞感,精神不振是正常的。這個時候身體是在休息,但是妳可以休息壹下,不必太累。

5、其他註意事項

(1)艾灸順序:先陽,後陰,先後腰,再胸腹,先上部,再下部,先頭部,面部,軀幹,再四肢,先左部,再右部。

(2)艾灸補法,溫灸,火熄後按摩穴位;引流法,用嘴吹,助燃,開其穴,起到消散的作用。

(3)壯士以虛與實為頑,皮肉較深,宜施大柱多樁;I型虛弱,慢性病,慢性病,應該是小柱少樁。

(4)不要在五官、心臟大血管、心經區、女性私處、重要經絡筋和關節處直接施灸,以防有危險或留下疤痕影響功能。

(5)嬰幼兒不宜直接艾灸。

6、不適合艾灸。

(1)極度疲勞、饑餓、飽腹、醉酒、多汗、情緒不穩,或女性經期忌灸。

(2)忌在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驚厥期間,或身體極度疲憊,身體瘦弱、直立時施灸。

(3)沒有自控能力的人,如精神病人,應避免艾灸。

7.艾灸要註意。

(1)專心致誌,耐心堅持艾灸時註意集中,艾灸時不要分散註意力,以免艾條移動而不在穴位上,影響效果。對於保健艾灸,要長期堅持,偶爾艾灸達不到預期效果。要找到合適的支撐點,使拿艾條的手保持穩定,避免燃燒的艾條因手不穩而觸碰燙傷皮膚。

(2)註意姿勢和取穴的準確性。壹方面,姿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註意姿勢要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確定位置和穴位,保證艾灸的效果。

(3)眼睛應避開艾灸產生的煙霧,以免眼睛流淚等不適。進行艾灸的房間要通風,這樣(4)隨著艾條的燃燒,會產生灰燼,要及時將灰燼彈開,以免落在身上灼傷皮膚。煙灰缸應該由不可燃的鐵、玻璃等制成。以防止火花在灰燼中復燃。

(5)艾條灸完後,可將點燃的艾條壹端塞入比艾條直徑略大的瓶中,或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容器中,以利熄滅。如果當天或隔天再施灸,可以再取壹根新的艾條。剩下的艾條風幹幾天後,就可以重新使用了。

(6)註意保暖,防止中暑。施灸時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冬季保暖,夏季炎熱時預防中暑,室內註意及時交換新鮮空氣。

(7)掌握艾灸的程序如果穴位多而散,應按先背部、先胸腹、先四肢的順序進行。

(8)註意艾灸的時間。有些病壹定要註意艾灸的時間。比如失眠應該是睡前艾灸。飯前和飯後不要空腹施灸。

(9)循序漸進。第壹次使用艾灸時,要註意掌握刺激量,先小劑量,或短時間艾灸,再加大劑量。不要從大劑量開始。

(10)註意艾灸溫度的調整。對於皮膚不敏感者或兒童,將手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兩側,感知艾灸部位的溫度,達到不燙傷皮膚的良好效果。

(11)艾灸後,局部皮膚出現發熱發紅,屬於正常現象。

(12)如果不小心燙傷皮膚,出現局部水泡,只要註意不要劃傷,就可以讓它吸收。不要擠壓、抓撓,避免頭發和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