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文獻《蘭道漢英詞典》
扁豆,種子[湘雅醫學詞典]
3白扁豆概述
白扁豆是中藥名稱,出自《太平惠民和記局方》,是名醫別錄[1]中記載的扁豆名稱。它是豆科植物扁豆的幹燥成熟種子[2]。
白扁豆是豆科壹年生纏繞草本扁豆的成熟種子。扁豆原產於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熱帶地區,漢晉前後傳入中國。秋冬季收獲成熟的果實,曬幹,取出種子,再曬幹。種子扁圓形卵圓形或扁圓形,表面淡紫紅色白色或淡黃,光滑微有光澤,壹側邊緣有凸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咀嚼時有豆腥味。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稱長喙籽(La)(中藥術語(2004))
5 .英文名稱扁豆(中藥術語(2004))
白扁豆
6白扁豆別名:白扁豆、南扁豆、羊眼豆、蛾眉豆[1]。
峨眉豆、藤豆、羊眼豆、肉豆。
7豆科植物扁豆的種子[1]。
8植物形態學壹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三片復葉,先生小裂片菱形和寬卵形,側小裂片菱形和寬卵形,長6 ~ 11厘米,寬4.5 ~ 10.5厘米,頂端短或漸尖,兩側沿葉脈有白色短柔毛。總狀花序腋生,2 ~ 4朵花簇生在花序軸的節上。花冠白色或者紫紅色;子房有絲毛,基部有腺體,花柱頂端附近有白須毛。豆莢扁平,鐮刀形或半橢圓形,長5 ~ 7厘米,3 ~ 5粒種子白色或紫黑色。開花結果期為7月至65438+10月。
到處都有栽培。
9.9-6月5438+10月采摘成熟果實,曬幹,收集種子;生的或微炸的。
10種子扁圓形或扁圓形,長0.8 ~ 1.3厘米,寬0.6 ~ 0.9厘米,厚0.7厘米,表面淡紫紅色白色或淡黃色,光滑,稍有光澤,壹側邊緣有凸起的白色半月形隆起。種皮硬、薄而脆,子葉2,厚,黃色和白色。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咀嚼時有豆腥味。
11性味甘、淡、平[1]。入脾胃經【1】。
性溫和,味甜。
12功能主要集中在健脾和中,祛濕解暑[1]。主治:脾虛泄瀉,水腫,白帶,暑濕吐瀉,小兒疳積[1]。
健脾祛濕,和中解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泄瀉,白帶增多,暑熱吐瀉,胸悶腹脹。
13白扁豆用法用量:10~20g ~ 20g,或成丸粉[1]。
14化學成分本品含蛋白質、維生素B1和C、胡蘿蔔素[1]。還含有吡哌酸、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劑和澱粉酶抑制劑[1]。
含有蛋白質、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水蘇糖、棉子糖、丙酸、植物凝集素等。
15藥理作用湯體外對誌賀氏菌有抑制作用;也有報道稱含有抗病毒物質【1】。植物凝集素A與食物混合可抑制大鼠生長,甚至引起肝臟區域性壞死,加熱可大大減弱毒性[1]。
16白扁豆的營養價值是1。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膳食纖維、維生素A和B、氰苷、酪氨酸酶等。,而且扁豆衣的維生素B含量特別豐富;
2.扁豆含有抗病毒成分,在水溶性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能有效抑制病毒的生長;
3.扁豆中含有的澱粉酶抑制劑可以降低體內血糖;
4.扁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骨髓造血組織,可減少粒細胞的破壞,提高造血功能,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效;
5.扁豆中的植物血凝素能引起癌細胞的凝集反應和腫瘤細胞表面的結構變化,從而起到細胞毒作用,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增強對腫瘤的免疫力,抑制腫瘤生長,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扁豆中含有血凝素,血凝素是壹種蛋白質物質,能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淋巴細胞的運動,故能激活腫瘤患者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機體細胞有非特異性損傷,故對腫瘤消退作用顯著。癌癥患者應常吃扁豆,有壹定的輔助食療作用。
17白扁豆適合壹般人群,可以食用。
18白扁豆的食療作用白扁豆微溫,味甘,入脾胃經;
具有健脾養胃、消暑除濕、補虛止瀉的功效;
主治脾虛、嘔吐、厭食、泄瀉、暑濕上吐下瀉、婦女帶下、小兒疳積、醉酒嘔吐、戒酒解渴。
19白扁豆食用建議1。白扁豆可以煮熟搗碎做餡,也可以和熟米粉混合做各種糕點、零食;
2.白扁豆、紅棗、龍眼肉、蓮子心等。都煮成湯吃,也是民間傳統的滋補產物;
3.白扁豆含有凝集素,具有壹定的毒性。加熱處理可使它們失去毒性,所以食用時必須煮熟、蒸透;
4.白扁豆宜與粳米同煮健脾,對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夏季腹瀉或煩渴相當有效,是中老年人的好粥。
20藥典標準白扁豆20.1名稱白扁豆
白邊兜
白扁豆
20.2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幹燥成熟種子,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取出種子,再曬幹。
20.3性狀本品為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8 ~ 13mm,寬6 ~ 9mm,厚約7mm。表面畫黃白色或淡黃,光滑微有光澤,壹側邊緣有凸起的白色眉狀丘。很難。種皮薄而脆,子葉2,厚,黃色和白色。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咀嚼時有豆腥味。
20.4鑒別本品的橫切面:表皮為1排網格細胞,種臍為2排,有明顯亮帶。支持細胞1排,呈啞鈴狀,臍3 ~ 5排。其下為10排薄壁細胞,內細胞頹廢。子葉細胞含有許多澱粉粒。種臍處網格狀細胞外側有壹種丘,內側有管胞島,呈橢圓形,細胞壁網狀增厚。細胞兩側呈星狀,細胞間隙大,部分細胞含褐色物質。
20.5檢查20.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4.0%(附錄ⅸ H第壹種方法)。
20.6白扁豆塊20.6.1加工20.6.1白扁豆去除雜質。用時間搗碎它。
20.6.1.1.1相同藥材的特征、鑒別和檢驗。
20.6.1.2將白扁豆翻炒,將白扁豆洗凈,按翻炒方法(附錄ⅱD)翻炒至微黃有焦斑。用時間搗碎它。
20.6.2性味與歸經味甘,微溫。脾胃經。
20.6.3功能主治:健脾祛濕,和中解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白帶過多,暑熱吐瀉,胸悶腹脹。炒白扁豆健脾祛濕。用於脾虛泄瀉,白帶過多。
20.6.4用法用量9 ~ 15g。
20.6.5儲存在幹燥處,防止蟲蛀。
20.7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