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癌癥謠言快速調查手冊中的致癌作用

癌癥謠言快速調查手冊中的致癌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致癌物分為五類:

1類致癌物:人工鑒定的致癌物。

2A類致癌物:有可能對人類致癌,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

2B類致癌物:可能對人類致癌,但對人類致癌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證據不充分;或者對人致癌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證據充分。

3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性存疑,無充分的人體或動物數據。

4類致癌物:可能對人類不致癌。

這種分類是基於致癌性的確鑿證據,與致癌性的強度或對人類的實際威脅沒有必然聯系。致癌物致癌的實際概率與暴露/暴露劑量和時間有關。

本手冊總結了近年來常見的致癌謠言和防癌謠言,供您參考。

致癌謠言

飲食文章

豆漿牛奶致癌。

豆漿和牛奶不致癌,可以正常飲用。

成千上萬的開水和隔夜水致癌。

喝開水和隔夜水不會致癌,但要註意飲水衛生。

啤酒含多菌靈致癌。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多菌靈致癌。但需要註意的是,飲酒會增加患癌風險,越少喝越好。

咖啡致癌。

咖啡烘焙過程中會產生丙烯酰胺(2A級致癌物),但每天喝幾杯咖啡還遠遠不足以達到致癌劑量,所以不用擔心致癌問題。

留在車裏的瓶裝水會致癌。

瓶裝水留在車內不會致癌,但仍建議避免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存放。最好是現喝現買。如果蓋子打開了,要及時喝掉。

香椿致癌作用

香椿含有少量的亞硝酸鹽,但實際上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廣泛存在,日常食用不用擔心致癌。

娃娃菜致癌。

網上泡過甲醛的娃娃菜賣得好,保存時間更長。但是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劑,如果添加到娃娃菜裏會對人體有害。但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娃娃菜,沒有非法添加劑,是不會致癌的。

蕨類植物導致癌癥。

蕨菜中含有的“原蕨素”是壹種致癌物質,建議加工後適量食用,不要大量或經常食用。

西葫蘆致癌。

西葫蘆經過高溫油炸後會產生少量的丙烯酰胺,是壹類2A致癌物,但正常量食用不會致癌。建議盡量不要使用煎、烤等烹飪方式。

白首烏(魚腥草。)致癌。

食用不當的黑木耳根(魚腥草。)可能損害腎臟,但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證明致癌。

蟹黃致癌。

紐約發生過壹次水汙染,導致蟹黃中化學物質集中,重金屬超標。但國內大部分螃蟹都是人工養殖的,水質和生態環境安全可控,正常食用不用擔心。

葵花籽致癌。

凈葵花對重金屬的吸收會導致葵花籽重金屬超標,這其實是種植區土壤質量的問題,而不是葵花籽本身的問題。建議避免食用不合格和發黴的瓜子(包括黃曲黴毒素)。

加碘鹽會致癌

“甲狀腺癌與食鹽碘化有關”的說法缺乏證據,我們不必糾結,可以自主選擇。

味精和雞精致癌。

味精和雞精沒有致癌基礎,可以正常食用。

醬油吃多了致癌。

醬油致癌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可以放心食用。

拉面裏的彭灰是致癌的。

拉面的主要成分是彭灰,含有砷,但不超標,不會危害健康。

大蒜炒鍋致癌。

大蒜炒制過程中會產生丙烯酰胺,屬於2A類致癌物,但量很少,不足以致癌。事實上,很多蔬菜,如洋蔥、西葫蘆等,在油炸、烘烤等烹飪過程中也會產生丙烯酰胺。雖然不致癌,但還是建議盡量減少這種烹飪方式。

煮熟蛋黃上的黑色薄膜會致癌。

煮熟的蛋黃表面有壹層青綠色的“黑膜”,不會致癌,可以放心食用。

紅糖煮雞蛋致癌。

紅糖煮雞蛋是“低溫煮煮”,不用擔心會致癌。

檸檬酸致癌

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明檸檬酸致癌。

嚼口香糖會致癌。

限量標準內的口香糖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不用擔心。

人工甜味劑會致癌。

正常攝入不用擔心癌癥。

谷物中的草甘膦致癌。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草甘膦能致癌,谷物中草甘膦含量很低,正常食用不用擔心。

覆蓋著蒸過的食物的自來水會致癌。

這種擔憂主要來自自來水中的氯。氯在致癌物中屬於“3類”,自來水中余氯很少,不必擔心致癌。

鴨脖引起的淋巴瘤

鴨脖子上的“肉球”不是淋巴,而是胸腺。即使有少量殘留,食用後也不會危害健康,所以不用擔心淋巴癌的問題。

長期服用維生素D和鈣片會致癌。

這個謠言源於對美國壹項研究結論的錯誤解讀,所以不必擔心服用維生素D和鈣片會導致所謂的癌癥。但是否需要補鈣,要遵醫囑。

含糖食物會給癌細胞提供營養。

含糖食物可以為體內所有細胞提供能量,對於癌細胞來說不存在“享受”的問題。然而,肥胖可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過多攝入含糖食物應該受到限制。

油炸食品致癌。

煎、炸、烤等高溫加工食品會產生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正常食用不會致癌,但建議盡量少吃。

剩菜致癌。

剩菜不致癌,但也要註意合理存放食物,避免汙染,不要吃過期、變質的食物。

早餐吃面包經常會致癌。

不會致癌,但是要註意飲食的多樣性,營養均衡,不能偏食。

腌制蔬菜致癌。

傳統亞洲泡菜屬於2B類致癌物,適量食用不必過於擔心致癌性,但還是建議少吃或不吃。

酸性體質致癌。

醫學上沒有所謂的“酸堿體質”。這個概念其實是壹個商業騙局。

致癌謠言

生活篇

微波食品致癌。

200℃以上的高溫烹飪可能會產生壹些食物中的致癌物質,這不是微波加熱食物的唯壹問題,所以不要過熱才是關鍵。微波烹飪主要利用水分子作為導熱介質,加熱溫度不太可能超過200,所以不用擔心致癌物。

洗衣液和衛生巾中的熒光劑致癌。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據支持洗衣液和衛生巾中的熒光增白劑會致癌,但是壹定要購買正規合格的產品。

電熱毯輻射致癌。

沒有研究證據表明電熱毯的輻射與癌癥的發生有關。電器插電時會有電磁輻射,屬於頻率極低的非電離輻射,不用擔心會致癌。

在廁所裏放馬桶塊會致癌。

馬桶塊的主要成分是常見的化學物質,無毒或微毒,不用擔心會致癌。

接觸購物小票致癌

購物小票可能含有雙酚a,但日常接觸不用擔心致癌。

5G信號致癌作用

口罩有5G天線,可以控制人,可以致癌。

WiFi信號致癌

手機輻射導致的腦癌

電子產品致癌。

無線耳機致癌。

天線、WIFI、手機、電子產品、無線耳機等。有輻射,但都是非電離輻射。目前沒有明確有效的證據支持生活中的這些非電離輻射會致癌。

節能燈致癌

節能燈發出的紫外線到達人體皮膚的劑量很低,可以忽略不計,不用擔心會致癌。

體檢致癌

醫學檢查的範圍很廣,其中CT、x光、PET等檢查都有電離輻射,有致癌的風險。正常的診療不用擔心癌癥。

拍牙致癌。

牙片的輻射很小,不用擔心會致癌。

長期修指甲致癌

指甲油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甚至壹些劣質指甲油中還可能含有鉛、砷等重金屬。長期修指甲可能會給健康帶來壹些危害,但是否致癌尚無定論。

染發會致癌

染發產品屬於三種致癌物,理發師或美發師因頻繁、長期接觸染發產品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個人正常使用染發產品是安全的,但仍建議盡量減少染發次數,註意選擇正規合格的染發產品。

未完待續。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科普中國-談科技前沿大師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聯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