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嚴重情況下還可以引起水腫。另外,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的患病率之間呈線性關系,也就是說,吃鹽越多,血壓值可能就越高。
壹、什麽時候應該先放鹽
1、腌制肉類的時候先放鹽:炒肉片之前,需要先腌制,而腌制肉類的時候,我們壹般都會先放鹽,這樣做壹方面可以將肉類的水分排出,使腌制的肉更加緊結,另壹方面則可以使肉類更加入味。
2、煎魚的時候在鍋中先放鹽:熱鍋下油以後,我們可以先在鍋底灑上壹點鹽,這樣做可以防止魚在煎的過程中粘鍋,同時也可以讓魚肉入味。
3、清炒苦瓜的時候先放鹽:清炒苦瓜之前,我們可以先用鹽腌制苦瓜,這樣做可以將苦瓜的汁液排出,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壹下苦瓜,這樣炒出來的苦瓜不會太苦、太硬。而腌鹽以後,苦瓜已經入味,我們炒苦瓜的時候就不用再放鹽了。
4、打火鍋的時候先放鹽:火鍋的湯底壹般都是有鹽的,這樣在湯料的時候才會入味,而入味僅僅是稍微入味而已,食材燙熟以後,還需要蘸料調味(也有使用清水鍋底,把食材燙熟以後才蘸料調味的)。
除了煎魚和清炒苦瓜以外,壹般在炒肉類食材的時候,為了使肉入味,大多數都會先放鹽。
二、什麽時候應該後放鹽
1、炒青菜的時候後放鹽:炒青菜的時候,我們都習慣快炒好了才放鹽。很多朋友都喜歡直接把鹽灑在青菜上面,然後拌勻,結果經常出現有的太鹹、有的太淡,放鹽不均勻的現象。
在這裏告訴大家壹個小竅門:炒青菜的過程中大多需要加點水,炒到青菜快熟的時候,鍋底壹般會有湯汁,加鹽調味的時候,不要把鹽直接灑在青菜上面,把鹽放在湯汁裏面,鹽會迅速融化,將青菜與湯汁拌勻,這樣調味會更加均勻。
2、燉湯的時候後放鹽:這裏所說的燉湯,是指廣東的隔水燉湯(煲湯也是壹樣,後放鹽)。如果燉湯的時候先放鹽,燉出來的湯不好喝。有的食材和餐具甚至會因為鹽的影響,導致湯水變黑。
3、清蒸魚的時候後放鹽:這裏所說的?鹽?,是指生抽。在廣東做清蒸魚,壹般是不放鹽的,僅以生抽調味即可。廣東人習慣在蒸魚的時候不放鹽,魚蒸出來後原汁原味,肉比較嫩滑。如果先把魚用鹽腌制,蒸出來的魚肉會比較緊結,因為鹽會將魚體內的水分?逼出體外?,而廣東人更喜歡魚肉嫩滑的感覺,所以廣東的清蒸魚會在最後才調味。
三、什麽時候應該中間放鹽
1、燜肉的時候應該中間放鹽:我們在做燜羊肉、燜牛腩、燜鴨肉等等,以燜的方式烹調的時候,往往會先將肉類炒制壹下,然後再加水燜,燜的過程中會加以調味,這樣可以使肉類入味。
2、燜炒塊狀蔬果的時候中間放鹽:比如燜炒馬鈴薯(炒土豆絲的時候例外)、炒蓮藕片、燜炒茄子等,燜炒這類蔬果的時候,太早放鹽會導致變黑,太遲放鹽會導致鹽味只在其表,不入味。
四、什麽時候應該不放鹽
1、白灼肉類的時候不放鹽:比如白灼蝦、白灼花螺、白灼五花肉等,只需燙熟即可裝盤,只是烹飪過程中不放鹽,後期食用的時候還是要點蘸料的。
2、煮糖水的時候不放鹽:這句其實就是廢話,因為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在烹飪過程中不放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