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蘋果螺科的常見種類

蘋果螺科的常見種類

Pomacea bridgesii(神秘蝸牛,象牙蝸牛)

它是福壽螺的近親,由裏夫命名。這種蝸牛的卵塊在後期是橘黃色和淡粉色的。裏面的幼螺剛開始和福壽螺幼螺壹樣,但過了幾天就變成了鮮艷的顏色,體長1 cm到成螺的顏色,因種而異。常見的種類有:紫衣螺、假福壽螺、白象牙螺、假金螺、紫玄螺、藍玄螺、白玄螺等。

福壽螺(福壽螺)

福壽螺(Ampullaria canaliculata)是壹種屬於福壽螺屬(Ampullidae)的軟體動物,因其體型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而成為餐桌上的美味。1981引入我國,已列入我國第壹批外來入侵物種。食用加熱不足的蝸牛,可能會引起人體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

目前已被列入我國第壹批外來入侵物種。

於1981引入中國。其肉質細嫩可口,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和礦物質,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因其脂肪含量低,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優質滋補品。此外,它還是壹些珍貴水生動物的飼料。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中國各地都有栽培。食用加熱不足的蝸牛,可能會引起人體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

然而,廣州管圓線蟲病是由寄生在人類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大鼠心臟和肺部的寄生線蟲引起的。可發生腦膜腦炎。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完全的蝸牛後可被感染,可引起頭痛、發熱、落枕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引起癡呆甚至死亡。所以吃螺螄的時候壹定要註意徹底加熱。

福壽螺屬於壺腹螺科。以金黃色蝸牛殼聞名的福壽螺是水稻生產中的主要害蟲之壹。1989年,FAO估計這種害蟲造成的水稻產量損失相當於菲律賓水稻種植面積的1%到4%,因此產量損失巨大。

為了控制這種害蟲,許多農民使用大量的合成的、昂貴的、殺蟲譜廣的和對包括人類在內的非目標生物有害的殺蟲劑。

這種方法提供了關於滅螺的額外信息,其中包含許多減少誤用滅螺劑的新信息。這裏詳細討論了福壽螺的生物學,包括農民在農場控制福壽螺的幾種技術。

現在正在使用壹種新的治療福壽螺的配方,這種配方是chicharon(餅幹)的產品,無水無味,保質期長,可以作為其他配方的配料。

我們希望這種方法將幫助我們的技術人員、推廣人員和農民更好地理解這種控制福壽螺的自然和廣泛的策略。

【福壽螺】,俗稱“金蝸牛殼”,於1982 ~ 1984年引入菲律賓群島。這種蝸牛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經臺灣省傳入菲律賓群島。福壽螺營養價值高,人畜皆可食用,經濟效益高,所以傳播迅速。然而,引入後幾年,福壽螺已成為水稻上的主要害蟲。

在菲律賓群島的300萬公頃稻田中,有1.20到1.60萬公頃的水稻遭受了蝸牛的侵害。在1990噴灑P212M來控制這種害蟲。1986年首次記載了卡加延盆地300公頃灌溉稻田福壽螺嚴重為害,已成為該地區稻田主要害蟲。此後福壽螺危害面積越來越大,已發展成為全國性害蟲。

-福壽螺繁殖率高,可存活2-6年。

——蝸牛殼呈褐色,肉呈乳白色至金粉色或橙色。

-個體大小取決於食物利用率。

-危害最大的時期是蝸牛殼長度從10 mm(相當於玉米種子大小)到40 mm(相當於乒乓球大小)*

——母螺的囊蓋是凹的,公螺的囊蓋是凸的。

-雌性成蟲的蝸牛殼向內彎曲,而雄性則向外彎曲*。

*根據碩士生Dela Cruz、RC Joshi和Andar Martin的研究結果。

從新插秧到移栽後15天和直播後4-30天,移栽稻最易受福壽螺危害。

福壽螺破壞秧苗的基部,甚至壹夜之間破壞壹片稻田中的整株水稻秧苗。昏暗的山丘,殘破的葉片漂浮在水面上。

傳記

卵產在任何植被、山脊和物體上(如細枝、樹樁、石頭等)。)晚上在水上。卵塊呈亮粉色至紅色,即將孵化時變為淡粉色。卵的孵化期為7-14天,幼螺和成螺相繼出生。

小蝸牛迅速成長和成熟。幼螺的食性是常年混在有水的植物中,雄性每天可交配3-4小時。福壽螺繁殖迅速,壹個月可產卵1000-1200粒,因此在其生活場所消除卵塊是非常有效的防控策略。

池塘、沼澤、灌溉地、運河、濕地在旱季,福壽螺把自己埋在潮濕的土壤裏,夏天睡六個月,雨季到來時又開始活動。它們可以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存,例如水中的汙染物或低氧水平。

食性和寄主範圍

福壽螺以多種植物為食,如藻類、滿江紅、大戟、水葫蘆、水稻幼苗和其他肉質葉植物。福壽螺喜歡柔軟的植物組織,因為它們用粗糙的舌頭破壞植物的表面。它們也以任何分解的有機物為食。

天然生物控制劑

紅蟻吃螺卵,鴨子吃螺肉和幼螺,螺被煮熟。人吃蝸牛肉,田鼠咬蝸牛殼,吃蝸牛肉。

治理戰略

在整地階段

在最後的翻耕之前,蝸牛是在上午和下午最活躍、最容易找到的時候用手抓的。

使用對兩棲動物有毒的植物,如Entada phasekaudes kmeer、tubangkamisa、sambong、tuba-tuba和gabihan。煙草(葉)、柑橘(根)、makabuhay(葉)、金果欖(果)和胡椒(果)。

據報道,對福壽螺有毒性影響的其他植物包括:福壽螺、印楝和阿月渾子。在移植水稻之前,強烈推薦這些植物。簡單的辦法就是開溝限制福壽螺的活動,放壹些上述植物的葉子。

使用芋頭、香蕉、番木瓜、牽牛花和舊報紙等誘餌收集福壽螺。最後壹次翻耕時,拖壹個裝重物的大袋子,在稻田裏開溝(至少25厘米寬,5厘米深)。溝間距為10-15cm。同樣,沿著稻田開了壹條小溝(寬25厘米,深5厘米)。

在主要灌溉水的進出口處放置金屬線或竹子制成的網,防止福壽螺的幼蟲和成蟲進入。該方法還可以收集福壽螺。

在水稻移栽過程中

以標準的速度和距離播種,使稻稈長得粗壯。

如果螺害嚴重,移植秧齡25-30天的早熟水稻品種。在科迪勒拉高地的水稻種植區可以使用秧齡為30-35天的晚熟水稻品種。

在有水的水田或水溝附近放置竹樁,吸引成蟲產卵。這種方法很容易收集大量的卵塊並破壞掉。

移栽後保持淺稻田水(2-3厘米深)3天。

偶爾灌溉稻田會限制福壽螺的流量和攝食活動。

收集的蝸牛被當作蔬菜食用或碾碎後餵給鴨子和豬。用加比、木瓜、牽牛花葉等植物做引誘劑,很容易收集到蝸牛。

使用福壽螺最不喜歡的分蘗力強的水稻品種,如PSB Rc36、Rc38、Rc40和Rc68。

物種名稱福壽螺

拉丁學名Pomacea scalaris

由Orbigny命名,1835

科和屬分類貝類,軟體動物,腹足綱,腹足綱,蘋果螺。

外觀特征

殼略橢圓形,殼深褐色,肩平,螺塔小,殼口圓,臍孔小。蘋果螺嗜食各種水生植物。如果水中缺少食物,它們會爬出水面,吃岸上的綠色植物。福壽螺和福壽螺雌雄同體,交配後壹周左右產卵。交配時,雄螺在雌螺的殼上爬行,雄螺的陰莖鞘翻出,插入雌螺的雌孔。產卵行為在日落後進行。產卵時,母螺爬出水面,在水面以上10 cm的高度產卵,產卵後再潛回水中。卵直徑約2毫米,由粘液粘合,幹燥後固定成紅色的葡萄串,長2厘米至7厘米不等,寬約1.5厘米。交配後,福壽螺也爬出水面產卵。卵塊呈暗土黃色,卵塊比福壽螺大,直徑2.5-3毫米,卵塊被福壽螺分泌的粘液覆蓋,不像福壽螺的卵塊,卵塊被計數。兩種福壽螺的潛伏期約為2周。孵化後,幼螺啃食蛋殼,落入水中繼續生長。大約50天後,它們成熟,可以交配產卵。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分布於南北半球、熱帶和亞熱帶的淡水或微鹹水中。

習慣環境

棲息地環境湖泊,池塘,溝渠和其他靜水。棲息在10-100厘米水深的邊緣,水溫宜在25-30℃之間。與福壽螺相比,福壽螺似乎更喜歡生活在清澈、稍微流動的水中。大爪螺與Pomacea相比,外殼扁平,白色帶黑色條紋圖案或黃色。是的。蛋形,白色,被透明物質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