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糊比例是面粉:生粉:泡打粉10 : 3 : 1,水適量。
它通常是把加工成形的原料掛面粉、生粉、色拉油、化學疏松劑和適當的水攪拌成的稀糊後油炸而成。成品的外殼呈半透明狀,色澤金黃。它的制作關鍵是調制脆皮糊, 而調制脆皮糊又離不開對各種原料性質的了解和配比的掌握。
擴展資料
脆皮糊原料的選用:
1、 脆皮糊中面粉的選用
脆皮糊選用的面粉就是通常使用的精制粉,它色澤純白顆粒細,由澱粉、蛋白質等組成,其蛋白質由麥麩蛋白和麥膠蛋白組成。麥膠蛋白具有黏性好的特點,能使原料在掛糊時較黏,制作菜肴時不至於滑落。
而麥麩蛋白有壹定的韌性和較好的抗拉強度,能抵禦化學疏松劑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的膨脹,使內部產生很多孔隙,形成片狀或橢圓的多孔結構,在制作時粉糊不會走散。正是由於麥麩蛋白和麥膠蛋白構成了統稱的“面筋”,才能使脆菜肴具有壹定的骨架。
但是僅用面粉經膨松油炸後的成品,外層不夠松脆,質地不夠細膩,風味也會遜色不少。因為面粉中的“面筋”大多在26~30%左右(以濕量計),澱粉含量只有65%~70%左右。
而脆皮糊所需要的“面筋”量壹般要在15%~29%左右,才能使脆皮菜肴入口稍壹咬嚼即外皮脆松而化,射傷味蕾觸及主料的本味,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還要加入無“面筋”產生的其他原料,來稀釋“面筋”的濃度,調節“面筋”的潤度。
2、 脆皮糊中澱粉的選用
在調制脆皮糊時壹般多采用澱粉(生粉)來補充僅有面粉做脆皮糊面筋過強、光潔度差、不夠松脆的不足。
烹調中常用的澱粉有馬鈴薯澱粉、玉米澱粉、綠豆澱粉和小麥澱粉,這類澱粉分子顆粒大,含直鏈澱粉量高,結構疏松,黏性和吸水性較好,色澤純白,質地細膩,能促進成品的松脆程度,改善成品的色澤,降低面粉的面筋強度。
但面粉和澱粉在壹起攪拌時容易使面筋黏合成塊,面筋在糊中分布不均勻,影響操作,對菜肴質量產生不利因素。要使成品顏色鮮艷,光亮滑潤且松脆,還需要進壹步降低“面筋”的強度。同時,為使“面筋”在糊中分布均勻,還需油脂的配合。
3、脆皮糊中油脂的選用
在脆皮糊中加入油脂,能使面筋和澱粉中的其他物質合成,油脂分布的在蛋白質(面筋)或粉粒的周圍形成油膜。由於油脂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限制了蛋白質的吸水率,油脂加入越多,面粉、澱粉的吸水性越小,形成的“面筋”就越少。
面粉的吸水率隨著用油量的增加而降低,又由於油膜的相互隔離使已經形成面筋微粒不易彼此黏合在壹起,形成了大“面筋”塊,產生了降低脆皮糊的彈性和韌性的松脆結構。在制作脆皮糊時壹般多采用色拉油,其質地清澈,是烹調中廣泛使用的油脂。
4、脆皮糊中疏松劑的選用
脆皮糊中疏松劑結構除了上述配料的互相調節、揚長避短外,主要還是加入化學疏松劑的緣故。化學疏松劑有兩類,堿性疏松劑和復式疏松劑,在調制脆皮糊時壹般多采用復合疏松劑。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脆皮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