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約翰·施特勞斯曾應聘到美國去演出。波士頓特地為他建造壹座可以容納十萬聽眾和兩萬表演者的大廈。他在給朋友的信裏敘述當時的盛況:“為了對付這壹大群人,他們給了我壹百個指揮做助手。我自己只能領導最靠近我的人……現在請設想我在十萬美國聽眾面前的處境吧。我站在總指揮的譜架前面,忽然響起炮聲,這真是壹種溫柔的暗示,它告訴我們這兩萬個表演者,音樂會可以開始了。我做壹個手勢,我的壹百個助手就盡可能急速而熱心地仿效我的榜樣。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我終生難忘的壹個大場面……十萬聽眾興奮得大聲叫嚷……”這次演出,不僅是約翰·施特勞斯生平難忘的壹頁,也是音樂史上罕見的盛舉。
約翰·施特勞斯壹生寫了462首樂曲:其中包括波爾卡舞曲、圓舞曲、方陣舞曲、進行曲以及其他體裁的樂曲。他被人譽稱為“圓舞曲之王”。雖然他謙遜地自認:“我的小小的功績,只在於把從前輩那裏繼承下來的形式加以擴充罷了。”但是,他那壹首首動人的圓舞曲像在歐洲陰霾天空中響起驚人的巨雷,像在多瑙河畔翠堤上聽到春日來臨的腳步聲,使人們忘掉人生的憂患,對未來充滿歡樂和希望。
受到人民愛戴,獲得崇高榮譽的約翰·施特勞斯,在他年近70的晚年,還保持著他從父親那裏傳下來的習慣:每天清晨,苦思冥想編寫歌劇和樂曲;還常常到劇院去觀看自己歌劇的演出。
有壹天,他挽著自發蕭疏的妻子——為了音樂寧願犧牲自己,把壹切都獻給丈夫的傑蒂·德雷芙茲——應邀參加壹個宴會。在宴會上遇見了奧地利國王。國王指著正在演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的樂隊,和周圍翩翩起舞的伴侶,既是贊譽,又是感嘆地說:“妳是最幸福的人了。我只能指揮我的軍隊,而奧地利人民都陶醉在妳的指揮棒下。”可是約翰·施特勞斯卻嚴肅地回答:“蘋果雖然甜蜜,但誰又知道它內心也有許多苦核呢?”他和他妻子相視微微壹笑,悄然離去。
壹個藝術家的生命不僅在於他生命的本身,而且還在於他通過辛勤的工作所創作的藝術作品的生命力量。
壹本“萬寶全書”
果戈裏說過:“壹個作家,應該像畫家壹樣,身上經常帶著鉛筆和紙張。壹位畫家如果虛度了壹天,沒有畫成壹張畫稿,那很不好。壹個作家如果虛度了壹天,沒有記下壹條思想,壹個特點,也很不好。”
果戈裏正是這樣做的。他有記筆記的習慣,隨時把看到、聽到的傳聞、趣事、警句、諺語和讀書心得記入筆記本中。
他喜歡在午飯前出門散散步,常常因為看到或想起有趣的事而轉身回家,把它們記入筆記本中。
有壹次,果戈裏請壹位朋友到飯館吃飯。忽然,壹份菜單引起了他的興趣,便拿出筆來,往筆記本上抄菜單。
飯菜上齊了,他還在那裏埋頭抄。朋友見他這樣冷淡,心裏很不愉快,不耐煩地說:“妳是請我來吃飯,還是請我來陪妳抄菜單?”說罷,氣呼呼地離開了飯館。
果戈裏全然忘記了自己是陪朋友吃飯的,照舊頭不擡,手不停地抄,連朋友走了也沒有察覺,嘴裏還不住地稱贊說:“太好了!太有用了!”後來,果戈裏在創作壹篇小說時用上了這份菜單。
這位大作家有壹個近500頁的筆記本,上面記有大量的素材,他高興地稱它為“萬寶全書”。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壹天都不可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