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中草藥的壹種,有什麽特別功效?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
?蒲公英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堿地蒲公英Taraxa- cum sinicum Kitag.、或異苞蒲公英 Taraxacumheterolepis Nakai et H? Koidz. 等多種同屬植物的帶根全草。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經。功能: 清熱 解毒 、利尿、散結。主治:急性 乳腺炎 、淋巴結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 結膜炎 、 感冒 發熱、急性 扁桃體炎 、急性支 氣管炎 、 胃炎 、肝炎、 膽囊炎 、尿路感染。內服:煎湯,10~30g(大劑60g);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蒲公英的醫家論藥
?蒲公英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啖之良。?(《本草經疏》)
?蒲公英,能入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巖為首重焉。緣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癰、乳巖,多因熱盛血滯,用此直入二經,外敷散腫臻效,內消須同夏枯、貝母、連翹、白芷等藥同治。?(《本草求真》)
?蒲公英,其性清涼,治壹切疔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乳癰乳癤,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幹者煎服,壹味亦可治之,而煎藥方中必不可缺此。?(《本草正義》)
?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太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於胃中土衰也,瀉火而土愈衰矣。故用白虎湯以瀉胃火,乃壹時之權宜,而不可恃之為經久也。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壹兩,少亦五、六錢,始可散邪輔正耳。?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於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本草新編》)
清熱解毒蒲公英的藥理作用:
1. 抗病原微 生物 作用 蒲公英註射液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 溶血 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 肺炎 雙球菌、 腦膜炎 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壹定的殺菌作用。蒲公英提取液(1:400)在試管內能抑制結核菌。蒲公英水煎劑(1:80)能延緩 ECHO11 病毒細胞病變。蒲公英醇提取物 31mg/kg 能殺死鉤端螺旋體。水浸劑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劑給大鼠口服,吸收良好,尿中能保持壹定的抗菌作用。
2. 保肝、利膽作用 動物 實驗表明:用蒲公英煎劑灌胃或用蒲公英註射液註射,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轉氨酶升高有明顯抑制作用;能顯著緩解四氯化碳性肝損傷引起的組織學改變。有報道指出,蒲公英在動物身上有利膽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膽囊收縮,奧狄括約肌松弛,有利於膽汁排入腸中。臨床上對慢性膽囊痙攣及 結石 癥有效。
3. 抗 胃潰瘍 作用 蒲公英煎劑給大鼠灌胃對應激性潰瘍有顯著保護作用;對無水乙醇所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損傷亦有顯著保護作用;並能明顯對抗幽門結紮大鼠胃潰瘍的形成。當蒲公英與黨參、川芎配伍時有協同抗胃潰瘍的效果,三者構成復方抗潰瘍作用更強。有報道指出,此復方抗胃潰瘍與胃黏膜損傷作用的機制可能與影響胃組織內源性PGE2含量有關。
4. 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蒲公英煎劑在體外能顯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母細胞轉化率。蒲公英多糖能顯著增強艾氏癌及MM46 腫瘤 細胞抗原所致小鼠腳墊遲發型超敏反應強度,並有給藥時間越往後越有效的特點,即於抗原刺激後的第11~20日給藥或2~20隔日給藥有明顯作用。蒲公英多糖腹腔註射能顯著增強小鼠抗體依賴性巨噬細胞的細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