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十谷養生粥

十谷養生粥

十谷粥?味道好,營養豐富,它幾乎包括了所有我們需要的營養素,我現在就告訴妳養生十谷粥的做法,快來看看這篇 文章 了解詳情吧。

養生十谷粥的做法

 1 十谷粥材料: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麥、蕎麥、芡實、燕麥、蓮子、麥片、薏仁等分量混合。

 2 十谷粥做法:將混合好的十谷用水清凈,以壹杯谷配八杯水的比例放入鍋中同煮。水開後改用慢火,煮到谷米爛熟即可。

 3 十谷粥的營養價值:十谷粥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B群(B1、B2、B6、B9、B12),還有維生素A、C、E、D、K,礦物質(鈣、鐵、鎂、鉀),微量元素(鋅、鉬、錳、鍺)及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清除血栓、舒緩神經的功效。

 註意事項:

 如果小孩吃覺得口感不好,在粥裏加入壹不把葡萄幹,這樣又好吃又有營養。

關於養生十谷粥

 營養十谷粥的 故事

 網絡上流傳的壹個故事,壹弱女子身患癌癥,後得壹高僧指點,每天喝十谷粥,癌癥竟然不藥而愈,故事中的10股配方式,趙米,黑糯米,小米,小麥,賣,蕎麥,芡實,燕麥,蓮子,麥片,紅薏米。真假我們無從考證,但多吃五谷雜糧有益健康,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去市場把所有能找到的糧食每樣買壹斤回來,在把它洗幹凈浸泡在水中幾小時,然後慢慢的熬,就熬成了香濃四溢的十谷粥。

 原材料的分析

 這個十谷粥裏的配方裏,是指稻谷只波去粗糠,而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淺黃米,各種谷物的營養都集中在胚芽和內皮裏,培養來掌管著妳的生命,相當於人的頭腦,內皮則相當於人的皮膚,經過加工的白米失去了頭腦和,皮膚,導致雜菌侵入,侵蝕了本來就不多的營養成分,而稻米依賴原有的生命力和營養成分,能夠抵抗雜菌入侵,人們常把白米叫死米,而把糙米叫活米。

 制作 方法

 將糙米先泡幾小時,煮的時候比主壹般白米飯略多加點水,再滴幾滴油進去同煮,味道很美很香,也可以將泡好的雜米,用攪拌機磨碎後煮成米粥,因為已經泡軟又磨碎了,所以非常容易熟,水開後煮幾分鐘即可,守時養養而且雜糧磨碎後,更有另壹種香味。

中醫的養生秘方粥

 養生粥材料及做法:所用材料(五天的量):

 1、綠豆(入心經,清熱解毒益肝)50克

 2、薏仁(健脾、補肺,清熱化痰、入腎經)50克

 3、蓮子(清心養心、入腎經)50克

 4、白扁豆(健脾、烏發)50克

 5、大棗(健脾、補血)30克

 6、枸杞(入肝經、腎經)10克

 7、黃芪(補氣)250克。壹般人用量每天30克即可。

 [轉載]93歲老中醫的養生秘方粥

 做法:

 1.黃芪先泡20分鐘,加入兩碗水,用砂鍋煎15分鐘後將水潷出,再加壹碗水再煎後潷出水,兩遍煎後出的潷水,用做煮粥之水。

 2.將前五種材料洗凈入砂鍋,加入黃芪水,急火煮沸後慢火燉40分鐘,加入枸杞壹起再煮10分鐘。(我的 經驗 ,不銹鋼鍋水可適當增加。白扁豆和薏仁最好先泡2-3小時,紅棗去核成份易煮出來。蓮子不須泡,紅蓮子易煮,白蓮最好掰開兩邊。蓮心去掉。)

 用法:每天取五分之壹,早飯前和晚上各吃壹半。

 在網絡搜索到這七種材料的功用:

 1.綠豆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另壹重要藥用價值是解毒。李時珍曾指出:綠豆,(豆)肉平,豆皮寒,能解金石、砒霜、草木諸毒。綠豆1升,與生粉、甘草各60克,用水煎服,可解百毒。

 2.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功能主治: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用的是炒過的白扁豆。

 3.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脾、腎經;補脾止瀉,益腎澀清,養心安神。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主治夜寐多夢,失眠,健忘,心煩口渴,腰痛腳弱,耳目不聰,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女崩漏帶下以及胃虛不欲飲食等病癥。

 4.薏仁的食療作用

 1)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2)用於頭發:它具有營養頭發、防止脫發,並使頭發光滑柔軟的作用。

 3)用於皮膚: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對面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的療效,另外,它還對紫外線有吸收能力,其提煉物加入化妝品中還可達到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4)此外,薏仁算是榖物的壹種,以水煮軟或炒熟,比較有利於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軟化,對皮膚贅疣、粗糙不光滑者,長期服用也有療效。

 5.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

 6.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7.黃芪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中藥裏面黃芪是大補元氣的這麽壹個藥,它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能夠補氣。所謂氣就是功能,用現代的語言就是壹個人的功能,就是能量,那麽氣足了他的能量就強,氣虛了以後,能量就不夠了,就容易疲勞,耐力就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