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料:糖、醋、醬油、鹽、雞精、濕澱粉。
練習:
1.將肉末分成幾個小球,放入油鍋中用小火炸至金黃色,瀝幹油備用;
2.蔥、姜、蒜切末備用;
3.鍋中放少許油,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肉丸翻炒;
4.加入糖、醋、醬油、鹽、雞精,加少許水燒開,加入濕澱粉,勾芡至汁幹即可食用。
漏勺是壹種帶孔的大勺,各地叫法不同。
洗凈,切碎,放入碗中。準備醬油,讓肉變成深紅色(主要是調色和調味)。根據醬油的濃度和用量,加鹽,使餡的味道適合自己的口味。
將蝦米和冬菇泡軟,然後切丁。
姜:按照正宗肉丸的做法,姜是肉丸中不可或缺的調料,用量要略高於標準,這樣可以使姜的味道更濃,肉丸體現出鮮香的特點。生姜洗凈去皮後切塊(顆粒大小以咬碎但不遮擋視線為準,通常大小可維持在0.3mm×0.3mm-0.5mm×0.5mm之間)。
洋蔥:將洋蔥切成0.5mm左右的小塊,數量約為鮮豬肉的四分之壹。取三分之壹的蔥花,和豬肉拌在壹起,剩下的不要動。將所有輔料混合,煨制皮革。大約只剩下三分之二的洋蔥了。
食用油:這裏先說說食用油的作用。如果用的是瘦肉,可以通過加入食用油來調節,讓餡料不會太幹。如果用五花肉,可以省去這部分。
2、表皮的制作:
寧德蕉城肉丸的特色在於皮的制作。到處的丸子都會有肉,但皮通常是小麥粉和面粉做的,缺乏特殊的風味。寧德交城的肉丸最大的特點就是皮不是這些普通材料做的。
紅薯粉又稱澱粉,買回來就是小白塊(主要是紅薯做的,所以也叫紅薯粉)。用搟面杖將紅薯粉磨成細粉。(細紅薯粉買回來可能就是細粉,沒必要磨。)
買新鮮的芋頭(品種是拳頭大小,不是它的“崽”),把芋頭的表層土洗幹凈,放在高壓鍋裏(以前壹般只用壹鍋火煮,用高壓鍋也不會影響效果),煮熟。煮好的芋頭撈出後趁熱去皮(註意燙手),芋頭內部疊放在大鍋裏。用搟面杖搗成糊狀,叫做芋頭糊。這個過程需要格外小心,否則會結塊。
不斷攪拌澱粉到芋泥中。直到芋頭糊不再粘在手上。
做好的芋頭糊和揉好的面團差不多,粘而不粘。芋頭糊放太久可能會滲水,可以用澱粉攪拌均勻。
有些商家或者自己做的丸子,會用蒸熟的紅薯做紅薯糊,加澱粉做皮。紅薯做的表皮比芋頭做的表皮更甜。因為紅薯是粗糧,所以比較適合小孩和老人吃。
3.合同制:
將壹些芋頭糊搓成條狀,用手揉成圓形。厚度可以是0.5cm左右,直徑壹般是7cm左右(食指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制大小。將備用的蔥花放在底部,放入適量餡料,封口,揉成圓球狀。
4.烹飪:
鍋裏放清水,蒸鍋上鋪紗布,再鋪上肉丸,蓋上蓋子蒸。
5、出鍋:
肉丸的皮是芋頭做的,所以煮熟後,皮會呈現高粘性。為了避免烹飪時破壞肉丸的形狀,可以用光滑的筷子,蘸水後夾入盤中。有了漂亮的花雕,妳甚至可以登上雅致的大廳。
6.註意事項:
含肥肉的豬肉在高溫烹飪下會變成豬油,被含在肉丸裏。因為芋頭滑的特性,裏面的油和水都不會漏出來,裏面的餡料通過高溫會充滿鮮香的特性。所以壹點都不會覺得油膩。但由於五花肉未必會變成脂肪油,所以用瘦肉和食用油代替肥肉的方案可以避免挑食者對肥肉的厭惡。
包好的肉丸不要堆在壹起,會造成表皮粘連,可以用澱粉隔離。但是更好的方法是放在冰箱的冷凍室(冰層)裏。
牛肉丸的做法
材料:
鮮牛肉(500克)、精鹽(40克)、調味粉(4克)、清水(100克)、馬蹄粉(30克)。
方法:
1.將新鮮牛肉切片,用小圓鐵錘搗碎,用清水、精鹽、菱角粉拌勻,打成牛肉膠。
二、用手將牛肉膠搓成丸子狀,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用文火浸泡(水清,丸子浮在水面),撈起,燉熟,煎熟,等待鹹宜。
註意:
第壹,牛肉壹定要新鮮,不然沒有膠質,沒爛就容易出水,做出來的牛肉丸也不光滑。
第二,牛肉丸要用文火煮。如果用大火煮,牛肉丸會變得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