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裏,妳可以感受到園林式的建築,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假山涉水,還有很多美麗的自然景觀,尤其是與這裏的古橋相得益彰,更顯得靜謐自然。
那麽,接下來,讓邊肖告訴妳關於這個韓翔水博覽園!讓我們看看這裏有什麽有趣的,但最近邊肖也聽說這裏的門票是免費的。讓我們來看看!
韓翔水博覽園在哪裏?
韓翔水博覽園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3805號。
門票
韓翔水博園普通門票30元,其中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年人10元,35人團體票7折,每張20元。在這裏,妳可以用獻血卡和身份證購買兩張10元的優惠票。
但是7月30日到8月3日,免費開放5天。加油!
風景區
鎮園之寶,千年香樟
韓翔水博園位於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馬橋古鎮,毗鄰黃浦江。在閔行區馬橋鎮杜鵬村,3000名村民集資修建了這座水生態園林,以保護上海的飲用水取水口安全。
《飲水思源》碑記載了這個感人的故事。這裏有近50座假橋,數百棵古樹名木。剛進大門,就能看到鎮園之寶——千年古樟樹。
這棵樟樹在上海很有名。其主桿高達18米,相當於普通7層樓的粗樹幹。幾個人都抱不起來。
當它真正優雅的時候。夏天,為遊客撐起壹把綠色的大傘。
“古橋博物館”
整個公園水系豐富,古橋古橋近50座,或聚或散,遍布公園的各個角落,每座橋都屬於自己的故事。
醒獅橋
入園第壹件事就是舞獅橋。這是壹座建於明末的單跨圓拱橋,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毀。
但抗戰勝利後恢復重建,原“太平橋”更名為“獅醒橋”。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只要有人攻擊,人民就會像獅子壹樣撲向他們的對手,以保護國家的安全。
向京大橋
向京橋是壹座清代單孔圓拱橋。這座橋是由乾隆皇帝命名的,這裏的官員建造它是為了迎接乾隆皇帝,他南巡來到這裏。
橋上還撒滿了盛開的茉莉花,使得橋上橋下香氣四溢,也給甘龍大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得名。
古雲廊橋
聽名字就韻味十足。指的是與古橋相連的古廊。這是我國南方山區特有的造橋風格,也是山區人民避雨、休息、聚會的重要活動場所。
韓翔大橋
與“韓翔水博園”相呼應,園內還有壹座“韓翔橋”。妳是不是像頭條菌壹樣猜測這不是八仙之壹的韓湘子走過的橋?
萬金橋
這個橋段講的是壹個窮書生沒錢趕考的故事。鄰居們知道後,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鄰居的幫助下,窮書生順利趕考,幾年後想回報家鄉。
然而,鄰居們都說,如果他們真的想回報家鄉,他們會幫助修建壹座橋,方便村民們的出行,後來這個“萬金橋”就應運而生了。
古代建築
看了不同故事的古橋後,我們可以再次欣賞公園裏的古建築。這些建築十有八九是依水而建,卻名不副實的“水博園”。
古代舞臺
始建於清末,毀於戰亂。後來根據當地老人的回憶進行了恢復重建,但後人也增加了壹些小改動。
因為“水博園”的主題是“水文化”,後人把古戲臺建在水中,與廊橋、湖水相連。表演時,演員可以沿著廊橋登上舞臺,觀眾也可以在水中劃船觀看。
貴州元
是由貴州苗家、盆景園、親水平臺組成的吊腳樓,是苗家特有的建築風格。這座吊腳樓是從貴州山區的壹個大戶人家搬過來的全木結構建築,有近百年的歷史。
花園裏有30多種盆栽植物,其中最古老的已經有800多歲了。前面還有壹個水上觀景臺,是夏天賞荷的好地方。
浦江書院
浦江書院,位於小橋流水園,是傳承國學的好地方。
壹樓是幹凈雅致的茶室,二樓是國學報告廳,三樓是回歸自然的禪修室。該學院有時會舉辦壹些活動,如閱讀經典和國學講座。喜歡國學的朋友記得以前打卡。
太公亭
大家都知道“姜太公釣魚願上鉤”的故事,還有壹個“太公亭”!
亭前有壹座“姜太公”雕像,壹個戴著帽子、留著胡子的老人的形象顯得俏皮而睿智。
紅亭三江
這個亭子裏有壹塊三江紅的巨石。“三江紅”產於廣西彜族紅河壹帶。落石經過數萬年的沖刷浸泡,變成紅色,表面非常光滑。
這塊石頭的神奇之處在於,從遠處看很像佛禪,所以很多遊客來這裏觸摸巨石以求安寧,來玩的朋友也可以觸摸壹下。
彭越館
這個亭子在整個公園裏造型特別獨特。三個小亭子就像捧月的星星,在後面捧著壹個更高的亭子。
這個亭子的來歷也頗具傳奇色彩。據說當年園林的設計者吳先生夢見三個巨人把亭子擡起來,讓他看到來往船只的黃浦江風光而醒來。他設計了這個“抱月亭”。
樊氏
雖然它實際上只是壹塊石頭,但它大有可為。是從廣西運來的重達50多噸的“洗石”。
因其形狀平而高,兩側鐫刻“壹帆風順”四個字,立於黃浦江上作為風帆,寓意母親河清澈祥和。
交通:乘坐馬橋1路到江川西路生態園站下車,或閩東路到江川路(生態園)站下車,可直達韓翔水博園。
嗯,關於這個韓翔水博覽園的信息匯集在這裏。這裏有各種各樣的風景,有婀娜多姿的江南,也有神秘莫測的自然之美。江南的園林建築在這裏尤為明顯。走在這裏就像走在壹個特別大的江南園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