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到底不能吃呢
相信在家有三姑說這個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容易致癌,六婆說隔夜菜可以吃,自己都吃了多少年,八姨說不幹不凈吃了沒病,那到底聽誰的,很糾結。
浙江大學某實驗室研究人員為了搞清楚什麽是隔夜菜、隔夜菜到底有多少危害腦洞大開地決定好好來研究壹番。他們請來衛生有保障的餐廳廚師燒了四個經典家常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來認真研究隔夜菜這壹朋友圈恒古討論不休的健康問題。
接下來就認真看看,到底放了多久的菜才稱得上是不能吃的隔夜菜吧!
首先四個菜在燒好後立刻分成了四份,分別放在壹次性飯盒裏包上保鮮膜,再放進冰箱4℃貯存。
放置半個小時後
鍋後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
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肴壹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半小時的剩菜小結:
雖然才短短半個小時,肉還是溫熱的就被判處了“剩菜”的命運。想要吃得健康,不妨在烹飪肉類的時候做得稍微清淡壹點,也要註意不要壹次性煮食太多的肉類哦!
放置6小時
6小時後,差不多為中飯到晚飯的時間間隔。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
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簽的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後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後,這些菜肴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肴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六小時的剩菜小結:
紅燒肉華麗麗地變“剩”菜了,雖然看著還是新鮮的模樣,但細菌們已經汙染了妳的美味佳肴。
放置18小時
18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簽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十八小時剩菜小結:
除了韭菜炒蛋無壹幸免,這是因為韭菜和蔥、蒜類似地有抑菌作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剩菜變質的情況。所以多吃蔥蒜能殺菌,看來也不是空穴來風哦!
放置24小時
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後,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壹批貼有“24小時”標簽的4個菜肴,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
實驗人員說,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多學壹點點
早前已經有研究發現,攝入3克亞硝酸鹽即可中毒致人死亡,亞硝酸鹽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重則死亡,長期食用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成人攝入0.2至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簡單說,今後按量做菜,切勿剩菜。
隔夜菜有害健康
隔夜食物黑名單
1.海鮮產品只吃新鮮
最不該食用的隔夜食物非海鮮產品類莫屬。魚貝類的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特別是蝦、蟹等腐食性的海鮮類產品,它們的腸胃中存有各種細菌和腐敗物質,如果不是現殺現煮,很可能是已經由內而外腐敗了的食物!
2.隔夜銀耳不能吃
因為不論是室內栽培的銀耳和椴木野外栽培的銀耳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經煮熟後如放的時間比較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
3.隔夜葉菜不要吃
通常莖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
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莖葉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 如果準備多做壹些菜第二天熱著吃的話,應盡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
6.隔夜湯小心飲用
熬湯費時,所以人們平時會熬壹大鍋,慢慢喝,但剩湯長時間放在鋁鍋、不銹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析出有害物質。建議湯底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品,煮好的湯用幹凈的勺子舀出來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存放在冰箱裏。
7.隔夜鹵味不要吃
預防食物中毒,春夏季節吃鹵味糟貨不要隔夜。食品專家提醒,即使放在冰箱裏的食物,也並非絕對“保險”。冰箱裏易滋生黴菌,還有嗜冷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