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豆腐、豆皮、水浸黃花、青椒、胡蘿蔔、鹽、雞粉、香油、胡椒粉、姜片、蔥段、醬油。
工作方法
1.取壹小塊豆腐,洗凈,用開水焯壹下,撈出,控幹水分搗成泥狀,放入胡蘿蔔丁、青椒丁,加鹽、雞粉、胡椒粉、香油調味,攪拌成餡;將黃花泡發洗凈備用;將豆皮切成幾個小方塊備用。
2.材料都準備好了,我們可以開始包餃子了。切好的豆腐皮就是餃子皮。取壹塊豆腐皮,抹平,放壹點攪拌好的豆腐腦餡,如下圖包好,最後用泡好的黃花紮好封口。
3、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把餃子裏的豆腐全部做好,就可以煮餃子了。先將適量的油倒入鍋中,放入蔥、姜片,翻炒至香,然後倒入適量的水(以不過豆腐餃子為宜),加鹽,再加入幾滴醬油,燒開。燒開後放入豆腐餃子煮熟。做菜的時候不需要攪拌,以免餃子變松。
做法二,
材料
15菱角、1塊油豆腐、1根芹菜、2茶匙鹽、2/3茶匙糖、1/2茶匙香油、1茶匙白胡椒。
工作方法
1.荸薺洗凈切粉,瀝幹汁液;油豆腐切丁;將帶葉芹菜切成細粉備用。
2.將荸薺末、豆腐丁、芹菜末和調料放入容器中攪拌均勻。
練習三,
材料
“日式餃子皮24張”、“150g碎豬肉”、“1/2盒豆腐”、“玉米適量”、“醬油3大勺”、“鹽1小勺”、“白胡椒粉少許”、“香油1小勺”。
工作方法
1:將所有材料和調料放入大碗中,拌勻,靜置20分鐘(豆腐要瀝幹)。
2.將鹵汁放在餃子皮中間,用手指點些水,在皮的邊緣塗些水(不要太多)。
3:將兩邊對折,但不要粘在壹起,然後先從右邊開始折3-4折。
4:然後從左邊打折,然後膠水。把它放在撒有面粉的盤子裏。
5:鍋熱,放油,然後放入餃子,排整齊,加水100 ml,蓋上鍋蓋,中火煮三分鐘。
6:打開鍋蓋,壹半水分蒸發,加入香油,然後繼續炒餃子,直到水分完全幹透。
7:將餃子底部煎至金黃色。
做法四,
材料
面粉、蘿蔔、豆腐、粉絲、調和油、洋蔥、姜末、五香粉、胡椒粉、鹽、料酒、醬油、蠔油、香油。
工作方法
1.面粉壹定要用開水燙2/3以上,這樣蒸出來的餃子面團才是軟的,而不是硬的,硬挺的。妳可以在面條的過程中調整餡料。
2.也可以用刀剁豆腐。我覺得用“五齒耙”更方便快捷。
3.炒豆腐的時候多放點油,拌餡的時候可以少放或者不放。油多炸出來的豆腐顆粒更香。
4.用水焯水蘿蔔絲可以去除蘿蔔中的辣味,也可以采取撒鹽揉搓的方法把水擠出來去除辣味。
5.粉條最好用稍微濃壹點的土豆粉或者紅薯粉。我家裏沒有,只有龍口粉條,就當木法了。我覺得餃子或者蘿蔔餡的包子壹定要配粉條,配蘿蔔特別好,味道超級好。嘻嘻,為了節約能源,我做粉條用的水就是燙蘿蔔絲的水。
6.看調料就行了,多放點洋蔥味道也不錯。
7.這種素餡的好處是可以隨時用筷子夾起來放進嘴裏,這樣可以更好的把握調料的量,把味道調到最好,因為裏面的東西基本都熟了。
8.我媽做的蒸餃很大,比她平時吃的餃子大很多。叫他們小籠包也不為過。我們小的時候叫它們菜包子。我家小子特別講究吃大的,偏愛小的,所以蒸餃恐怕只比平時包的餃子大壹點點。
9.盡量往裏面塞更多的東西。這餃子是用來蒸的,不怕露餡。皮薄餡大才好吃。這個蒸餃是方便面,不是炒面,不需要再蒸。包好後可以馬上蒸。
10.面團和餡料基本都熟了,蒸個十幾分鐘就好了。蒸好後不用怕縮水,蒸幾分鐘就可以直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