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翻勺、晃勺、懸翻勺、助翻勺等技巧。
大翻勺
是將勺內原料壹次性做180°翻轉,也就是說原料通過大翻勺達到“底朝天”的效果,因動作和翻轉幅度較大而稱為大翻勺。其方法是左手握勺柄或鍋耳,晃動勺中菜肴,然後將勺拉離火口並擡起隨即送向右上方,將勺擡高與竈面成60°~70°角,在揚起的同時用手臂輕輕將勺向後勾拉,使原料騰空向後翻轉,這時菜肴對大勺會產生壹定的慣力,為減輕慣力要順勢將勺與原料壹同下落,角度變小接住原料。上述拉,送,揚,翻,接壹整套動作的完成要敏捷準確協調壹致,壹氣呵成,不可停滯分解。
小翻勺
是壹種常見的翻勺方法,它主要適用於數量少,加熱時間短,散碎易成熟的菜肴。具體方法是:左手握勺柄或鍋耳,利用竈口邊沿為支點,勺略前傾將原料送至勺前半部,快速向後拉動到壹定位置,再輕輕用力向下拉壓,使原料在勺中翻轉,然後再將原料運送到勺的前半部再拉回翻個,如此反復做到勺不離火,敏捷快速,翻動自如,使烹制出的菜肴達到質量要求。
晃勺
左手握勺柄或鍋耳,通過手腕的力量將大勺按順時針或逆時針進行有規律的旋轉,通過大勺的晃動帶動菜肴在勺內的轉動,它適用於扒菜、鍋塌菜和整個原料制作的菜肴。菜肴通過晃勺可達到:①調整勺內的原料受熱,汁芡,口味,著色的位置使之均勻壹致,避免原料糊底。②由於晃勺的作用,使淋入的明油分布更加均勻,減少原料與勺的摩擦,增強潤滑度。③由於晃勺產生的慣力使原料與大勺產生壹定的間隙(用肉眼難以觀察到)為大翻勺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④由於勺與主料產生摩擦使部分菜肴的皮面亮度增強。
懸翻勺
懸翻勺的方法是左手握勺柄或鍋耳,在恰當時機將大勺端離火源,手腕托住大勺略前傾將原料送至勺的前半部。向後勾拉時前端翹起與手勺協調配合快速將原料翻動壹次。由於勺內原料翻動及整套動作均在懸空中進行,所以稱懸翻勺。這種方法適用於壹些特殊菜肴和盛菜時使用,以保證菜肴火候,裝盤和衛生質量的要求。
意義
翻勺可適應多種烹調方法和菜肴的需要,成熟快行話叫“搶火候”,加快烹調速度,適用於旺火速成的炒、爆等烹調方法,保持菜肴的鮮、嫩、脆等特點。
翻勺可使原料不斷移動變位,能在高溫條件下和短暫的時間內,防止粘鍋糊底,使菜肴受熱均勻,成熟壹致,調味全面,色澤相同,避免生熟不勻,老嫩不壹的情況,原料不易破碎,確保菜肴形態美觀。
翻勺能使菜肴和芡汁交融,均勻地黏附在主輔料上,迅速地起到除腥解膩,提鮮增香等作用,且能協調和美化菜肴的形狀。
翻勺技術功底的深淺可只直接影響到菜肴的質量。炒勺置火上,料入炒勺中,原料由生到熟只不過是瞬間變化,稍有不慎就會失誤。因此,翻勺對菜品質量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翻勺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