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的常見臨床癥狀
1,皮疹為風團和潮紅,大小不壹,形態各異。常發生突然,成批出現,幾小時後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是可以復發;
2.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等癥狀;
3.病程不同,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1個月以上為慢性;
4.部分病例皮膚劃痕試驗呈陽性。
蕁麻疹發作時這三件事不能做:
1,避免過敏食物
引起過敏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蛋白類食物,最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魚、蝦、蟹、牛奶、奶油制品、雞蛋等。,其次是植物性食物,如竹筍、菠菜、蘑菇、蘑菇、茄子、蠶豆、黃瓜、大蒜、洋蔥、橙子、李子、草莓,堅果類如栗子、銀杏、核桃、花生醬和芳香調味料。此外,有些食物會引起壹些人過敏,如葡萄酒、巧克力和丙烯醛(消化脂肪和吃油炸食品時產生的壹種物質),以及食品中添加的色素、調味品和防腐劑,食品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如酵母、水楊酸和檸檬酸,添加薄荷的食品如薄荷糖果、薄荷香煙或糕點食品。
2、註意環境和衛生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註意保持室內外清潔,家中少養貓狗等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灰塵等。有規律地生活,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飲酒、取暖、情緒激動、用力等。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刺激或加重蕁麻疹。橡膠手套、染發劑、香皂和洗滌劑、化學纖維和羊毛衣物都可能是過敏或蕁麻疹患者的不良刺激,應該避免。
3.避免刮擦
不要隨意撓皮膚。很多人皮膚癢了就隨意撓,但是手上細菌太多,容易造成細菌感染,也會使局部溫度升高,加重病情。而且壹些熱敷或者過熱的環境也會導致蕁麻疹的持續加重。
如果妳想變得更好,堅持這三件事。
1,調節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
根本的辦法是調理過敏體質,學會如何與之相處。目前,人類免疫細胞分為三類,即TH1、TH2和Treg。在健康的狀態下,TH1和TH2會相互平衡,而* * *會受到Treg的調節。當Treg的調節能力不足或接觸某些蛋白質或小分子(塵蟎、花粉或海鮮等)後。),人體內免疫細胞IgE濃度升高,TH2過度激活,導致TH2細胞激素分泌過多,從而產生過敏癥狀。總IgE值的升高是確定過敏的唯壹臨床指標,脾細胞分泌的IFN-γ可以輔助TH1和TH2之間的平衡,對控制過敏癥狀和調整過敏體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對過敏體質人群的最新研究發現,新敏康抗過敏益生菌療法主要是通過調節TH2細胞因子的分泌,進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的平衡,從而調節過敏體質,緩解機體的過度敏感。主要作用有:有助於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產生;促進脾細胞分泌IFN-γ。新民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快速平衡TH1和TH2,緩解過敏癥狀。3個月,提高Treg的調節能力,調整過敏體質。
2、藥物治療:
抗組胺藥是治療蕁麻疹的主要西藥藥物。常用的“抗組胺藥”類似於阻斷細胞上的“閥門”,防止組胺“跑出來”,可以緩解和控制蕁麻疹的發作。但是,這畢竟只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解決過敏的問題。所以很多患者停藥後容易復發。藥物是治療疾病最常用的方法,蕁麻疹的治療也需要合理的藥物治療。抗組胺藥是治療蕁麻疹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癥狀。雖然抗組胺藥不能直接拮抗或中和組胺,也不能阻止其釋放,但能與組胺競爭,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胺藥有很多種。可根據病情和臨床表現選擇抗組胺藥。
3.避免過敏原
減少接觸過敏原。預防蕁麻疹的根本方法是減少接觸過敏原。例如,對花粉過敏的患者應避免在鮮花聚集的地方活動。如果他們外出,春天盡量戴口罩,減少戶外活動。如果對貓、狗等寵物的皮毛過敏,就不要養寵物,也不要養在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