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攜帶血吸蟲的釘螺是什麽樣子的?最好給個清晰的圖片!

攜帶血吸蟲的釘螺是什麽樣子的?最好給個清晰的圖片!

釘螺 開放分類: 軟體動物、貝類、動物 釘螺(O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1881)隸屬於腹足綱(Gastropoda)、蓋螺科(Pomatiopsidae)、釘螺屬(Oncomelania Gredler),它是日本血吸蟲唯壹的中間宿主。棲息於淡水水域但水陸兩棲。個體小、殼高約10毫米、寬3-4毫米。外形成尖圓錐形。殼面光滑或有粗、細縱肋。殼口呈卵圓形,外唇背側有隆起唇脊或無。肉可食。釘螺分布亞洲東部和東南亞。我國內地僅有湖北釘螺壹種,有5個亞種--湖北釘螺指名亞種(O.h.h .Gredler)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流域及廣東、浙江兩省;多棲息於地勢低窪、平原地區。釘螺丘陵亞種(O.h.fausti Bartsch)分布於長江中下遊海拔較低山丘地帶,但江蘇省東臺、大豐沿海也有分布;釘螺福建亞種(O.h.Tangi Bartsch)分布於福建東南沿海低山地帶;釘螺廣西亞種(O.h.quangxiensis Liu et al.)分布於廣西北部,海拔200-400米保水性差的薄砂及山溝亂石中。釘螺滇川亞種(O.h.robertson Bartsch)分布於我國四川、雲南省海拔在400-1000m,在2400m處也有分布,棲息於灌溉溝或山坡草灘。它們的分布與血吸蟲流行區壹致。因此有釘螺孳生的地區,基本上都有血吸蟲病流行,所以來自外地感染的患者,不可能在無釘螺地區傳染。釘螺孳生環境可分為三類:湖沼型:主要分布於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的長江沿岸和湖泊周圍,存在著大片冬陸夏水的洲灘,以及珠江下遊小片地區。釘螺分布面積大,呈片狀分布。 水網型:主要分布於長江三角洲地帶。水系有河道及灌溉溝組成,縱橫交錯,密如蛛網。釘螺沿河岸分布,多棲息於水線上、下各1米範圍內的湖堤岸上和水中。山丘型:主要分布於我國四川、雲南、廣西、福建、臺灣以及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山區。釘螺按水系分布,分布廣、環境復雜。釘螺有5-6毫米長,個頭只是管螺的1/3。血吸蟲蟲卵隨同病人或病畜的糞便排入水中,卵內的毛蚴成熟孵化,破殼而出,以後鉆入釘螺體內,經過母胞蚴及子胞蚴階段後,大量尾蚴發育成熟,並遊動於水中。當人畜與疫水接觸時,尾蚴借其頭腺分泌的溶組織酶作用和其肌肉收縮的機械運動,很快鉆入皮膚(或粘膜)並脫去尾部變為童蟲。童蟲經小靜脈或淋巴管進入血液循環,再經右心而到達肺。以後由肺的毛細血管經肺靜脈而入大循環向全身散布。只有進入腸系膜靜脈的童蟲,才能繼續發育為成蟲,其余多在途中夭折。通常在感染尾蚴後3周左右即可發育為成蟲,雌雄成蟲交配後即可產卵。蟲卵隨門靜脈血流順流到肝,或逆流入腸壁而沈著在組織內,約經11天左右逐漸發育為成熟蟲卵,內含毛蚴。腸壁內的蟲卵可破壞腸粘膜而進入腸腔,並隨糞便排出體外,再重演生活周期。蟲卵在組織內的壽命約為21天左右。雌雄合抱的成蟲在人體內的壽命壹般為3~4年。當人接觸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時,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膚上,約經10~20秒鐘,尾蚴即穿過皮膚進入人體內,人於是就感染了血吸蟲。血吸蟲卵隨人糞落入水後,在適宜的溫度和水質條件下,經過壹定時間,蟲卵孵出毛蚴,毛蚴周身長有許多纖細的毛,可以運動,當遇到水中壹種叫“釘螺”的螺螄後,毛蚴即從其向外伸出的軟體部分鉆入,並在釘螺體內發育繁殖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並不久留在釘螺體內,但必須在有水的情況下才能從螺體逸出,當釘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莖葉上爬行時,尾蚴便離開螺體進入水中,此時,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區捕魚、打湖草、抗洪、救災等)或赤腳走在鄉間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蟲的可能。血吸蟲尾蚴主要經皮膚侵入人體。但據調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蟲,可能提示尾蚴或可通過口腔粘膜進入人體。弄清了釘螺、尾蚴、水體與人幾個方面的相互聯系,就不難懂得血吸蟲是怎樣傳播的以及人與人接觸是不會染上血吸蟲病的道理。 /view/91568.htm 來這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