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兒調理脾胃的方法

小兒調理脾胃的方法

壹、小兒如何調理脾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運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供身體使用。另外,中醫認為“脾四時旺”,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容易生病。脾胃虛寒的孩子特別容易感冒,表現為面色蠟黃,眼睛發黑,鼻梁上有“青筋”,身體消瘦,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經常腹瀉。那麽孩子如何調理脾胃呢?

1,日常飲食

中醫的脾胃是指脾經和胃經。如果孩子飲食不當,暴飲暴食肥胖,偏食偏食,饑餓感不均,都有可能傷害他的脾胃。建議註意日常適當餵養,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肉,飲食規律,最好定時定量,也要讓孩子少吃零食。

如果脾胃虛弱,內冷,孩子要養成吃熱飲的習慣,不能吃冷水冷飲,酸奶也不要吃太多。平時可以多吃山藥和芋頭,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如果脾胃虛弱,內熱,那麽就要少吃幹、煎、辣、寒的食物,建議多吃海帶、胡蘿蔔、南瓜等食物。

2、中藥調理

脾胃虛弱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積食、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專家表示,考慮到兒童“脾虛”的生理特點,可以用中醫調理兒童的脾胃,既能保護兒童嬌嫩的腸胃,同時也能對癥治療。

3、按摩推拿

按摩足三裏穴有調理脾胃的作用。足三裏位於兩小腿外側,膝下第三只手指在脛骨外側,是全身支撐點。家長每天給孩子按摩足三裏穴10-15分鐘,可使孩子消化系統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黃肌瘦。

捏脊法可用於嬰兒。家長站在孩子右側,讓他俯臥,雙手捏住脊柱兩側的皮膚,從骶尾部逐漸上移至頸部,反復十余次,每日兩次。捏脊可以健脾、助消化強身、增進食欲、減少感冒、增強體質。

4.註意勞逸結合

在作息上,充足的睡眠對於增強孩子體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

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天氣適宜時,帶孩子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參加戶外活動。

二、孩子吃什麽調理脾胃?

1,粗糧清淡食物

剛開始的時候,多吃些清淡的食物,讓腸胃慢慢恢復正常。節後幾天的主食應以粗糧為主,可適當增加玉米、燕麥等食材,並註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同時多喝粥和湯,如新鮮綠葉蔬菜、小米粥、面湯等。,再加點鹹菜。這些湯有很好的“清火”作用,讓妳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道得到休息和調整。

2.多喝開水

大部分人在假期都會有較高的脂肪攝入。利用兩三天的時間,減少精米、面粉、糖果、甜糕點的攝入,強迫自己多喝水,尤其是白開水,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3.吃水果保持平衡

節日裏吃的好吃的很多都是油炸的或者甜點,吃多了自然讓腸胃難受。要調節節日裏不平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當有效的。橙汁和木瓜能很好的調節消化功能,都有祛熱郁結的作用。另外,買些金銀花、菊花、木棉,加點蜜棗燒開水喝,不僅香甜可口,還有平衡消化的作用。

4、綠色蔬菜補充纖維

綠葉蔬菜含有膳食纖維,多補充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泄。

中醫認為兒童脾胃功能差主要有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三個問題。下面介紹壹些以食療為主,藥物為輔的針對性調理方法。

三三粥調理孩子脾胃

1,蓮子山藥粥補脾胃氣虛

脾胃氣虛的孩子常出現面色萎黃、乏力、不思飲食、食後飽脹、便溏等表現。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沈淩白術散、七味白術散等中成藥,平時可選用蓮子山藥粥進行食療。

制作: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蓮子去皮去核,加入山藥、粳米和水,煮粥,適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形體消瘦的小兒。

2、芡實茯苓粥健脾壯陽

脾陽虛常導致四肢冰冷、腹痛。吃冷食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典型的脾陽虛可以用理中丸治療,日常飲食可以用芡實茯苓粥治療。

制作:芡實15g,茯苓15g,大米適量。將前兩味放入鍋中,煮至軟爛,再加入適量大米,繼續煮至粥爛,即可服用。具有健脾燥濕、澀腸止瀉的功效。

3.沙參、麥冬、豆粥補胃陰

胃陰不足的孩子,壹般會出現口唇、舌苔生瘡,並伴有口幹唇紅、手腳發熱、食欲不振、便秘等癥狀。中成藥可以用養胃增液湯治療,飲食可以用沙參麥冬豆粥治療。

制作:沙參、麥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放入水中煮沸20分鐘左右,然後過濾湯汁,再加入粳米、扁豆煮成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