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銀杏樹具有耐寒、喜光、根深、發芽力強的特點。喜溫涼濕潤,土壤深厚肥沃,沙質壤土排水性好,酸度適中,中性適應性強,抗旱性強,但不耐澇,對大氣汙染有壹定抗性。主要栽培品種:黃葉銀杏、鮮黃葉;塔形銀杏,枝條上升成狹窄的尖塔或圓柱;銀杏有裂葉,大葉有深凹口和分裂;枝條下垂、小枝下垂的銀杏;帶有黃色條紋的銀杏葉。
3.育種主要采用播種育苗。春季或秋季在棚內播種60天左右即可發芽,也可進行扡插繁殖。嫁接繁殖用於獲得雌株和早期果實。幼苗移栽應在脫葉後、發芽前進行。幼苗可以是裸根,大苗要用隔夜土覆蓋;種植後要加強水肥管理,促進生長。
4.按用途可分為摘果、摘葉、育苗三種模式。果樹的株距可為3× 5m,葉樹為0.5× 1m,苗木為0.3× 0.3m。栽培要點如下:(1)深耕施肥:落葉前30 ~ 50天,摘葉采收的果園配合基肥深耕。此時樹木養分向下輸送,受傷的根可以愈合發芽幾十天。為了防止雨後或澆水後土壤變硬,有必要保持土壤疏松。
5.春夏季的新梢和新根在速生期宜淺耕,深度約為10 cm。基肥秋季以土壤混合肥為主,畝產3000公斤,復合肥60公斤。生長季追肥以氮肥為主,中期以磷肥和鉀肥為主。每畝施尿素50公斤,采用放射狀溝、帶狀溝或環形溝。6-7月可在根外追肥,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光合微肥等。,濃度為0.3% ~ 0.5%。每年澆水1次發芽和冷凍水。
6.合理修剪:銀杏生長緩慢,不宜重復修剪,有利於培育豐產樹。結果該樹的修剪方法:采用多主枝的自然形態和主幹的多層形態,幹高1.2 ~ 1.3m,每根主枝留2~3根側枝。環剝:6月下旬在主幹、主枝或側枝的中下部進行環剝,寬度為枝條直徑的1/10,然後用塑料布捆紮,防止雨水浸泡造成死亡。成活率80%,2至3年內可采收果實。
7.摘葉樹的修剪方法:第二年栽植後早春留20厘米,待當年萌枝長到20-30厘米時,去核。冬季或第二年早春扡插時,在枝條基部留2-3個芽,留65,438+00左右的壯條供采葉。每2 ~ 3年更新壹次。修剪原則是解決通風透光,去除害蟲和弱枝,保留強枝。
8.適合采摘樹葉。每年八月底到九月初,采摘樹葉的最佳時間是在它們變成暗綠色的黃色之前。選擇露水消退後的晴天。同壹棵銀杏樹的葉子分三次采摘,每次采摘間隔半個月左右。銀杏樹生命力強,適應性廣,樹形結構雄偉,對空氣汙染有壹定的抵抗力。
9.是珍貴的園林綠化樹種。建議在城市和鄉村的人行道、廣場、街道上種植行道樹和遮蔭樹。或者種植在花園和大型建築周圍。老根古幹是制作樹樁盆景的好材料。果實可以食用,葉和種子可以入藥,有清熱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