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建設牛蛙養殖場

牛蛙是壹種價值很高的兩棲動物,也是重要的農業養殖項目。養殖前要註意牛蛙養殖場所的建設,這也是養殖的基礎工作。那麽,牛蛙養殖場怎麽建?我們來看看牛蛙養殖基地的建設規劃。壹、牛蛙養殖場建設技術牛蛙養殖場應建在有水面、有土地、安靜、溫暖、植被好、浮遊生物和各種昆蟲豐富、壤土、通電的地方。根據不同的養殖方式建設相應的青蛙養殖場。目前青蛙的飼養方式主要有兩種:自然繁殖和人工精養。前者

如何建設牛蛙養殖場

牛蛙是壹種價值很高的兩棲動物,也是重要的農業養殖項目。養殖前要註意牛蛙養殖場所的建設,這也是養殖的基礎工作。那麽,牛蛙養殖場怎麽建?我們來看看牛蛙養殖基地的建設規劃。壹、牛蛙養殖場建設技術牛蛙養殖場應建在有水面、有土地、安靜、溫暖、植被好、浮遊生物和各種昆蟲豐富、壤土、通電的地方。根據不同的養殖方式建設相應的青蛙養殖場。目前青蛙的飼養方式主要有兩種:自然繁殖和人工精養。前者

如何建設牛蛙養殖場

牛蛙是壹種價值很高的兩棲動物,也是重要的農業養殖項目。養殖前要註意牛蛙養殖場所的建設,這也是養殖的基礎工作。那麽,牛蛙養殖場怎麽建?我們來看看牛蛙養殖基地的建設規劃。壹、牛蛙養殖場建設技術牛蛙養殖場應建在有水面、有土地、安靜、溫暖、植被好、浮遊生物和各種昆蟲豐富、壤土、通電的地方。根據不同的養殖方式建設相應的青蛙養殖場。目前青蛙的飼養方式主要有兩種:自然繁殖和人工精養。前者生產成本低,單位面積產量低,但產量大,更適合在國內大面積推廣;後者投入多壹點,產量高,適合農民在郊區發展。自然增殖這是利用自然環境和天然餌料養蛙,人工部分僅限於圈定養蛙範圍、放流蛙種和收獲商品蛙。1.山區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或三面環山、兩山中心沖刷的地方增殖。山區可以作為牛蛙逃跑的天然屏障,在山區的空隙處修建1.5米高的圍欄,在適合牛蛙繁殖的水域投放壹定數量的養殖蛙。經過兩年或更長時間的封山養蛙,它們自然大量繁殖。當青蛙種群達到壹定規模時,就進行有計劃、科學、合理的捕殺。這種生產方式成本最低,可以為社會提供大量優質食用牛蛙。2.為增加庫區水產養殖,應選擇合適的庫灣築壩造田,形成出口小、肚大、底平、背山南、光照充足、水面寬闊的養蛙環境。大壩高度應超過水庫總水位1.5m以上..大壩配有閘門、溢洪道或排水涵洞。在庫灣幹涸或水位最低時,清理底部,消除敵人的危害,然後在庫灣周圍的土地上修建防逃圍欄。當水位上升時,打開閘門,將水釋放到水庫灣中。之後,關上閘門,開始放養蛙種。規格為幼蛙20-25克,蛙種要壹次性備足。然後用肥料和水給水庫灣施肥,同時在周圍的土地上產生大量蚯蚓或蠅蛆供牛蛙食用。這些商品蛙可以作為商品出售,也可以作為養殖蛙放入整個水庫,使水庫成為壹個大型的天然牛蛙養殖場。3.在湖中養蛙,選擇水深1-2米的樹枝,在最窄的地方用竹樁或鋼筋混凝土柱堆成壹排,搭建蛙箔,不設箔門,將樹枝與湖隔開。湖汊岸邊也要建防逃圍欄。箔片底部必須牢固,不留氣孔,箔片頂部應高出水面約1米。然後將水體移出野外,用魚藤酮(每立方米水體0.05 g)即可中毒。7?10天後即可放生蛙種,密度為每平方米20-25g規格的幼蛙70只,或250g規格的成年蛙10-20只,或約140-150只帶新後腿的蝌蚪。註意防範蛇、鼠、鳥、肉食性魚類等天敵的危害,1 ~ 2年內禁漁。經過兩年多的增殖,可以根據種群數量有計劃地捕殺和銷售商業青蛙。如果湖的分支中蝌蚪或幼蛙過多,可以將壹些轉移到湖的其他分支或整個湖區,以擴大其增殖。4.選擇條件好的河溝養殖青蛙。在水面寬敞、流速較慢的地段,兩端淺水區修建兩個箔片,海岸兩側修建逃生墻。在封閉的水體中進行除草,然後放入蛙種或青蛙進行自然繁殖。5.稻田養蛙,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強的田地,最好和附近的藕田、池塘壹起圍起來,形成理想的牛蛙養殖場。蛙種放養後,稻田水深壹般保持在10 cm為宜。當稻田需要曬太陽、施肥或噴灑化學藥劑時,牛蛙可以進入藕田或池塘生活。如果只在稻田裏養牛蛙,必須在田地的進出水口附近挖幾平方米、60-80厘米深的防護坑,並在稻田周圍挖深30-40厘米、寬30-40厘米的防護溝,將坑與溝連接起來。北方稻田飼養牛蛙,需要在田邊挖蓄水能超過1.2米的深坑,以保證蛙能安全越冬。6.在院子裏養青蛙如果有壹個開放面積67平方米的院子,可以建壹個30平方米的水池,保持水池深度40厘米,院墻就是逃生墻。在水池旁的土壤中種植蔬菜或果樹,用牲畜堆肥培養蚯蚓。在水池上安裝1-2個黑光燈誘捕昆蟲,池內可飼養500-1000只牛蛙。這樣每年可以收獲幾十公斤的食用青蛙。二、牛蛙養殖場建設原則1。養殖場要盡量符合青蛙的生活習性,選擇自然環境幽靜、植物叢生、靠近水的地帶。有工廠,有汽車,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噪音和震動往往比較嚴重,不適合養青蛙。特別是在飼養繁殖蛙的野外,要仔細考慮這些因素。選擇壹片開闊地帶作為農場,需要對其生態環境進行必要的人工改造。通過種草種樹或種植瓜果等經濟作物來增加植被。最好能讓地方冬暖夏涼,地面稍微向東南傾斜就更好了。這種地形陽光照射面積大,地溫和水溫上升快。在夏季,它也可能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波動水面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有利於水中青蛙及其餌料的繁殖和生長。2.養殖場必須有水源保證,便於排灌,能有效控制水溫、水的溶解氧和病蟲害,有利於青蛙的生長和越冬。養殖場要排水通暢,灌溉通暢,平時有利於調節池水,暴雨時不會造成洪水,遇到幹旱能及時供水。有些農田用水可能與農田灌溉水源有關,所以要考慮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做好相應的準備,避免在清晨或排水時因兩者不相容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養殖場盡量建在餌料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提供大量的天然食物源,如昆蟲、浮遊生物、蝸牛、泥鰍、小雜魚、小蝦等,可以降低飼料成本。或者這壹帶有豐富廉價的生產餌料的原料和土地,比如附近有畜禽養殖場,有大量的動物糞便供應,或者有賣剩菜的食品加工廠。如果附近有青蛙的人工合成餌料出售,使用起來會更方便。4、室外養殖還要考慮搭建防逃設施的便利性因為青蛙擅長跳躍、鉆爬,需要搭建防逃墻。第壹,防逃墻可以防止養殖的青蛙逃跑;二是防止野生青蛙、水鼠等外敵入侵,破壞養殖青蛙的卵和蝌蚪。5.與水產養殖相關的配套設施要齊全或便於建設水產養殖的車間、倉庫,要考慮生產生活用電、交通條件、通風條件、產供銷等多種因素。這不僅方便日常管理,也有利於產品銷售。通過以上關於如何建設牛蛙養殖場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牛蛙養殖基地的建設方案。牛蛙是壹種適應性很強的野生兩棲動物,只要有水,山區、平原、城鎮、農村都可以養殖。養殖場所通常可以分為室內和室外,所以要註意合理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