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牛至簡介

牛至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牛至別名5牛至的營養價值6牛至的食療功效7牛至的食用建議8中醫大辭典8.1牛至別名8.2來源與產地8.3風味8.4功能主治8.5化學成分8.6牛至的藥理作用9全國中草藥匯編9.1牛至別名9.3來源9.4性味7摘錄10參考附件:1中藥牛至的處方2中藥牛至的中成藥1拼音niú zhì

2英文參考野生馬郁蘭[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牛至[21世紀英漢英雙向詞典]

蘭道漢英詞典

牛至[湘雅醫學詞典]

3概述牛至是壹種中藥名稱【1】。多年生草本,直立和多分枝。莖基部木質化,圓柱形,上部方形,淺紫色,蓬松。葉對生,卵圓形,全緣,兩面有腺點,有* * *香味。花兩性,傘房花序濃密穗狀,花冠粉紅色。4顆小堅果,棕色。花期:7月~ 65438+10月。原產於地中海至亞洲中部。也產於我國西北、西南地區,廣西、貴州有栽培。喜歡生在斜坡、草地或山谷。7、8月份,地上部分在開花前采收,曬幹使用,或加工磨成粉。所用部分是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地上部分。

這種芳香的香料自古以來就受到中國和歐洲人民的喜愛,現在在意大利尤其常見。把它加到比薩裏。披薩草可以搭配番茄、酸奶、豆子、茄子。許多種類的蔬菜和蠟的花可以用作肉的輔料,而葉子通常在使用前幹燥。香港和廚師經常音譯牛至為“Arigennu”和另壹種香草牛至(馬郁蘭。即墨藍嬌)作“馬佐蓮”。

4牛至的別名有馬郁蘭、五香草、意大利香草、阿裏根努、奧裏根努、比薩草、比薩草。

5牛至的營養價值莖和葉都含有揮發油,其主要成分是麝香草酚、香芹酚和乙酸?乙酸香葉酯等。具有消食、健胃、祛濕的功效。

牛至的治療作用是辛溫。它有強烈的辛辣味道。具有消食、健胃、祛濕的功效。

牛至烹飪用途的7個食用建議:用於增香和去除肉的腥味。是意大利煎餅、墨西哥菜、希臘菜不可或缺的調料。粉末也可以添加到沙拉中作為調味品。

8《中醫大辭典》牛至是中藥的名稱,出自《中醫年鑒》【1】。

8.1牛至別名:東紫蘇、茵陳和五味藥[1]

8.2來源及產地:分布於新疆、甘肅、陜西、河南及江南的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1]

8.3辛涼[1]。

8.4功能:解表、理氣、燥濕、利水[1]。

1.治療感冒發燒、胸悶、嘔吐腹瀉、黃疸、水腫和小兒疳積。煎服:9 ~ 15g。[1]

2.治療外傷和皮膚瘙癢。搗實或油炸和清洗。[1]

8.5化學成分莖和葉含有揮發油,包括麝香草酚、香芹酚和乙酸香葉酯。它還含有山奈酚、芹菜素、木犀草素和香葉醇作為苷元,以及咖啡酸和其他羧酸。[1]

8.6藥理作用牛至酊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而輸液則有祛痰作用。在體外能抑制壹些常見的致病真菌和細菌。[1]

9《全國中草藥集》牛至9.1拼音名Niú Zhì

9.2牛至的別名有東紫蘇[貴州]、茵陳[江西、雲南]、五草、夏草、七香、曼坡香、曼山香[雲南]、小天草。

9.3牛至,唇形科牛至屬,為全草。夏末秋初花開時采收,並將全草切碎,或將全草連根拔起,抖落泥沙,曬幹後紮成小棍。

9.4性辛溫。

9.5功能:主治發汗,解表,解暑,祛濕。用於中暑、感冒、急性腸胃炎、腹痛。

9.6牛至1 ~ 3元的用法用量。

9.7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