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大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1,優良選種

大蒜大蒜種子應該是無病毒品種。根據蒜瓣大小,500g /100瓣為壹級,400g /100瓣為二級,300g /100瓣為三級。在高堿性土壤的地塊種植大蒜不要剝皮,以免返堿腐蝕種子花瓣。

2、適時播種

大蒜秋季適宜播期為5 cm,地溫保持在18-20度,適宜播期為65438+10月上旬。此期播種,植株越冬前長出5-6片葉,株高約25 cm,根約30根。

3.施足基肥,精耕細作。

秋季播種的大蒜在最後壹茬收獲後,在地表撒施化肥和有機肥,翻耕25厘米以上,使肥料均勻分布在土壤中;然後間隔5-7天播種,防止燒苗;每畝有機肥用量4000-5000斤,要徹底腐熟,防止蒜蛆。

肥料用量:根據土壤肥力,每畝施硫酸鉀復合肥80-100 kg。

4、正確種植

采用溝播法,溝寬2-3m,每溝播8-12行,按15-20cm的行距開溝,按15-18cm的行距將種子花瓣種入土中,保持種子花瓣直立,播種時要使種子花瓣背腹。種植後,用1.5-2 cm的土覆蓋,澆水。每隔2-3天噴灑除草劑乙草胺或除草。具體用量見農藥使用說明書,然後覆膜。

註意:播種深度要合適。太深,出苗晚,大蒜受土擠壓,難以生長;太淺,大蒜生根的時候會把蒜瓣頂端露出地面(跳瓣),影響發育。

5.及時破膜

種植5-7天後,大部分蒜芽鞘可沖破塑料薄膜露出膜面,少數蒜苗需人工輔助打孔放苗。在此期間,每天要檢查1次,如果蒜苗沒有裸露,就用掃帚輕輕拍打。

6、合理澆水,適當追肥

出苗和越冬前應控制水分。如果土壤水分過高,大蒜會提前腐爛,影響根系發育。腐母階段發生在次年的春分前後。此時結合澆綠水,追施高氮高鉀復合肥,每畝20-25公斤,避免或減輕黃梢現象。變綠後,大蒜生長進入旺盛期。每半個月澆壹次水,抽薹前3-4天停水。抽薹前應配合澆水施用高氮高鉀復合肥,每畝20-25公斤。抽薹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幹燥濕潤,采收前5-7天停止澆水。

註意:肥料應溶解在容器中,用水施用。

7、適時收獲

蒜薹收獲時,成熟的標誌是芽變大,顏色變白,蒜薹頂端彎成鉤形。18-蒜薹收獲後20天即可收獲大蒜;大蒜成熟的標誌是大部分葉子幹燥,假莖柔軟。收獲太晚,容易撒花瓣。

培養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生理問題

第壹,“燒苗”現象

初生根系萎縮退化,呈現鐵銹色,植株容易從土壤中拔起。播種壹個月後,植株深綠色,有3-4片葉子,葉子短而小。植株高度為8-10 cm,植株停止生長。“燒苗”現象的田間癥狀是植株矮小,停止生長,整株不出苗。

燒苗原因:

1,耕地深度較淺,不足25 cm,旋耕耕地深度壹般為10-15 cm,耕層土壤肥料濃度過高。

2.給土壤施肥時,土壤水分高,導致肥料在土層中分布不均勻,局部濃度高。

3.種植時間短,施肥播種間隔時間短。

4.有機肥投入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低。

5.過量施用化肥。

第二,提前撤母

原因:出苗後,受持續降雨影響,土壤水分過高,土壤含氧量低,大蒜根系缺氧、窒息、漚制,母葉早,影響了蒜母的養分供應。

第三,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氣溫低,雨量大,影響了大蒜的發育,導致小。

原因:4-5月是蒜薹舒展、蒜頭膨大的時期。這個階段需要15-20度的溫度,每天8小時以上的日照數,否則會影響蒜頭。

四、大蒜,大蒜。

播種太晚,低溫(0-4度)不夠(壹般30-40天)。然後在8小時以上的日照和高溫下,花芽不會萌發蒜薹,此時如果缺乏營養供給,就會形成單頭蒜。

五、黃尖、幹葉

原因有:連作、蒜蛆危害、離開母體時營養轉化等。解決辦法:合理輪作,及時澆水施肥,及時防治蒜蛆。

第六,二次生長

在大蒜的正常生長過程中,新形成的蒜瓣繼續生長分化葉片,形成次生植株,甚至產生次生蒜頭。

原因:種子花瓣過大(10g以上)、過早播種、過稀種植或過早追肥灌水都會加重二次生長。

消滅病蟲害

1,蒜蛆

母體戒斷期嚴重,主要危害地下鱗莖。

建議藥物:

48%毒死蜱EC 250g/畝,1000倍液,灌根。

1.8%阿維菌素EC,500ml/畝,灌根。

52.25%農天樂EC(毒死蜱+氯氰菊酯)250克/畝,800倍液,灌根。

50%九寶(吡蟲啉+辛硫磷)EC 200-300g/畝,1000倍液,灌根。

2.白腐病

病株須根軟化腐爛,鱗莖被水浸泡,遇濕長出白色天鵝絨菌絲體。

建議藥物:

50%撲爾敏WP 100g/畝,1000倍液,噴霧。

50%多菌靈WP,250克/畝,800倍液,噴霧。

40% SC 75-100g/畝,800-1000倍液,噴霧。

3.銹

主要危害葉片和假莖。起初患病部位為梭形綠色斑點,隨後出現圓形或橢圓形黃色皰疹斑點。

建議藥物:

43% HOLIKE SC,20-25g/畝,4000-6000倍液,噴霧。

40%福星EC,12-15g/畝,6000-7000倍液,噴霧。

10%世高水溶性粒劑,80-100克/畝,1000-1200倍液,噴施。銹

4.紫斑病

田間病害大多始於葉尖或花梗中部,幾天後蔓延至下部。起初是壹個小白點,中心略帶紫色,擴張後是壹個黃褐色的旋轉或橢圓形的病竈。濕度大的時候,患處會出現黑黴。

建議藥物:

64%抗病毒礬可濕性粉劑,100克/畝,1000倍液,噴霧。

69%安科錳鋅可濕性粉劑,100克/畝,1000倍液,噴霧。

52.5%壹快凈分散粒劑,30-50g/畝,2000-3000倍液,噴霧。

5.葉枯病

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發病部位起初呈白色斑點,膨大後呈不規則或橢圓形的灰黃色或灰褐色斑點,其上生長黑色黴菌,嚴重者病葉死亡。

建議藥物:

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00克/畝,1000倍液,噴霧。

72%克綠可濕性粉劑,100克/畝,1000倍液,噴霧。

6、細菌性軟腐病

大蒜從地下的假莖開始腐爛,壹股臭味,乳白色的細菌溢出。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株逐漸表現出生長不良,身材矮小,葉片因失水而萎蔫,葉片變紅,新葉難以抽出。最後,患病植物的地下部分

腐爛掉了,地上部分死了。

建議藥物:

77% kocide可濕性粉劑,100克/畝,1000倍液,噴霧。

72%農用鏈黴素或植物黴素,150-200克/畝,4000倍液噴霧。

47%加利農可濕性粉劑,125-165g/畝600-8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