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是紅茶還是綠茶?
烏龍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壹種茶。它有迷人的香味。沏好的茶不僅清香撲鼻,而且對我們的健康大有裨益。但是,很多愛喝烏龍茶的人都很困惑。很多人會問烏龍茶是紅茶還是綠茶。其實烏龍茶既不是紅茶也不是綠茶,是綠茶。
鳳凰水仙烏龍茶怎麽樣?
是產於廣東潮安鳳凰鄉的條形烏龍茶,分為單叢、波碟、水仙三級。具有天然花香,蜜韻,味濃,醇,爽,甜的口感,耐沖泡。主要銷往粵港澳地區,並出口日本、東南亞和美國。鳳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綠、味香、味甜”的美譽。茶條肥碩,顏色是鱔魚皮色,油亮有光澤。茶湯黃澄澄,醇香四溢,清爽甘甜,留香持久,耐泡。
烏龍茶的小知識
烏龍茶的前身——北園茶,烏龍茶發源於福建,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首先要追溯到北苑茶。北園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有名的茶。歷史上介紹北苑茶制作和熬制的書籍有十余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壹帶,晚唐產茶。
據《閩通誌》記載,晚唐建安人張廷輝在鳳凰山種茶。剛開始是糊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龍鳳茶問世。宋真宗(998)之後,它被改造成壹個小團體茶,成為世界著名的龍組鳳凰餅。當時在福建做轉運官、監制貢茶的蔡襄,特別推崇北苑茶。在1051寫的《茶經》中,他說“茶的味道以甘滑為主,但北苑鳳凰山連續焙制出來的產品好吃。”北苑茶的重要成品屬於龍團風餅,其加工工藝正如皇甫冉送給陸羽的采茶詩中所言:“遠在上崖,布葉春暖,白日籃斜。”要收割壹筐鮮葉,需要壹天的時間,葉子在筐裏搖壹搖,晚上再開始蒸。這種積壓的原料會在無意中部分變紅,芽葉經過酶促氧化的部分會變成紫色或褐色,本質上屬於半發酵,也就是所謂的烏龍茶的範疇。所以說北園茶是烏龍茶的前身是有科學依據的。
繼北苑茶之後,武夷山的茶則在元明清時期獲得了貢茶的地位並得到發展。烏龍茶是安溪人模仿武夷山制茶方法,改進工藝制成的壹種茶。烏龍茶創作於1725左右(清雍正年間)。福建《安溪縣誌》記載:“安溪人最早發明烏龍茶是在清雍正三年,後來傳入閩北和臺灣省。”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有壹個茶葉倉庫,經營烏龍茶。1866臺灣省烏龍茶出口。目前,我國烏龍茶的最大產地是福建安溪,安溪以1995被農業部和中國農協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泡烏龍茶的步驟
1,熱鍋,往鍋裏倒開水,直到溢出。
2、倒水,將壺中的水倒入茶船。
3、茶葉,這是壹種比較講究的放茶方式,在壺口放壹個茶葉漏鬥,然後用茶匙將茶葉撥入壺中。
4.註水:將開水註入鍋中,直至泡沫溢出壺嘴。
5、倒茶時,先提壺沿茶船逆行轉圈,用意是刮掉壺底的水珠,俗稱“關公巡城”,註意磨壺的方向,喝茶時握壺的右手要逆時針磨,送客時要順時針磨。如果左手拿著鍋,就會反過來。將壺中的茶倒入杯中,使茶湯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