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狼尾草屬詳細資料大全

狼尾草屬詳細資料大全

狼尾草屬約14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約11種(包括引種),其中狼尾草P.alopecuroides(L.)Spreng1種,幾乎廣布於全國,多為優良牧草,又供造紙、編織等用。該屬物種為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 :狼尾草屬 拉丁學名 :Pennisetum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目 :禾本目 Graminales 科 :禾本科 Gramineae 亞科 :黍亞科 Panicoideae 族 :黍族 Trib. Paniceae 分布區域 :主要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 模式種 :東方狼尾草(擬) 形態特征,分布情況,生長習性,下級分類,代表植物,主要價值, 形態特征 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稈質堅硬。葉片線形,扁平或內卷。 圓錐花序緊縮呈穗狀圓柱形;小穗單生或2-3聚生成簇,無柄或具短柄,有1-2小花,其下圍以總苞狀的剛毛;剛毛長於或短於小穗,光滑、粗糙或生長柔毛而呈羽毛狀,隨同小穗壹起脫落,其下有或無總梗;穎不等長,第壹穎質薄而微小,第二穎較長於第壹穎;第壹小花雄性或中性,第壹外稃與小穗等長或稍短,通常包1內稃;第二小花兩性,第二外稃厚紙質或革質,平滑,等長或較短於第壹外稃,邊緣質薄而平坦,包著同質的內稃,但頂端常遊離;鱗被2,楔形,摺疊,通常3脈;雄蕊3,花藥頂端有毫毛或無;花柱基部多少聯合,很少分離。 穎果長圓形或橢圓形,背腹壓扁;種臍點狀,胚長為果實的1/2以上。葉表皮脈間細胞結構為相同或不同類型。矽質體為啞鈴形或十字形;氣孔輔衛細胞呈圓屋頂或三角形。染色體x=9, 7,5。 分布情況 本屬約140種,主要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可達溫寒地帶,非洲為本屬分布中心。我國有11種,2變種(包括引種栽培)。多為優良牧草;谷粒可食;又為造紙、編織、蓋屋等原料。 生長習性 喜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耐旱、耐濕,亦能耐半陰,且抗寒性強。適合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當氣溫達到20度以上時,生長速度加快。耐旱,抗倒伏,抗倒伏,無病害發生。 下級分類 草組 Sect. Gymnothrix (Beauv.) Benth. 禦谷組 Sect. Penicillaria (Willd.) Benth. 狼尾草組 sect. Pennisetum 代表植物 狼尾草 Pennisetumalopecuroides (L. ) Spreng. 多年生。須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高30-12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葉鞘光滑,兩側壓扁,主脈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狀,稈上部者長於節間;葉舌具長約2.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長10-80厘米,寬3-8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生疣毛。圓錐花序直立,長5-25厘米,寬1.5-3.5厘米;主軸密生柔毛;總梗長2-3(-5)毫米;剛毛粗糙,淡綠色或紫色,長1.5-3厘米;小穗通常單生,偶有雙生,線狀披針形,長5-8毫米;第壹穎微小或缺,長1-3毫米,膜質,先端鈍,脈不明顯或具1脈;第二穎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具3-5脈,長約為小穗1/3-2/3;第壹小花中性,第壹外稃與小穗等長,具7-11脈;第二外稃與小穗等長,披針形,具5-7脈,邊緣包著同質的內稃;鱗被2,楔形;雄蕊3,花藥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聯合。穎果長圓形,長約3.5毫米。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細胞2-4行為長筒狀、有波紋、壁薄的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長筒形,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染色體2n=18(Tateoka,1953; Chen,Hsu, 1961)。花果期夏秋季。 主要價值 可作飼料;也是編織或造紙的原料;也常作為土法打油的油杷子;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