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果蔬為支柱的農業,被命名為“煙臺市蔬菜產業鎮”、“煙臺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示範鎮”、“山東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生產以綠色、無公害、優質為方向,以市場化標準化為目標,以優化種植和布局結構為手段,以科技為先導,構成了優勢互補、質量為本、規模適度、產供銷壹體化的高、中、低檔蔬菜產業化框架。主要品種有:珍珠番茄、黃瓜、甜豌豆、麥凱布甜椒、脫毒辣椒、茄子、法國菠菜、臺灣省藍虎、黑虎短青豆、紅洋蔥、三紅胡蘿蔔、白牛蒡、金西葫蘆、袖珍西瓜、菊花。采用了以色列的膜下滴灌、高產種植、平衡施肥等高新技術。種植面積已超過4萬畝,有25個專業蔬菜村。有10000畝無公害出口蔬菜基地和10000畝中低產田改造基地,10個高新技術示範園,2000多個高標準冬暖大棚,8000多個中小型大棚。蔬菜年產量可達2.5億公斤以上,總收入4億元以上。在水果生產上,趙王莊鎮是萊陽梨的正宗產地。城市品牌“萊陽梨”已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以地名註冊的農產品。水果在保持傳統萊陽梨發展的基礎上,適度嫁接發展日韓、黃金、日晶、金色二十世紀、風水、艷福”等優質梨品種。新老果園總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6萬噸。為提升果蔬生產質量和水平,將建設總投資65438+50萬元的西桃掌果蔬批發市場和總投資642萬元的煙臺生態城建設中的張家關閘橋工程、西五龍攔河壩工程。西桃掌果蔬批發市場運營後,交易額從1億元增長到2.5億元。張家關閘橋和西五龍攔河壩建成後,擴大了灌溉土地面積5000畝,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優質蔬菜水果以山東省農業廳認證的“金坡子”“宏達”無公害果蔬商標遠銷東南亞、港澳、北京、上海等國內外大中城市和超市。
萊陽梨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兩岸和現河東岸的江灘上,特別是前後發坊、路二港、小各莊、大桃掌、西桃掌、趙王莊、五龍、蒿埠頭村。每年的4月20日是“萊陽梨花節”。梨花節期間,前來觀賞梨花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登高遠眺,千樹梨花,滿園春雪,猶如進入仙境,令人流連忘返。秋天,蛇盤裏的梨枝碩果累累,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在魯爾港梨園,有壹棵被稱為“梨王”的老梨樹。這棵樹高4.5米,胸圍250厘米。它的皇冠就像壹個波浪和壹把巨大的傘。五根主枝向四周彎曲伸展,氣勢磅礴,猶如五條巨龍在空中翺翔。該樹已有300多年樹齡,至今生機勃勃,年產梨400多公斤。1991四月,萊陽市政府在梨樹旁立碑,以誌其事。
趙王莊鎮是全市種菜第壹大鎮。萬畝蔬菜基地項目總投資342萬元,總面積1萬畝。2003年4月開工,2004年4月竣工,涉及西陶張、路二港、趙倩王莊、後趙王莊、於家疃、葉家泊等11村。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鋪設田間管網38170米,新鉆修機電井29口,修建機井26口,修建生產橋涵和地下小橋涵850余座,疏通排水溝38000米,鋪設田間管網30公裏,鋪設砂漿排水溝1800米,修擴6縱7橫* * 13生產線。農業科技投入65萬元,安裝160頻振殺蟲燈,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發展設施2000畝,科技培訓3500人。
鎮政府建立了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使項目區內各項設施長期發揮作用,可確保項目建成後土地連片、田地方、溝渠相連、道路相通、林網相連、井渠配套,有效帶動周邊地區蔬菜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萬畝出口蔬菜基地總產量達到5萬噸,每畝土地年產值可增加800元,項目區種植總產值可增加800萬元,農民人均年增收680元,實現利稅480萬元,為出口企業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為項目區及周邊地區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