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娃娃菜、蕨菜、西葫蘆致癌率最高是真的嗎?

娃娃菜、蕨菜、西葫蘆致癌率最高是真的嗎?

娃娃菜、蕨菜、西葫蘆致癌率最高的說法並不成立。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劑,添加到娃娃菜裏是違法的,所以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沒有添加違法添加劑的娃娃菜不會致癌。蕨菜對人類致癌的證據並不充分,只要大量食用不當,就不會有問題。西葫蘆食用科學,健康營養不致癌。

觀點壹:娃娃菜致癌,致癌原因是甲醛。

觀點認為,娃娃盤浸過的不明液體是甲醛溶液,泡過甲醛的娃娃盤好看,保存時間長。甲醛已被世衛組織確定為壹種致癌和致畸物質。用在蔬菜上,會致癌。

專家透露:

甲醛是什麽?

甲醛是壹種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有機化合物,無色,對眼睛和鼻子有刺激性。2011,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將甲醛描述為“已知的人類致癌物”。

40%的甲醛溶液叫福爾馬林,醫院裏用4%的甲醛溶液浸泡屍體。

吃娃娃菜會致癌嗎?

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劑,添加到娃娃菜裏是違法的,所以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沒有添加違法添加劑的娃娃菜不會致癌。

結論:娃娃菜不會致癌,吃的人不用擔心。

觀點二:蕨菜致癌,致癌原因是原蝶呤。

認為蕨菜中有壹種叫原蝶呤的致癌物質。動物實驗證明蕨菜致癌。蕨菜餵給小白鼠吃,小白鼠就會發生胃癌、腸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

專家透露:

什麽是原蝶呤?

原蝶呤也是壹種非常不穩定的化合物,可溶於熱水或熱乙醇,在室溫酸性條件下可轉化為無致癌活性的蝶呤B,在堿性條件下可能轉化為近致癌物/誘變劑——壹種不穩定的雙烯酮,可使DNA結構不穩定斷裂,從而引發壹系列異常的細胞反應,最終導致細胞突變。

牛唾液的堿性環境(pH 8.1-8.2)可能是蕨類致癌物有活性的原因。有研究表明,蕨粉被老鼠大劑量長期食用後,也會致癌。(周瓊、肖、、《中國野生植物資源》,第22卷第6期,蕨類植物及其研究進展)

吃蕨菜會致癌嗎?

首先,原蝶呤的毒性和限量沒有明確的國際標準。比如面包在高溫烘烤下也會產生壹些致癌的亞硝胺,但我還沒聽說有人因此而不吃面包。

此外,致癌物的毒性在不同的物種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並不是說人吃了就會中毒。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的證據不足。只要不大量吃蕨菜當主食,偶爾吃點也沒問題。

結論:蕨菜對人體致癌的證據並不充分,只要大量不當食用是沒有問題的。

觀點三:西葫蘆致癌,致癌原因是丙烯酰胺。

觀點是西葫蘆本身不致癌,高溫油炸後會釋放致癌的丙烯酰胺。實驗表明,西葫蘆高溫加熱後釋放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360微克,僅低於零食薯片(680微克)和薯條(390微克)。

專家透露:

什麽是丙烯酰胺?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解釋,含有天門冬酰胺和還原糖的食物,在120攝氏度以上高溫油炸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天冬酰胺是壹種天然氨基酸,在豆類和蔬菜中含量較高。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丙烯酰胺列為第二大致癌物。

此外,丙烯酰胺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大劑量的丙烯酰胺會使人抑郁,產生幻覺,甚至喪失記憶。

西葫蘆怎麽吃?

①炒之前不要把蔬菜切得太薄。越薄,受熱越快,越容易釋放丙烯酰胺。

②平時不要炒太久,炒過的菜也不要吃,會明顯增加有害物質;

3蔬菜不宜烤。烘烤後呈褐色、深色、黑色的蔬菜,往往會發生“美拉德反應”,含有致癌物質;

千萬不要等到油冒煙了再炸。這不僅會使蔬菜更容易釋放丙烯酰胺,還會產生大量有毒物質。

結論:西葫蘆硬挺吃,科學吃,健康營養,不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