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買幹貨,魷魚要挑“大的”還是“小的”好?口感差別大,別瞎買

買幹貨,魷魚要挑“大的”還是“小的”好?口感差別大,別瞎買

其實吧,在社區團購平臺購買蔬菜、水果、雞蛋、零食、餅幹、調味料、米面糧油等,還真的非常便捷的,最近壹段時間喜歡上了娃娃菜,壹包三顆,網購價格便宜,不到3元錢,而在菜市場購買,稱重計價之後,最便宜也要5元的樣子,所以,對於我來說,除了新鮮的水產、豬肉、牛羊肉在超市購買之外,其他都是直接網購的。

出門逛超市的時候,就會多購買壹些豬肉、排骨,裏脊肉、五花肉,放在家裏的冰箱冷凍保存,偶爾也會去小區附近的菜市場買點鹵菜,比如:鹵牛肉、鹵牛肚、鴨脖子等換換口味。

我經常做的家常菜有:青椒炒雞蛋、醋溜大白菜、青椒炒肉絲、黃皮拌皮蛋,我媳婦喜歡吃魚,所以,隔三差五就會做紅燒鯽魚、紅燒鯿魚,我爸媽喜歡吃紅燒肉,我偶爾也會做,但老是這麽幾樣,變著花樣做,變著花樣吃,未免單調,總有吃膩的時候。

前幾天,壹家人都沒有什麽胃口,實際上是吃膩了我做的那幾樣家常菜,於是在爸媽的建議下,我去超市買了壹些基圍蝦、半只鴨、魷魚卷,回家給他們做了壹盤白灼基圍蝦、壹鍋老鴨蘿蔔湯,還有青椒洋蔥炒魷魚,壹家人大快朵頤,吃的是幹幹凈凈,連那鍋老鴨蘿蔔湯都喝的底朝天。

吃完晚飯,爸媽還是意猶未盡,於是我提議明天繼續,還是來壹鍋老鴨蘿蔔湯、燒壹鍋紅燒肉,再買壹條鱸魚回家,清蒸,說得好好的,第二天壹大早,爸媽出門買菜,又買回來了壹些基圍蝦和魷魚,我有點納悶,問道:不是說好吃紅燒肉和清蒸鱸魚的嗎?

我媽找了個理由,說他們上了年紀不適合吃油膩的紅燒肉,還是吃點清淡的好,於是就買了基圍蝦和魷魚。

其實,我心裏明白,爸媽更喜歡吃基魷魚,昨晚閑聊家常時他們的態度,那是搪塞我的。

還是同樣的做法,青椒洋蔥炒魷魚,晚上吃飯的時候,壹家人各自品嘗了少許之後,壹大盤魷魚就剩下來了,老媽說我的廚藝發揮不穩定,導致晚餐做的魷魚不好吃,嚼不爛。

我也奇怪,明明都是魷魚,做法也是壹樣的,為什麽就變得這麽難吃?

又過了幾天,去超市買魷魚,壹位大爺在那挑魷魚,超市冷櫃裏的魷魚大大小小的都有,我看著老大爺只挑選那種體型細小的,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於是就冒昧地詢問那位大爺,大爺熱情,壹邊挑選壹邊給我解釋其中的原因。

在這位大爺的講解下,我才知道,原來體型細小的魷魚叫做“柔魚”,肉質較為鮮嫩,口感要比那種體型較大的要好吃太多。

找到原因之後,按圖索驥,買了壹些體型細小的魷魚回家,還是那個做法,通過實踐佐證,我算是弄明白了,好多食材看似壹樣,其實有太多的講究,稍微粗心壹些,既浪費錢還不好吃。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只知道的魷魚的做法,比如:鐵板魷魚、幹煸魷魚、紅燒魷魚等,大家只知道大魷魚、小魷魚,比如我,如果不是家裏人喜歡吃魷魚、不是超市的那位大爺耐心講解,我還真不知道魷魚的種類有哪些?

1、我們去超市買魷魚,大致上有這麽兩類,比如說個頭比較大的那種魷魚,它的名稱叫做“槍烏賊”,屬於管魷目閉眼亞目。

2、還有壹種軀幹比較細小的魷魚,它的名稱叫做“柔魚”,屬於管魷目開眼亞目,小的魷魚有個比較通俗的名字“小管仔”。

3、魷魚的幹制品叫做魷魚幹,肉質特佳,在國內外海鮮市場負有盛名,年產4-5萬噸,主要的漁場在中國海南北部灣、福建南部、廣東、河北渤海灣、廣西近海,以南海北部灣、渤海灣出產的魷魚為最佳。

4、在選購魷魚的時候,優質的魷魚大多是體型完整堅實,呈粉紅色,有光澤,體表面略有白霜,肉肥厚,半透明,背部不紅。

魷魚幹是中國出口的大眾海產品之壹,由新鮮的“柔魚”和“槍烏賊”幹制而成,與同類幹貨比較,比墨魚幹的可食用部分多、蛋白質每百克的含量也多,主要產於廣東、汕頭附近的南海、海康,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欽州,福建省的東山、晉江、廈門等地,以廣東和汕頭的魷魚幹最為盛名,立夏之後是捕捉柔魚和槍烏賊加工成魷魚幹的旺季,主要的加工方法如下:

1、先說說魷魚幹的加工工藝流程,大致上有這麽幾個工序,選料、浸泡、剖割、除內臟、洗滌、幹燥、腌蒸、分級、包裝。

2、再說說制作魷魚幹的準備工作,需要選擇合適的曬魚場,比如靠近海邊,交通便利。另外還需要設置支架,比如固定支架和活動網支架,最後還需要建設浸泡魷魚的魚池。

3、工藝流程大致就是上文所介紹的,重點說說魷魚幹在制作過程中的幹燥問題,通常采用吊曬法和網曬法。曬制魷魚幹主要集中在秋天和冬天,因為這兩個季節,晴天多雨水少,空氣也比較幹燥,壹般需要曬制6-10天的樣子。

4、魷魚幹制作好之後,還需要分級,依據國際標準,背長25厘米以上為特級品、20-25厘米為壹級品、14-20厘米為二級品、8-13厘米為三級品。

5、曬好的魷魚幹應該是體色微紅,肉質白嫩、質量上乘,如果儲存得當,可儲藏1年以上。

市面上常見的魷魚幹壹般為長形和橢圓形兩種,長形是柔魚幹制品、橢圓形是槍烏賊幹制品,長形的魷魚幹比橢圓形的魷魚幹好。

對魷魚來說,大小並不能簡單地來分辨其好壞,體型大小的不同,口感上也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我們在挑選魷魚幹的時候,還真不能依據過往的經驗,認為大的好,如果是那樣,美味的魷魚就會與我們擦肩而過。

體型較大的魷魚幹是使用“槍烏賊”這個品種的魷魚制作而成的,通常的外形是橢圓形,肉質相對來說比較硬,無論使用什麽樣的烹飪方法,口感都會偏硬偏柴。

而體型細小的柔魚制作而成的魷魚幹,外形大多是長形,這個種類的魷魚,肉質較為軟嫩,吃起來的口感要好很多。

因此我們在購買魷魚幹的時候,並不能挑選大的,因為大的魷魚幹大多是橢圓形的,肉質較粗,而應該購買長形的魷魚幹,也就是我們上文介紹過的,使用柔魚制作而成的魷魚幹會更好壹些。

分辨魷魚幹的好壞?這裏我們就只說如何分辨,指的是分辨所有的魷魚幹,包含長形的,橢圓形的,雖然橢圓形的魷魚幹口感相對會差壹些,但我們在購買的時候,還是需要知道如何分辨?

1、優質的魷魚幹外形都是比較自然的,體形完整沒有分割、光亮潔凈無雜質、肉質肥厚。

2、品質上乘的魷魚幹色澤為黃白色或者粉紅色,表面平整光滑,半透明光澤較為明顯,而有壹些純白色的魷魚幹大多數經過漂白劑處理過的。

3、優質的魷魚幹,表面大多都會有壹層薄薄的白霜,這是因為海水中的堿經過風化形成的甘露醇,如果白霜較為厚實,壹般就是加鹽後期處理過的。

4、質量好的魷魚幹都是不加鹽的淡幹處理,自然風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營養價值和天然口感,而劣質的大多采用的是熏幹,為了提高保鮮度會加入食鹽和色素,吃起來鹹鹹的,口感也會差壹些。

5、魷魚早制作成魷魚幹的過程中會非常的小心,主要考慮的是完整性,不會弄斷魷魚的,所以,每壹條都應該是完整的個體,如果是不完整的,說明加工過程表粗糙。

墨魚又叫做烏賊,魷魚有個品種叫做槍烏賊,這是魷魚同墨魚在品種上的差別,同時它們的外形也不太壹樣,墨魚幹中間有壹塊大骨頭,體型稍短,顏色是烏褐色,肉質較厚。

而魷魚幹背上只有壹條很軟的膠質軟骨,體形較長,顏色是粉紅色,白面有壹層白霜。

在口感上墨魚幹的口感較為緊實,口感細嫩,而魷魚幹的口感稍微帶壹點點嚼勁,沒有墨魚幹軟嫩。

從營養上來進行比較,魷魚幹可以食用的部分比墨魚幹多13%,蛋白質含量比墨魚幹高27%。

墨魚幹的價格比魷魚幹貴不少,相對來說魷魚幹要實惠很多。

寫到最後,還想啰嗦幾句,同樣是幹魷魚,挑“大的”還是“小的”?弄懂以後再買不吃虧,對魷魚來說,大小並不能簡單地來分辨其好壞,體型大小的不同,口感上也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我們在挑選魷魚幹的時候,還真不能依據過往的經驗,認為大的好,如果是那樣,美味的魷魚就會與我們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