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板藍根種植技術日記

板藍根種植技術日記

菘藍又名菘藍、靛藍,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材。根和葉被用作藥。根稱為“板藍根”,葉稱為“大青葉”。每年的需求量非常大。據全國市場調查,板藍根年需求量約400萬公斤,市場前景廣闊。菘藍耐寒、耐旱、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特別是近年來,其用量增加,經濟效益大大提高,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1的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1.1藥用價值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具有治療發燒、感冒、咽喉腫痛和腮腺炎的功效。尤其是對SARS的預防和治療。

1.2經濟效益種植板藍根經濟效益高。壹般板藍根、大青葉幹貨每公頃3750~5200kg,板藍根、大青葉幹貨均價4.00元/kg,每公頃產值可達2.4 ~ 3.3萬元。

2種植技術要點

2.1土地選擇和施肥

2.1.1土壤選擇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物,1年地面生長,第二年抽薹,株高約1.2m;果實紫色,扁平;根細長圓柱形,長20 ~ 50厘米;喜溫,喜冷,忌水浸。種植在疏松的土壤上有長而光滑的根和很少的分叉。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腐殖質壤土種植。

2.1.2合理施肥結合深耕,每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深耕後整平、起壟或起壟,達到深耕層。每畝施復合肥200公斤,播種時作為口服肥料施用。

2.2種子處理和播種方法

2.2.1種子采集與處理菘藍在1年不開花結果。當年收根時,選擇粗壯、不分叉的根條貯藏,第二年春季按50cm行距、20cm株距種植,及時澆水,第二年5月收幹種子。

2.2.2播種時間和方法播種前,將種子用40℃的溫水浸泡4小時,然後撈出,與草木灰混合均勻。北方春季種植較好,時間為4月20 ~ 30日。壟作播種時,要求播寬秧帶,壟寬60cm,株距3 ~ 4 cm,預留雙行外展秧;畦播行距20cm,雙遼市農技推廣中心株距7-10cm,每畝保護40-50萬株。播種時,開2cm深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覆土,踩1遍或輕壓1遍,土壤含水量應達到最大田間持水量的65% ~ 70%,播種後7 ~ 10天出苗。

2.3現場管理

2.3.1苗高4 ~ 7 cm時定苗,按3 ~ 4~7cm株距結合松土除草定苗。苗木固定後,生長前期要保持幹燥,不能潮濕,以促進根系紮實,生長後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促進養分吸收。高溫多雨季節註意排水。

2.3.2只有鏟草使土壤疏松,才能做到根深、叉少、葉茂。全生育期鏟三次:幼苗長3 ~ 4片葉時(5月底),鏟第1次土,深度15 ~ 20cm;1個月後(6月底),進行第二次鏟運,深度20 ~ 25cm;收獲前的第三次旅行(9月底)。如果用除草劑除草,可以選擇“精科草能”,在雜草長到3 ~ 5片葉子時噴灑。每畝用量40毫升,水50公斤。

2.3.3追肥,6月初剪葉追肥,每畝用硫酸銨40-50公斤,含鈣鎂復合肥7-15公斤。在保證水肥充足、長勢良好的情況下,6月下旬和8月下旬可分兩次采收葉片,采收時留茬高度3 ~ 5 cm。每次剪葉後要及時追肥和灌水,不能施碳酸氫銨,以免灼傷葉片。

2.4害蟲控制

板藍根病害主要是霜黴病和白粉病;主要害蟲為幼苗,如賴清蟲、桃芽。

2.4.1霜黴病主要癥狀:葉片和葉柄受損。前期葉片上有黃白色斑點,中後期葉片背面有灰白色黴菌。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變黃,最後死於棕枯。防治方法:註意排水、通風、透光,避免與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黴病的作物連作或輪作。發病期用70%代森錳鋅每畝噴100 ~ 150 g水50 ~ 60 kg進行防治,每7天噴1次,連續噴2次。

2.4.2白粉病的主要癥狀:對葉片的傷害。6-7月在低溫高濕、氮肥太多、植株太密、通風透光差的條件下,容易發病。高溫幹燥時,病害停止傳播。防治方法:田間無水,抑制病害發生;合理密植,配合施用氮、磷、鉀肥。發病初期用65%福美雙鋅可濕性粉劑300 ~ 500倍液噴霧。

2.4.3菜青蟲的危害癥狀:咬食葉片,危害輕的葉片變成孔洞和刻痕,危害重的葉片把葉肉全部吃掉,只留下葉脈。防治方法:3齡前噴灑90%敵百蟲800 ~ 1000倍液。

2.4.4桃芽害癥狀:成蟲和若蟲吸食莖葉汁液,使病葉萎蔫。防治方法:發生期噴灑40%樂果1000 ~ 1500倍或50%敵敵畏乳劑1000倍。

3收獲、加工和儲存

5438年6月+10月地上部分枯萎後,刨去根部。挖的時候在邊界旁邊挖了壹個60cm深的溝,然後把土按順序向前刨。幹至七八成時,紮成小捆,再曬幹,即為藥用“板藍根”,以根長、直、壯、實、粉狀者為佳。在北方的6月或8月,苗高18 ~ 20 cm時,可分兩次采收葉片,曬幹後得到藥用“菘藍葉”。

菘藍和菘藍葉壹般貯存在幹燥通風處,適宜溫度為28℃以下,相對濕度為65% ~ 75%,商品安全水分為11% ~ 13%。及時銷售,實現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