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特殊名字的昆蟲

有特殊名字的昆蟲

補充:1甲殼類,部分種類只有30年以上的幼蟲期。

亞馬遜天牛和大齒天牛是世界上最長的甲蟲。它們長18厘米。大齒甲蟲的角(長顎)是專門用來切樹枝的。當它用尖角鉤住樹枝時,它會繞著樹枝旋轉360度,直到把樹枝鋸掉。

蘭花螳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生物。在許多不同種類的蘭花中,都會有自己的蘭花螳螂。它們有完美的偽裝,可以隨著顏色的深淺調整身體的顏色。有壹種螳螂,長得像粉紅色的淡雅蘭花。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真的很難相信昆蟲界的偽裝技術高超到令人驚嘆。

4燕尾水蛾

5彩虹鏟甲蟲

6臺灣鳳蝶

7鳳蝶玉帶

8蝴蝶

9鳳蝶灰色天鵝絨

10冰絲蝴蝶

11蝴蝶帶鏈簾

12電動蝴蝶

13蝴蝶

14鳳蝶

15隱谷蝴蝶

東方大蠊

金源丁基

俗稱塵蟎,主要危害梨、蘋果。幼蟲在樹幹表皮下迂回覓食,破壞形成層。輕者樹皮變黑,重者整樹死亡,重者整樹死亡。

成體長13-16 mm,翠綠色,金屬色。胸背板上有五條藍黑色條紋,翼鞘上有10多條黑色條紋,兩側有金紅色條紋。

卵長約2毫米,乳白色,長方形。

幼蟲成熟時體長約30毫米,由象牙色變為黃白色,頭扁平,胸第壹節扁平肥大,上面有棕褐色的人字形花紋,腹部細長,節間凹陷。

蛹長15-19毫米,乳白色,黃白色至淡綠色。

壹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木質部越冬。第二年3月開始活動,4月開始化蛹,5月中下旬出現成蟲。成蟲羽化後,在樹冠內活動覓食,已假死。6月上旬是產卵高峰期,多發生在主幹薄弱和主枝裂縫處。孵化後,幼蟲咬穿蛋殼,吃入皮層,然後沿著形成層逐漸進食。8月,幼蟲逐漸啃食木質部過冬。

遲佳

蜈蚣屬於鞘翅目,食肉目,蜈蚣。體長通常只有6-7.5毫米,最小的4毫米,最大的17毫米,屬於小型昆蟲。全世界已知900多種,中國已記錄44種。背面是黑色的,微微有光澤。每只復眼分為上下兩部分,好像有兩對復眼。因為個頭小,像半個黃豆沙,所以俗稱“黑豆蟲”。外出觀光,在平靜的池塘水面上,有時可以看到白天遊來遊去的黑豆甲蟲;好像有什麽東西在水面上打轉,很明顯。

黑豆甲蟲也是壹種生活在淡水表面的昆蟲,但多見於池塘、小水坑等停滯平靜的水面上。成蟲為夜行性,多在夜間成群遊動。他們的遊泳方式是回旋(旋轉),我們稱之為“回旋”。只要它不離開水,它總是不停地旋轉。為什麽鼓甲只能在水面上遊泳?由於它的前腿很長,但不是長毛的槳泳足,中後腳短而扁,兩端呈鉗形,只能在身體的腹側表面輕微攪動水,使水形成漩渦帶動蠕蟲旋轉。因其體積小,重量輕,皮薄如蠟,不會被水浸濕,同時能產生壹種疏水性分泌物增加水的表面張力,所以水的表面能可以給黑豆殼的身體加載,使其不下沈。黑豆甲蟲的成蟲和幼蟲是捕食性的。完全變態。

中國扁甲蟲

又名鹿角蟲,以其美麗奇特的外形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的性二態性、雄性多態性和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都受到專業人士的關註。雄蟲體長34-79毫米,雌蟲體長34-48毫米。體長變化較大,雄性有大、中、小頜三種類型;除鞘翅目外緣紅棕色外,雄蟲體色均為深黑色。上顎、頭、胸背板上有細粒,頭部四棱形,眼側突狹窄,眼後有鈍刺,胸背板有2枚尖刺,腹側突尖銳多變;鞘翅目亮黑色,有漂亮的紅褐色邊緣,這種邊緣的上端較窄,其寬度很少占鞘翅目的壹半;前腳掌跗關節外側有3-5顆細齒。雌蟲除鞘翅目外緣紅褐色外,其余均為深黑色,頭寬近兩倍長,頂部凸起,刻紋強烈;眼睛的側突很寬;上顎短,胸背板上有2刺,有微小的點;鞘翅目翅膀黑色有光澤,有細點和窄的紅褐色邊緣;前腳掌跗關節外側有4-5根刺。幼蟲以腐爛的木頭為食。分布:廣東、廣西、雲南、浙江;越南。

梨虎象

該種成蟲和幼蟲均對梨樹果實有危害,受害部位凹陷。嚴重時造成大量落果、爛果,猶如老虎吃梨,故名。

成蟲體長12-14 mm,紫紅色,有金屬光澤,全身黑褐色皮毛,頭略呈圓柱形,吻部長,管狀,略向下彎曲。天線位於喙管的中間。翅鞘上有細縱條紋,前胸背板上有明顯的小凹陷。

卵約1.5mm,卵圓形,乳白色。幼蟲成熟時呈黃白色,身體較大,常呈弧形。

l代每年發生,成蟲壹般在土中越冬。次年初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主要為幼葉和花。4月下旬到5月初中旬,是成蟲高峰期,有假死現象。4月中下旬開始產卵。產卵時先把果實的基部咬破,分娩後再用糞便封住。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蟲孵化,導致果實萎縮脫落。6月底後,果實逐漸入土,在屋內化蛹,深秋羽化成成蟲,在土中越冬。

潛虎下山,打虎甲

虎甲是金綠色、紅銅色或灰色帶黃色條紋。頭部寬大,復眼突出。有三雙細長的胸足,敏捷靈活。虎甲也是食肉動物,經常活躍在山路或沙地上,可以低飛捕食蟲子。有時候人在休息的時候走在路上,虎甲總是在行人前面三五米的地方,頭對著行人。當行人靠近它時,它低飛後退,依然面對行人,仿佛在和人玩耍。因為它總是在行人的前面,所以被稱為“路障”。世界已知物種約2000種,中國有100多種。常見的物種是中國虎甲蟲中國德吉爾。

成年的虎甲蟲雖然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它的幼蟲駱駝蟲卻很醜。而駝蟲奇特的防身方法,卻能讓我們在旱地抓“魚”,逗虎甲。人們去池塘或河裏釣魚,不僅是壹種消遣,也是壹種收獲,還可以鍛煉耐心,陶冶情操。孩子不能去,因為太危險了,壹不小心掉到水裏就麻煩了。孩子想釣魚怎麽辦?妳可以去荒草地玩釣魚的遊戲,妳實際釣到的是山洞裏的駱駝蟲。首先,在草叢中找壹個小洞。找到後,將壹根細吸管輕輕插入孔中,然後觀察吸管的移動。當稻草輕輕擺動的時候,立刻把它舉起來,妳會抓到壹只弓著背的毛毛蟲-駱駝蟲。壹根稻草既沒有鉤子也沒有誘餌,怎麽能抓到駱駝蟲呢?這就要從昆蟲的自衛行為說起了。當稻草插入洞穴,駱駝蟲受到攻擊時,它會自衛,用壹雙顎咬住稻草。這時候只要妳趕緊把稻草拔出來,駝蟲就被拔出來了。

駝蟲頭很大,胸部隆起,腹部彎曲,全身長毛,第五腹節背部隆起,有壹對反鉤。駝蟲生活在成年人挖的洞穴裏,深約33厘米,洞約5毫米,平時潛入洞底,捕食時爬上洞口,用背上的反鉤固定身體。壹對上顎露在洞外,等著小蟲爬過洞口,突然攻擊,然後把小蟲拖進洞口。當然,這種“等來等去”的方法不會釣到很多,有時候餓肚子也是難免的。壹旦抓到食物,就可以飽餐壹頓。小駱駝蟲也很聰明。知道自己沒有把握依靠自己困住的獵物,就試圖引誘小動物。它輕輕擺動暴露在洞中的上顎和觸須,模仿草的擺動姿勢,以吸引小動物上鉤。這種方法當然能得到狩獵的效果,但有時會暴露自己,招來天敵,反而被吃掉。駱駝蟲也有辦法自衛。當它受到敵人攻擊時,它會憑借彎曲的身體和滑溜溜的長毛迅速躲進洞裏。如果露出的上顎被敵人扼住,則利用其腹背上的反鉤牢牢鉤住洞壁,使敵人難以拔出。

虎甲完全是個變態。它能用上顎和腳在地上挖洞,晚上或下雨天鉆入洞穴,白天在洞穴外活動尋找獵物。交配在洞外的草叢中進行,產卵在洞內進行。孵化後,幼蟲獨自生活在洞穴中,依靠自己捕食,整個童年都不離開洞穴。當童年即將結束時,它在洞底旁邊又挖了壹個斜洞,做了壹個蛹室,化蛹,直到成蟲羽化,鉆出洞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