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新幹特色--擂茶

新幹特色--擂茶

在新幹縣以東(麥斜、譚丘、七琴、城上)壹帶,有壹種民間特色茶飲--擂茶,它是新幹的壹大特色,是鄉親們鄰裏互動、招待客人、養生的壹種方式,筆者系新幹城上人,從小喝擂茶長大,對擂茶有著壹種特別的情愫,下面就給大家講講我們新幹擂茶的制作方法和關於我小時候喝擂茶的壹些故事。

擂茶在全國有很多種,我們新幹擂茶的制作原料、方法、工具等都相對比較簡單,原料只需老茶葉、芝麻、鹽,有的還會加魚腥草、茴香、肉桂子、川貝等配料,魚腥草主要是清熱解暑,夏天用的比較多,茴香、肉桂子、川貝等主要是作為香料增加其香味。制作方法也很簡單,如果是剛摘下不久的新鮮老茶葉,只需把老茶葉去梗;如果是晾幹了的幹茶葉,就要去梗後用清水泡3-4小時,然後把洗凈的老茶葉放入擂缽中。擂缽和擂棍都是擂茶的工具,擂缽是壹種陶器品,形如臉盆,內壁布有輻射狀溝紋,這是為了能讓茶葉和擂缽充分摩擦以便茶葉芝麻充分磨成糊狀。擂棍是用松樹或杉樹做成的下端呈圓柱狀的長條棍,長約1-2米。當把洗凈的老茶葉、芝麻放入擂缽後,加鹽和少許清水,擂棍沿著擂缽內壁順時針轉動,茶就開始擂起來了,擂茶是壹件較費力的活,要力氣比較大的人,小時候我家裏都是爸媽輪流擂茶,大約要擂1-2小時,茶葉和芝麻充分磨成糊漿狀後才能盛起。盛起的東西叫茶渣,因為擂茶比較費力,壹般壹次都會擂壹大碗,要喝的時候就取點茶渣,夏天加井水冬天加開水沖泡。茶渣的保存時間取決於氣溫和裏面鹽的含量,鹽多點氣溫低點就存放得久壹點,壹般冬天可以常溫保存2-3個月,夏天如果沒用冰箱的話得用井水浸泡著,還要隔2-3天換壹次水,大概可以保存半個月至壹個月,現在有冰箱了,夏天也可保存2-3個月。

喝擂茶是我們新幹的壹道風土人情,基本走進每家每戶都備有擂茶,壹來家裏有客人,擂茶是必備的招待,不管熟客生客,客人壹進門坐下不久,家裏的女主人就會開始沖調擂茶,然後再端上壹些點心零食供客人吃,以表歡迎,再熱情點的還會煮面條、油炸壹些油餅年糕之類的招待;二來,擂茶也是我們鄉下婦女休閑的壹種生活方式,閑暇之余婦女們就會叫上鄰裏鄉親來家裏喝擂茶,拉拉家常,聊張三家的房子,王五家的媳婦,好熱鬧......不僅如此,娶親嫁女、滿月喬遷等喜事也會泡上擂茶,供客人飲用。

我很喜歡喝擂茶,因為擂茶有壹股清香味,尤其是放有茴香的擂茶,抿壹口,真是回味無窮、芳香四溢,讓人喝了頓時有壹種神清氣爽、沁人心脾的感覺。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汗流滿面的時候,喝上壹口擂茶,真是爽到爆!小時候很喜歡喝擂茶,每當聽到有人喊喝擂茶,就會屁顛屁顛地跟著大人壹起去喝,而且我特別喜歡吃那喝完茶水剩下的茶渣,咀嚼在口裏鹹鹹地又很有嚼勁,吃完還會想吃。有的人光喝茶水不吃茶渣,而我卻特別喜歡吃茶渣,記得小時候我時常跟著大人就是沖著茶渣去的,主人問我:妳喝茶不?我說不喝,然後看到誰光喝茶水不吃茶渣的就會立馬跑到她身邊說:我要吃茶渣!壹點也不嫌臟。小時候舌頭短,舔不到碗底的茶渣,就直接用手指劃到嘴裏吃,越吃越有味道,也不怕旁邊的大人壹邊笑著看我吃。喝擂茶貌似會上癮,壹段時間不喝了就會很想喝,我鄰居有位老奶奶,壹年四季都喝擂茶,每次她做了擂茶,我在家的時候就會叫我去喝上壹碗,端上我喜歡吃的炒米,壹邊嚼著炒米壹邊喝擂茶,壹邊還聽著奶奶跟我講村上最近發生的壹些事,好愜意。

來到了吉安,沒有了喝擂茶的風俗,很久不喝擂茶了對擂茶也沒那麽依戀和想念了!但每次回老家,親戚還是會端上壹碗香濃的擂茶,當清香飄入鼻孔,茶水浸入舌頭,茶渣嚼入嘴裏,濃濃的鄉愁湧上心頭,這就是--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