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開車的效果很明顯,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恐慌和焦慮。買得起就買上海的,買不起就買上海周邊的。嘉興、昆山、太倉都有上漲的跡象。從“老大哥”的實力可以看出,2400多萬常住人口,3.8萬億元的GDP產值是可以承受的。我覺得有壹系列的因素,比如貨幣的持續釋放,超低的房貸利率,連續幾年住房需求的積壓,各地拍賣的限價,新房的限價,棚改等等。
這期間南京杭州房價也有波動,學區房漲的太快,資金流入樓市太快。從中長期來看,有人口數量、政治地位、經濟發展水平、教育和醫療水平支撐。當然,像蘇州、寧波、無錫這樣的壹些城市,未來房價會趨於穩定。本文以長三角城市群中的“中上階層學生”合肥為研究對象。
合肥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不能錯過這樣壹個露臉的機會。畢竟2021年合肥獲得最牛投資機構稱號,房價還不算。2021最後三個月,房價出現明顯的區域分化,濱湖高科等業主集體哄擡房價,學區房繼續炒作。
根據總人口、流動性和城市化水平,我們可以總結為:
第壹梯隊:上海
第二梯隊:杭州、蘇州、南京
第三梯隊:合肥、寧波、無錫、常州
第四梯隊:溫州、南通、金華、紹興、嘉興、臺州、鹽城、揚州、臺州、鎮江。
第五梯隊:馬鞍山、蕪湖、湖州、舟山、滁州、宣城、銅陵、池州、安慶。
我們可以看到合肥的人口在長三角地區處於第三梯隊,也是近十年人口增長最大的城市。最新數據顯示,合肥人口450多萬,屬於I類特大城市,每年凈流入人口10萬人以上。這樣的人口規模無疑不是房價的支撐。
當然,合肥的流動人口主要是虹吸安徽省內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六安、安慶、阜陽、巢湖等三四線城市。
在未來,這種虹吸趨勢幾乎不可逆轉,因此未來買家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這裏的需求主要包括剛需、二需和投資。有需求就會有增長,主要是房地產。壹定要把握好投資,避免錯過上車的最佳時機。
大家壹定要關註人口對房價的影響。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合肥是近十年經濟增長最快的明顯城市,2021年GDP將首次突破萬億,首次進入“萬億城市俱樂部”。
安徽省“十四五”規劃提出:全力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壹示範”建設,高起點建設合肥濱湖新區,向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也可以看出,10年來城市資金總量和資金總量的增加,合肥數據最為搶眼。
這樣的成績和規劃,顯然增加了合肥在長三角壹體化發展中的分量和魄力。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這些都來自於合肥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超前的規劃,有壹個良性的、可持續的增長。主要表現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軟件、智能家電、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創意文化產業、量子信息等領域的布局。這些都與國家十四五規劃產業高度契合。
合肥被譽為最敢賭的城市。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合富拿出全市財政收入三分之壹投資面板,投資BOE,最終回報超過6543.8+00億。2011投資半導體超過100億元,長信/趙壹創新再次勝出,預計浮盈超過100億元。2021又投資70億元新能源汽車蔚來,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大眾新能源板塊落地合肥,投資江淮、郭萱高科等壹系列投資運營。另外,還有壹個合肥和中科大互相成就的故事。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合肥的發展前景。
大家壹定要看到經濟發展水平對房價的支撐。
再說回房地產:合肥房地產市場2021最神奇,最早只出現在業主聯手哄擡房價,媒體炒作,加劇炒作效應,引起人們的焦慮,引起量價反彈,區域分化明顯,學區房上漲的時候。
這種以實現房價反彈為目的的投機行為並不具備實際支撐,這種氛圍極其惡心。而且現在合肥房貸利率比較高,首套5.88%,二套6.13%,壹定程度上抑制了購房需求。
不出意外,合肥2021會出現偏分化的趨勢。比如高新區、政務區、濱湖新區的房價會在炒房團的帶領下繼續上漲,但其他區域會因為支撐不足而長期橫盤。
大家壹定要盯緊合肥的優質樓盤,等待時機,避開高峰,找到底部價值,把握城市發展紅利。對於剛需的人來說,買對了就買對了。
總之,如果房價繼續上漲,2021的政策加碼必然不會出現,不要指望2021會上漲或暴跌。